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1分鐘就有1人罹腸癌 免費糞便潛血檢查及早揪息肉
文:葉立斌(NOW健康)
大腸癌在近連續15年蟬聯癌症發生人數第1名,平均每31分鐘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根據國健署登記資料顯示,109年大腸癌新診斷個案有1萬6829人。在防治上較為艱困的原因是早期大腸癌幾乎無症狀,國健署提醒符合大腸癌篩檢資格的民眾前往進行糞便潛血檢查,找出藏在大腸中的息肉,避免惡化為大腸癌。
國健署:糞便潛血檢查 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
國健署表示,國健署提供50到74歲民眾每2年1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查,每2年定期篩檢,可降低29%晚期大腸癌發生率,與35%死亡率。國健署長吳昭軍呼籲,過去疫情期間,癌症篩檢者減少相當多,過去每年多有130萬人接受篩檢,疫情下降15到20%,在疫情解封後有回升仍未達標準。
大腸癌早期不容易發現,吳昭軍提醒民眾應定期篩檢,以期及早發現。陽性也不必憂心,回到醫院作確診,醫師將提出適當治療方法。大腸癌期別對治療過程有相當大差異,呼籲早期篩檢早期治療。
如果篩檢呈現陽性,6個月內未做確診,罹癌風險大增,每20人就有1人為大腸癌。早期大腸癌容易治癒,且5年存活率高達9成,第4期大腸癌則不到2成。最後國健署提醒,想腸保健康,需要均衡飲食,少加工肉品與紅肉,以及規律運動、定期篩檢。
糞便潛血檢查若為陽性 須執行大腸鏡檢查揪息肉
中華民國大腸直腸外科醫學會秘書長賴正大表示,糞便潛血檢查如是陽性,將執行大腸鏡檢查,幫助很多人揪出大腸息肉,提早切除減少大腸癌發生率。糞便潛血檢查的原理,就像找到犯罪現場的凶器,分析血液反應;如找到糞便中有血液,代表腸道內有出血情形,需進一步檢查。
賴正大醫師表示,2021年期刊中發現只要能夠定時篩檢減少60%大腸直腸癌相關死亡率,顯示檢查有必要,值得推廣。然女性前往篩檢比例比男性多,賴正大醫師表示,因為國健署補助4癌篩檢中有2種與女性有關,多數女性會一起篩檢,加上男性通常不喜歡照大腸鏡或是工作繁忙,使得極少男性願意篩檢。定期篩檢可降低晚期癌症發生率與死亡率。
賴正大醫師提醒,這項篩檢是確定糞便內有血液,其實不代表一定有息肉,需要做大腸鏡確診。如能夠透過腸鏡找出癌前病變,也就是息肉,就能及早切除。因接受檢查意願增加,較容易發現息肉,單純切息肉發生併發症的機率低於千分之一。 國健署表示,疫情前曾有4分之3的人接受檢查,而疫情造成民眾避免前往醫院,連帶使得篩檢量降低。現在疫情趨緩,希望民眾及早檢查,降低大腸癌發生率。因為接受檢查後進行大腸鏡檢查,可大幅降低死亡率,因此呼籲民眾及早接受檢查。
相關新聞
-
銀髮族動起來!國健署設計健康操
2016-12-14 21:42:56歡迎回來。高齡化社會來臨,國健署特別設計高齡健康操,要讓銀髮族在日常生活中,用正確、安全的姿勢做運動,加強長者的肌耐力,減少跌倒受傷的風險,現在就透過鏡頭一起動一動。
-
最新飲食指南出爐 3大修正重點報你知
2018-03-15 15:00:11最新飲食指南出爐!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培養民眾建立正確的健康飲食觀念。國健署發現,國人普遍蔬菜、水果吃太少,蛋白質、澱粉常過量,飲食型態可說普遍未達均衡飲食標準,希望民眾均衡飲食才能更健康。
-
南北潤餅作法差異大!吃1份潤餅熱量要慢跑2小時消耗
2023-03-31 14:10:25國健署提醒,若將潤餅當作正餐,食用時記得把餐點中的主食、肉類及油脂類減量,並搭配「我的餐盤」均衡飲食的概念,適時補充水果及乳品類,才能滿足一天所需的營養喔!
