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睡飽還是感覺疲勞?對抗慢性發炎5招強大體質

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表示,只要適時清空發炎反應垃圾桶,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便能確保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培養強大抗發炎能力的身體。(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文:陳郁茹(NOW健康)
明明有睡飽,卻還是異常疲勞?常會感覺身體不舒服,但找不出明確病因?青春痘長滿臉,擦什麼保養品都沒用?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提醒,有可能是身體一直處在亞健康狀態,慢性發炎而不自知。
身體發炎找不出病因 臨床有指標可評估
在很多疾病中,如動脈硬化、腫瘤、身體衰老等,發炎都扮演了相當重要的因素,不少慢性病也跟發炎有關。以腫瘤為例,發炎可能會產生過多的自由基並損害 DNA,如果身體修復的不好,就可能會使DNA 產生癌變,導致腫瘤的發生。
臨床上有些發炎相關指標,如鐵蛋白、高敏度、C反應蛋白、氧化壓力分析等即可初步評估身體是否有發炎的狀況,但可惜的是,仍無法直接找出是身體哪個特定部位發炎,所以臨床上會搭配患者症狀進行評估。因此洪育忠強調,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容忍身體發炎的額度更為重要,才能在一開始就避免發炎的危害。
避免身體發炎大爆發 5大要點要遵守
洪育忠把身體容忍發炎的程度形容成一個垃圾桶,坦言若平常就裝滿垃圾,那麼隨便丟一點東西進去,垃圾桶便會爆開,也很容易因為某種特定藥物或環境影響,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導致發炎反應大爆發,因此建議大家要定期清理垃圾桶,使身體有足夠的空間容忍發炎反應的發生。
洪育忠提出幾項在日常生活中可執行的原則,提高身體對發炎的容忍值:
▸1.小心飲食危害:飲食容易造成多種發炎反應。民眾平時應注意少煙燻、燒烤、油炸等產生大量自由基的料理方式,也盡量減少攝取精緻、加工食品、小麥製品。
▸2.注意環境汙染:空汙可能是隱性發炎因子,除了可以用空氣清淨機改善空氣品質外,外出活動時也要注意PM 2.5濃度是否過高。
▸3.減少壓力:壓力會釋放壓力荷爾蒙影響免疫系統,使我們更容易生病、感染,間接或直接地影響身體的運作。
▸4.充足睡眠與運動量:保持充足的睡眠及運動量可減少慢性發炎反應帶來的危害,並增加自身抗發炎的能力。
▸5.增加抗發炎能力:民眾平時可多攝取抗氧化食物,如藍梅、葡萄籽、南瓜等食物。
身體零發炎非好現象? 醫師提見解
洪育忠坦言,身體不可能完全沒有發炎的狀況,如果免疫系統完全處在溫室,遇到問題時便容易產生異常反應,反被免疫風暴摧毀,如2003年的SARS疫情,便是免疫系統對於未知病毒的異常反應,因此不需要追求「零發炎」,而是要增加自己忍受發炎的耐受度。
洪育忠強調,民眾本身也應該信賴自身的免疫系統,多數情況下,身體的免疫系統會處理掉大多數的問題。所以只要適時清空發炎反應垃圾桶,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便能確保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培養強大抗發炎能力的身體。
相關新聞
-
長期關節疼痛? 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有良方 | 談古論今話中醫(433)
2019-09-02 11:01:52據報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風濕內科主治醫師蔡文展指出,全台約有10萬名類風濕患者,致病原因不明,好發於40歲以上的民眾,男女患者比為1:3,疾病主要是因免疫系統被激發,進而攻擊身體組織,而產生關節疼痛、紅腫、僵等不適感,嚴重侵蝕到關節時,患者手、腳關節會嚴重變形,導致難以行走或從事日常生活工作。 這一集邀請到長庚醫院針傷科謝逸雯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類風濕性關節炎之中醫療法,幫助患者回復健康。
