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共享交通風潮增 業者看好解封後成長動能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3 月 18 日訊】不知道觀眾朋友,有沒有使用過共享交通工具呢?能夠隨時租借、隨時還車相當的方便,同時還能解決交通壅塞等問題。而隨著邊境解封開放國際觀光客入境,共享汽車平台業者看好營運成長動能。

    打開手機,搜尋車輛,短短幾分鐘就能租借汽機車,共享交通在台灣逐漸風行。隨著邊境解封,開放國際觀光客入境,共享汽車平台業者看好成長動能。

    台灣汽車租賃公司總經理 謝富來:「國外的人進來,對於我們租車市場,它是一個需求量是比較大的。因為共享汽車它有一個特色就是,它24小時都能夠租,所以相對來講,在租車的使用上面是比較便利的,所以我想在這一方面對整個市場是有幫助的。」

    目前在台灣,有iRent、Smart2go與Zipcar三大共享汽車業者,共享機車則有GoShare、WeMo與iRent,成功解決民眾臨時用車需求,進一步解決人口稠密的都市交通壅塞問題。有學者認為,共享交通應該由政府提供基礎設施,擴大公共運輸基本盤,譬如國家前瞻計畫興建停車場,要求留20%的共享停車位。

    台灣汽車租賃公司總經理 謝富來:「嚴格講起來它是屬於大眾運輸交通的一環,所以站在政府立場,我是建議說應該把它當作大眾運輸交通的定位,來對待共享汽車的發展,對全民是非常有幫助的,畢竟我們有很多的年輕朋友,有很多的人要到外地的時候,都需要用到這樣的交通工具。」

    市調機構(Global Information)調查顯示,全球共享車輛的市場規模,到2028年將達到3,282億美元。有評論認為,台灣或許能效仿荷蘭的經驗,透過交通法規、停車收費政策,加強共享汽車的使用優勢。

    新唐人亞太電視 林鈺唐 趙庭譽 台灣台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