-
青年罹癌占總數10%!這三種癌症最多人得
2019-04-11 21:40:43老年人才會得癌症嗎?根據國健署統計,平均每10名癌症患者,就有一名是20歲─44歲的青年,發病前3名,女性乳癌、甲狀腺癌、大腸癌,還有台灣新國病肺癌,年輕人罹患數也上升,醫師建議不分年齡,民眾該養成定期健檢習慣,避免疾病找上門還不自知。
-
九層塔含丁香酚與黃樟素恐致癌?專家:不可能!
2019-12-10 17:41:00不斷有網路謠言傳,九層塔含有致癌物質最好不要吃,讓多數民眾惶恐不已,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發布正確訊息,九層塔含有的丁香酚與黃樟素,雖然分別被歸類於第3級與第2級致癌物,但目前人類致癌證據不足。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也認為,吃九層塔不會讓人得癌症,民眾可以放心吃不需過於憂慮。
-
抗癌3箭!改變生活降低罹癌風險
2019-01-23 17:43:43在癌症面前,人人平等,無分窮貴,都有罹癌可能。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出健康生活、抗癌「3支箭」即「我願意戒除抽菸、喝酒、嚼檳榔」、「我符合篩檢資格,我願意4癌篩檢全壘打」、「假如我是癌症病人,我願意接受治療」,希望全民免於癌症威脅。
-
活著就要動 國健署傳授防老29招
2017-12-15 15:31:48吃飯也可以做運動!國民健康署首度出版長者「動動生活」手冊,傳授29個預防退化動作,其中一項就是吃飯運動,用餐前,將菜放在比手伸直再遠一點的距離,夾菜時,手向前伸直,這動作維持10至30秒,就可以培養身體柔軟度,訓練身體與手臂肌肉力量。
-
冬至吃湯圓 關鍵湯底讓你安心吃不怕胖
2019-12-29 15:46:41冬至來碗熱騰騰的湯圓,就跟新年年糕、上元節元宵、寒食清明節潤餅、端午節粽子一樣,是國人每年不能免俗總要吃上幾口的「經典傳統美食」!但闔家團聚享湯圓之餘,也要注意湯圓雖看似小巧可愛,熱量可不低,又多含高量脂肪及糖分,品嚐時應該適時適量,國健署提醒民眾吃湯圓時應注意熱量標示、減量代換、與天然食材搭配等健康原則,就能「聰明吃湯圓、健康又團圓」。
-
食道癌好發50歲以上男性 出現吞嚥困難往往已是中晚期
2023-07-21 19:33:58有1位60歲男性,有吸菸,喝酒習慣,因吞嚥困難、甚至咳嗽中帶血,檢查後才發現是食道癌,且已走入晚期。依國健署癌症登記和衛生福利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109年有2,875人罹患食道癌、110年有2,030人死於食道癌;其中9成以上罹癌患者為男性,男性發生年齡中位數為59歲,約有7成個案發生於50到70歲,為男性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第6位、癌症死因排名第5位。
-
秋老虎發威氣溫居高不下!遠離熱傷害「藥」特別小心
2023-09-21 21:59:25「秋老虎」比喻立秋後仍然炎熱的天氣,近期氣溫飆破35℃高溫的情形,在高氣溫、高濕度的環境下,當汗水無法順利排出體外,或體內缺水而導致排汗散熱不足,會讓體感溫度隨著上升。若有服用利尿劑、抗精神病藥劑、抗組織胺、抗乙醯膽鹼等藥物的民眾,此類藥物會引起血管收縮,抑制排汗,降低散熱的功能,進而增加熱傷害發生的機會。
-
認識失智症!現在就是最佳時刻 出現10大前兆及早警覺
2023-09-21 21:56:242025年台灣將步入超高齡社會,失智人口亦快速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委託辦理失智症流行病學調查,臺灣失智人口已超過30萬人,且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盛行率,隨年齡增加呈現倍增之趨勢,國民健康署持續推廣失智友善社會,期望民眾一起為失智者及其家庭注入關懷,「共伴」支持、友善接納融入社會!
