傳承印度國服紗麗 編織工藝900年後剩一家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12 月 15 日訊】印度婦女的國服紗麗歷史悠久,造型獨特而深富韻味。西部帕坦的一個織工家庭,900年來一直堅守著製作帕托拉紗麗的傳統工藝,是現今唯一僅存的織工家庭。

    使用手搖紡織機,編織傳統服飾紗麗(sarees)。這裡是印度西部帕坦(Patan)的一個織工家庭,傳統編織工藝代代相傳,已有900年之久。

    自11世紀起,當時至少有700個織工家庭,從馬哈拉什特拉邦(Maharashtra)的西部遷移到帕坦,從事製作傳統服飾帕托拉紗麗(patola sarees),時至今日,唯一僅存的只剩薩爾維斯家族(the Salves)。

    藝術家 BHARAT SALVE:「水平線和垂直線都是經過精心染色的,當我們編織的時候,它們會相互交叉,形成一個圖案。」

    家族織工表示,一般來說,紗麗是先織好,再印花樣。但家族的製作過程恰好相反,先染線,然後再編織。

    藝術家 ROHIT SALVE:「製作一件紗麗至少需要4至6個月。時間的長短取決於紗麗有多少顏色,顏色越多意味著需要的時間越長,這也取決於設計的複雜程度。」

    隨著社會發展,今日的印度婦女喜歡在紗麗上點綴花卉或幾何圖形,或是加上一道美麗的花邊。

    新唐人亞太電視 葉恩婕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