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情吃緊抗旱!高雄13處取水點擬擴增至52處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2 月 21 日訊】歡迎回來。高雄降雨創30年來新低,雖然水情還是綠燈,但市府未雨綢繆,展開抗旱大作戰,協調了市內部分的工地,要讓挖出來的地下水有效利用,免費提供給民眾做為澆花洗車,減少水庫用量。目前已有13處工地設置次級用水的取水點,預計10天內要擴增到52處。

    高屏溪攔河堰不少區域沙洲裸露,台灣南部地區進入枯水期,再加上去年颱風過門不入,高屏溪流量再創新低,南部曾文水庫蓄水量只剩23.6%,南化及烏山頭水庫則約將近50%,水情也逐漸吃緊。

     

    高雄市建管處副處長 謝志昌:「讓營建工程抽水起來的不要浪費,我們轉供提供作為一個取水點,不管是民眾灑水洗滌還有一些民生用,不接觸身體的為主。」

    高雄水情燈號,在2月7日已經由藍燈轉為水情稍緊的綠燈,還沒有到要限水的黃燈,但市府提前展開抗旱大作戰,清查全市350多處建築工地,發現有52處可提供次級用水,目前設置了13處取水點,將持續增加,免費提供給民眾澆花洗車使用。

    民眾:「會載地下水來洗。」

    民眾:「如果要清洗東西的話,會啊,還是會啊(取用地下水)。」

    高雄市建管處副處長 謝志昌:「預估(提供)水量可以達到4千5百噸之多。我們會建置一個取水地圖(APP),這部分提供民眾來做檢視。」

    地下水抽取後會先過濾,也會經過衛生局的水質檢測,呼籲更多工地加入,也鼓勵市民多加利用,為減少水庫用水盡一份心力。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