-
全台急凍!寒流來襲如何保暖?國健署提8大要領1次看
2023-11-17 12:52:43今年入秋以來首波冷寒來襲!根據中央氣象署的天氣預報指出,今(17)日大陸強烈冷氣團南下,波冷空氣屬乾冷性質,全台各地皆為多雲到晴的好天氣,北台灣及東部整天偏冷,其他地區早晚偏冷,日夜溫差大。
-
國人不健康生存年數創新高 國健署:平均壽命增加有關
2020-06-29 18:42:36由於醫藥發達,加上重視養生的習慣,國人平均壽命逐年增加,但許多老年人因病臥床、行動受限,而活得不開心。衛福部最新「國人健康平均餘命」統計發現,「不健康生存年數」達8.41年,創下歷史紀錄。
-
大腸癌連9年癌症榜首 每日應三蔬二果
2017-05-09 22:09:36根據國健署統計,大腸癌連續9年蟬聯國人10大癌症冠軍,營養師表示,每人每天至少要吃3份蔬菜、2份水果,現代人連一半都沒達到,怎麼吃才健康,透過鏡頭一起去看看。
-
年菜攝取不過量!遵照餐盤6口訣 把關營養均衡
2024-01-29 21:35:51歲末年終之際,加上黃曆新年將至,民眾面對圍爐火鍋、滿桌年菜常擔心吃太多有罪惡感!為幫助大家吃美食時又能不過量,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營養師徐裴莉活用「我的餐盤」6口訣,教導大家利用餐盤調整6大類食物份量與比例,安心享用美食,不怕體重失控。
-
大腸癌連9年癌症榜首 每日應三蔬二果
2017-05-09 20:58:46根據國健署統計,大腸癌連續9年蟬聯冠軍,營養師表示,每人每天至少要吃3份蔬菜、2份水果,現在人連一半都沒達到,甚至有民眾錯把山藥、地瓜當成蔬果,怎麼吃才健康,透過鏡頭一起去看看。
-
端午節吃粽無負擔 法餐主廚傳授創意新吃法
2023-06-16 23:00:44下星期6月22日就是黃曆五月五端午節了,許多朋友期待享用各種美味的粽子。一般粽子比較油膩、容易發胖,該怎麼吃比較健康?台灣的國民健康署邀請健康主廚,傳授大家透過簡單步驟,讓肉粽變身為爽口又少負擔的創意料理。
-
降低子宮頸癌7成發生率!定期3年1抹片檢查有效預防
2023-12-12 21:16:20子宮頸癌主要與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有關,雖然感染人類乳突病毒後身體多會自行清除,但仍有少部分持續感染者,於日後發生子宮頸癌前病變,甚至子宮頸癌。因此,能夠預防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或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落實3早原則「早篩檢、早發現、早治療」,讓6分鐘護一生,守護自己的健康,擁有美好的人生。
-
最多國人罹患的癌症!「久坐不動」增大腸直腸癌風險
2023-06-09 19:08:14中研院院士朱雲漢傳罹直腸癌過世,享壽67歲,再度引發國人對此疾病的關注。大腸直腸癌連續15年蟬聯10大癌症首位,且有年輕化趨勢,除與飲食習慣有關,久坐不動也是危險因子。
-
盤點三高對心血管的危害 專家教你這樣做降低心梗風險
2024-02-27 20:52:57依據111年10大死因統計指出,國人死於與心血管相關疾病的死亡率遠超過肺癌與肝癌,而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主要包含三高、肥胖、缺乏運動、吸菸等因素,國民健康署2018年運用台灣地區三高追蹤資料分析結果發現,有高血壓、高血糖與高血脂者,後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分別為1.8、1.5及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