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MIT迷你潛艇自控航行 海洋科研新里程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12 月 16 日訊】歡迎回來。由國立中山大學研發,台灣自製第一艘迷你潛艇,今天(14日)在高雄港實際載人下水,在台船董事長鄭文隆及貴賓的見證下,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親自入艙下水見證,上岸後激動說,「這是不可思議的成功之旅!」,是台灣海洋科學研究新里程碑。
台灣自製第一艘迷你潛艇實際載人下水成果發表,由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偕同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兆璋一起入艙下水,2人進入潛艇後,由大型吊車吊掛到台船港灣水域,再由3名潛水人員護送下,先操作水面航行,再下潛1.3公尺自控航行,測試結束後成功回到地面。
中山大學校長 鄭英耀:「迷你潛艇潛下去,聽到那一個海水的水泡聲,是非常的興奮而激動的,我們是一個海洋的國家,但是我們許多的海洋科研產業,海洋科研的研究,真正的這樣的完全自製MIT的,我想這是一個台灣的海洋國家,另外一個海洋科研的另外的里程碑。」
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王兆璋:「能夠很勇敢的跨出一個海洋科學院到一個工學院,甚至跨出學校,單位一起聯合去做出這些事情來,除了這一條載具是一個具體的成果之外,我想這個團隊工作的程序,是我們大家應該共同去珍惜的,以後很多大的事情,需要有跨團隊執行,才能夠達成。」
中山大學表示,今年8月小琉球實海測試水下航行,不僅可以搭載雙人下水,更成功由艙內駕駛操作航行,寫下「人員入艙3時40分,水下自控航行2小時」的新紀錄,不過今天上岸開艙一度因為內外艙壓太大,花了一點時間才打開艙蓋。
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王兆璋:「上來的時候,內外差壓力差就讓那個艙蓋比較難打開,可能大家會緊張一下,其實我們在裡面是很知道狀況的不會緊張 ,就是給我一包泡麵,我大概在裡面活個3天都沒有問題。」
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說,這是不可思議的成功之旅,中山大學MIT海下無人載具已經可以到達約海下3000公尺,如今再耗時約5年研發有人載具,突破維生系統技術,是台灣海洋科學研究歷史性的一大步。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兆璋更希望讓技術走向商業化,讓台灣海洋科技產品有更好發展。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涓榕 台灣高雄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
模仿人?中山大學獼猴竟「插吸管」暢飲手搖杯
2022-10-13 07:44:25高雄中山大學的台灣獼猴,在校園和人類相處久了,也有樣學樣!有人拍下猴子熟練的左手拿吸管,右手扶著飲料杯,坐在圍牆邊喝紅茶的照片po網,讓網友笑翻。
-
生活中的原子量子應用 高雄科普展大小朋友同樂
2022-12-13 22:37:07為了打破一般人以為量子科技只有在物理系課堂教室上才看的到的迷思,原子能委員會攜手中山大學及海軍官校,合辦「原子GO探險趣」及「量子就在生活中」科普活動,12月10日到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巡展,邀民眾一起認識原子和量子應用。
-
猴子一天到晚搶學生食物 中山大學推補償措施
2024-03-20 07:41:16高雄的國立中山大學,因為地理位置靠近柴山,校園內時常有學生食物、包包被獼猴搶走。校方今年2月起推出補償試辦措施,7月底前,只要受害的在校生提出申請,每人一餐最高可領取100元的補償金。
-
中山大學MIT迷你潛艇首載2人下水 空調助維持舒適
2022-07-25 16:17:24由中山大學開發的「科研用水下載人載具」,繼完成水下維生系統,成功新設空調,讓艙內維持人體舒適的溫濕度,更首次由2名操作員同時入艙,於高雄港下水實測成功。
-
來鹽埕飛躍時空「鹽夏不夜埕」展至5月20日
2023-05-17 08:22:13「鹽夏不夜埕」為中山大學近年來每年舉辦的創意街區活動,希望帶動高雄鹽埕社區發展,吸引年輕人重新感受街區魅力。今年活動搭上影視作品多元平行宇宙的熱潮,以「Time to Leap一路向北」為主題,設計出代表角色—時空旅人「Dr. 府北」帶領民眾透過裝置藝術、表演藝術、市集穿越不同時空的府北里,一起挖掘在地歷史多元樣貌,也看到社區未來發展的無限可能。
-
半導體業需才孔急 多所國立大學赴菲招生
2023-06-16 23:46:06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占有全球優勢,但需才孔急,中山大學半導體學院與多所國立大學、相關企業共同組成第二波東南亞半導體攬才團,在經濟部工業局的策劃下到菲律賓三所大學招募國際人才,6月13日到15日短短三天內,面談學生人數超過三百人,顯見菲國學子對來台就讀、就業的意願強烈。
