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四伏?中共金融改制為何選此時|中國億萬富豪消失 當局欲掌控金融體系|荷蘭擬限制對中出口DUV |外媒曝:陸AI公司繞過出口管制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3 月 09 日訊】中共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金融監管體制的變革引人注目,大動作成立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專家分析這反映中國現在正面臨金融危機,機構合併可能引發道德風險,領導大搬風,以至負責任的人不敢放款、不敢負責任的人放款,都可能產生副作用,當局要促成金融穩定,卻反而成為不穩定的因素。

    中國知名投資公司華興資本首席執行長包凡,日前失聯被當局調查,外媒分析,包凡失蹤是近年中國億萬富翁,突然「消失」的最新一例,認為這是習近平加強對中國經濟控制的方式之一。

    美國對中共採取晶片出口限制,也敦促半導體設備供應大國荷蘭、日本響應。荷蘭準備擴大限制半導體製造設備對中國的出口,其中包含ASML的浸潤式深紫外光(DUV)微影設備。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制裁名單上的中國AI公司,透過使用雲提供商和與協力廠商的租賃協議,通過在中國的子公司購買晶片,獲得受限技術。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