-
不吃早餐對膽不好,為甚麼呢? |談古論今話中醫(36)
2016-09-24 18:47:49因為我們說過那個膽汁不是都經過肝分泌然後儲藏在膽囊嗎?今天晚上它分泌好了就儲藏在那裡,然後你明天吃飯的時候膽汁就會出來要幫助消化了, 結果你這個人都不吃早餐,習慣性的不吃早餐這個膽汁等於就沒用了,就沉澱在膽囊裡面了,長時間你都是這樣,這個膽囊裡面的沉澱物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最後就造成膽結石。
-
遠離『慢性發炎』 別讓癌症、肥胖、老化找上門 | 談古論今話中醫(470)
2019-09-07 20:12:03「慢性發炎」表示抵抗力下降,如果長時間置之不理,免疫系統也會進一步劣化,導致身體無法抵抗病原。至今也有許多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了慢性發炎與許多疾病、老化、肥胖是有關的。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京禾中醫診所院長陳俊如中醫師來到現場探討慢性發炎的預防與保健。
-
李新墜樓震驚政壇 疑健康.感情問題
2017-09-28 13:37:27再來關心,64歲的資深台北市議員李新,今天清晨驚傳在前妻家中墜樓身亡,震驚市議會,目前,警方沒有發現遺書,持續進行調查。李新好友,市議員鍾小平說,原本約好今天要一起去看醫生,很難相信李新會尋短,但他也透露,李新這幾個月確實飽受病痛,難以入眠,感情也出了狀況。
-
子宮內膜異位 如何預防及保健? |談古論今話中醫(153)
2015-12-30 14:29:15在我們中醫裡面稱它為逆經、倒經。表示妳的免疫系統不夠好,所以基本上我們在治療的時候首先一定要去考慮,她是不是有氣滯、情緒不好了、壓力太大了,還有是不是妳吃冰了、 月經來了用冷水洗頭或者是妳老是用tampon妳知道嗎?就是衛生棉條,讓它流得不暢或者是妳月經來了行房。
-
中醫養生—起居有常
2025-03-04 14:52:20中醫講的是天人合一,人生活在天地之中,生活作息就應該順應天地運行之道。天地運行之道: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人的生活起居活動與大自然的運作相符,是最基本的養生之道。
-
容易感冒、慢性疲勞?免疫力下降8大徵兆、5招助改善
2023-09-19 17:08:18免疫系統在健康生活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雖然COVID-19大流行讓我們對免疫系統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認識,但平時若突然出現某些特定徵兆,如反覆遭到感染、經常便秘或經常感覺疲勞等,即有可能是免疫系統出現問題。
-
鼻子過敏別再跟著我!這樣保健就對了 |談古論今話中醫(203)
2016-03-02 10:41:58在台灣過敏有70%是環境造成的。鼻子過敏主要是接觸到過敏原,刺激人體產生免疫反應。
-
好癢好困擾的異位性皮膚炎,後天保養可避免 |談古論今話中醫(148)
2015-12-30 14:31:08異位性皮膚炎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慢性易復發,然後呈對線性分布的皮膚病 一般我們稱為過敏性皮膚炎,中醫有一個特別的名詞 就叫做四彎風。
-
長期關節疼痛? 改善「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醫有良方 | 談古論今話中醫(433)預告
2019-09-02 11:25:42據報導,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免疫風濕內科主治醫師蔡文展指出,全台約有10萬名類風濕患者,致病原因不明,好發於40歲以上的民眾,男女患者比為1:3,疾病主要是因免疫系統被激發,進而攻擊身體組織,而產生關節疼痛、紅腫、僵等不適感,嚴重侵蝕到關節時,患者手、腳關節會嚴重變形,導致難以行走或從事日常生活工作。 這一集邀請到長庚醫院針傷科謝逸雯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類風濕性關節炎之中醫療法,幫助患者回復健康。