-
亞灣創新暨大南方展 產官學齊聚高雄展科技力
2022-08-26 22:00:57南台灣規模最大的新創活動,週五(26日)在高雄展覽館登場,超過百家新創及25個產官學單位參展,規模比去年成長25%。高雄市長陳其邁表示,新創是下一世代國家與城市的競爭,最重要的力量。
-
中山大學6吋晶體技轉5千萬 助攻MIT產業升級
2023-07-19 11:38:17國立中山大學晶體研究中心是台灣唯一能生長次世代半導體碳化矽(SiC)的實驗室,已率先成功生長出直徑6吋的碳化矽晶體塊材。今年7月起更技轉台灣應用晶體公司及其所屬集團,簽訂5年5千萬技術移轉案,助攻台灣半導體材料領航優勢。中山大學材料與光電科學學系教授兼晶體研究中心主任周明奇指出,研發過程結合中鋼、中鋼碳素等國內企業專業,除在石墨隔熱材料、坩堝及晶體生長設備等領域助攻MIT產業升級。
-
岡山地方共創展開幕 打開在地人記憶的箱子
2022-06-17 22:27:14高雄岡山一般給人的記憶就是空軍官校和眷村,為了讓民眾更了解當地,《打開岡山 記憶的箱子》地方共創展,16日在高雄市岡山文化中心開展,帶您去看看。
-
跨國結盟 中山大學攜手美三大學共育科技人才
2023-04-24 12:20:21國立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率團,赴美國亞利桑那州拜訪三所主要大學,除了簽署MOU締結姊妹校,更聚焦雙邊學術交流及學生的雙語學習;同時也鏈接台積電和台積電重要供應商—長春石化兩個大廠,提供實習機會,共同為台美半導體產業培育所需人才。
-
蔡英文揭牌中山大半導體學院 肯定產官學合作
2022-07-22 17:30:32高雄中山大學半導體及重點科技研究學院,今天舉行揭牌儀式,總統蔡英文特別南下參加,她肯定產官學的合作,高雄7家在地相關產業的公司,未來將投資9億,讓臺灣半導體產業被世界看見。
-
中山大學半導體學院揭牌 攜手7在地企業共育人才
2022-07-22 12:37:09中山大學半導體及重點科技研究學院今天揭牌,與7家在地企業合作,未來十年將投入新台幣9億元,產學合作培育國家重點產業人才,力拚讓學生畢業後立即加入半導體國家隊。
-
重新改造廢棄海軍宿舍 中山大學獲日本設計獎
2023-11-03 17:20:45隱身於高雄旗津傳統社區的「技工舍|旗津社會開創基地」前身為廢棄的「海軍第四造船廠單身技工宿舍」,在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USR(大學社會責任)團隊打磨下,從社區隱憂蛻變為創生基地,榮獲「日本GOOD DESIGN AWARD 2023」「優秀設計賞」。
-
中山大學師生赴日 琵琶湖共學永續共同發表
2023-08-04 12:46:12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開設「永續城鄉實作」課程,與日本京都龍谷大學政策學部進行為期一年的雙邊共課,繼今年2月日方來訪中山後,中山大學師生移地前往日本滋賀縣琵琶湖進行3主題學習,針對近年最受關注的里山倡議、農業廢棄物、地方創生為學習目標,完成台日學生永續議題的共同發表。
-
全球變遷與碳化學先驅 陳鎮東當選中研院院士
2024-07-05 18:10:37中央研究院宣布第34屆院士當選名單,國立中山大學海洋科學系約聘研究講座陳鎮東榮列其中,其專長為碳化學與全球變遷,足跡遍及三大洋,論文著作等身。中研院院士為終身名譽職,象徵臺灣最高學術榮譽,陳鎮東也是中山大學創校44年來,首位在校時即榮膺中研院院士殊榮的教授。
-
中山大半導體學院揭牌 蔡英文:讓台灣被世界看見
2022-07-22 12:44:15蔡英文總統今(22)日上午出席「半導體及重點科技研究學院揭牌典禮暨簽約儀式」,期待透過半導體及科技研究學院的設立,產學界與政府共同努力,把臺灣半導體產業被世界看見,讓高雄產業轉型,增加更多的就業機會。
-
藍碳保育推廣 產官學齊聚共創海洋永續
2024-07-22 17:03:41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與國立中山大學碳權研究與服務中心共同合作,於今天(22日)在高雄軟體園區會議中心舉辦「藍碳保育推廣講座暨海洋保育ESG專案說明」,吸引活動現場及線上參與民眾超過200人,盼藉由產官學民之交流與協力,共同擘劃藍碳及海洋保育永續行動的藍圖。
-
AIT助中山大學辦特展 記錄台美互動下的高雄
2022-09-24 15:42:00中山大學在AIT協助下,在高雄大港倉舉辦「美麗時光:高雄往『美』的日常」特展,透過爵士搖滾樂、時髦洋貨,展示1950年代起台美互動下高雄常民生活,刻劃日常生活的情誼。
-
中山大學結盟海軍官校 共推水下軍事AI科技
2024-10-14 18:09:44國立中山大學校長李志鵬與海軍官校校長劉寶文今天(14日)簽署策略聯盟協議書。因應國防自主與科技發展,兩校共同推動水下軍事科技與AI結合,同時也將推動藝文活動合作交流,拓展學生允文允武的多元風氣。
-
杉林黃家江夏堂伙房 見證客家百年歷史風華
2022-06-17 21:47:37歡迎回來。高雄市杉林區月眉里的黃家伙房,是百年前進到杉林開墾的客家族群之一,在杉林區公所向客委會爭取經費修護下,黃家伙房保留了客家傳統設計及特別的「螃蟹穴」風水格局,透過鏡頭帶您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