-
夢想太空旅行?新研究:恐喚醒體內休眠的病毒
2019-04-01 22:21:43未來人類如果出現太空旅行的話,可別太開心,因為最近 NASA 新研究發出警告,那些曾經被免疫系統壓制的皰疹病毒,會在太空旅行期間重新活化,且回到地球後 30 天仍相當活躍,大幅增加傳染風險。
-
免疫系統出問題 乾癬也會引發眼疾
2018-05-16 17:52:23根據統計,國內乾癬患者超過5萬人,症狀除了皮膚脫屑、發癢之外,也增高罹患腦中風、心肌梗塞、慢性腎臟病的風險,此外,乾癬患者罹患眼部葡萄膜炎機率偏高,嚴重者會引發白內障、青光眼,影響視力。調查指出,眼部葡萄膜炎發生機率與乾癬發炎程度成正比,一旦乾癬患者發現眼睛紅腫不適、視力模糊,甚至疼痛,應至眼科就醫,使用一般眼藥水,並無任何療效。
-
罕病「結節性癢疹」越抓越癢 醫曝「癢彈」引爆難收拾
2023-10-23 16:19:59結節性癢疹不僅是免疫系統與皮膚組織相互影響的疾病,也涉及神經系統。台大醫院皮膚部主任蔡呈芳教授表示,相較於異位性皮膚炎或乾癬等自體免疫性皮膚疾病,病灶切片檢查發現,結節性癢疹有小神經增生肥厚及纖維化的現象,因此早期此病稱為神經性皮膚炎。
-
Omicron具感冒病毒序列 免疫逃脫、症狀速看
2021-12-04 21:04:41Omicron變種病毒開始肆虐全球,研究指出Omicron棘蛋白有一組特殊突變(ins214EPE),是過去變種病毒不曾出現過的,可能源自感冒病毒的基因序列插入,讓Omicron看起來更像人類細胞,更容易逃避免疫細胞的攻擊。
-
孩童發燒別驚慌 使用退燒藥掌握4原則
2018-05-29 17:44:40孩子發燒時要如何服用退燒藥是許多家長關切的議題。食品藥物管理署提醒,當小朋友發燒時應優先就醫,千萬不要自行購買退燒藥讓孩童服用,以免延誤疾病治療,尤其兒童用藥應經醫師評估其臨床效益及風險,並依年齡、體重處方適當劑量,切勿過量,以免導致藥物不良反應,並掌握以下4原則。
-
認識「乾燥症」!長期口腔、眼睛乾澀別輕忽
2021-03-30 22:04:35健康消息帶您看到,修格蘭氏症候群俗稱「乾燥症」,是一種慢性、進行性的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會有長期口腔乾燥及眼睛乾燥的困擾,嚴重時會合併風濕性關節炎、紅斑性狼瘡等。而醫學研究發現,40到60歲的女性是好發族群。帶您了解。
-
高強度運動慎防猝死風險!專家示警:3族群特別當心
2023-08-25 13:33:13在健身房重訓、馬拉松比賽時突然猝死的社會事件時有耳聞,熱愛運動,卻提高死亡風險,看似不符常理,心臟科醫師表示,心臟結構異常,或是罹患致命性心律不整等民眾,看起來健康,但從事高強度運動時,心臟受到壓迫,就可能出現猝死危機,不可不慎。
-
身體發出的求救訊號!3個免疫力下降徵兆你不可不知
2022-12-20 15:57:06當人體的免疫系統變弱,無法有效抵禦病原體的時候,它會發出警訊來讓你知道!
-
如何維持健康習慣?龍年3步曲跟著做 飲食運動不放過
2024-02-15 20:39:55每到黃曆春節,民眾習慣享用大魚大肉,在家躺著享受休假時光,等到意識體重增長、腰圍變粗,才來懊悔過年太過放縱!為了幫助民眾在過節時,也能兼顧飲食與運動,持續維持健康習慣,國民健康署提出「龍年3步曲」,這樣過節也不用擔心體重增加,肥胖找上門。
-
遠離『慢性發炎』 別讓癌症、肥胖、老化找上門 | 談古論今話中醫(470)預告
2019-09-04 16:35:01「慢性發炎」表示抵抗力下降,如果長時間置之不理,免疫系統也會進一步劣化,導致身體無法抵抗病原。至今也有許多科學研究已經證實了慢性發炎與許多疾病、老化、肥胖是有關的。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京禾中醫診所院長陳俊如中醫師來到現場探討慢性發炎的預防與保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