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巴金森日 台約8萬患者 醫師:年齡層下降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4 月 11 日訊】4月11日是世界巴金森日,再度喚起台灣人對巴金森氏症的重視。根據資料顯示,全球有超過850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而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台灣約有8萬名患者,而且年齡層有下降趨勢。
雙和醫院顧問醫師 胡朝榮:「慢慢就會合併失智、憂鬱、失能,所以就會有,30%的病人會慢慢有這些問題出來。」
4月11日是世界巴金森日,再度喚起台灣人對巴金森氏症的重視。根據WHO統計,全球有超過850萬人罹患巴金森氏症,造成580萬人餘生失能、近33萬人死亡。在台灣,巴金森氏症是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僅次於阿茲海默症,以盛行率計算,每一百名65歲以上人口,就有一名患者。
雙和醫院顧問醫師 胡朝榮:「他是一個因為我們中腦,就是我們中樞神經,一個腦區他的多巴胺細胞,死亡退化所造成的。好發還是以50歲以後比較多一點,我們過去的研究也看到,年齡越高的話發生率也會越高,那在台灣大概有八萬的病人左右。」
醫師指出,隨著人口高齡化,巴金森氏症人數逐年增加,不過年齡層也有下降趨勢,40歲以下罹病佔2到10%。有台灣愛迪生稱號的北科大榮譽教授林宏裕,13年前罹患巴金森氏症,他靠著堅強的意志,和深厚專業的研發經驗,從困境中走出另一條路。
台北科技大學榮譽教授 林宏裕:「我要把它公開的原因,是因為希望有傳承。它會,使台灣的八萬人的,生活本身生活過得很好,而且他的家人,也全部都受影響。」
雙和醫院顧問醫師 胡朝榮:「如果有這些臨床上的,症狀表現的時候應該要及早的就醫,第二件事情就是,我們要怎麼樣去防止,這些多巴胺細胞的死亡,所以我們也建議說在,運動飲食上特別一些抗氧化的食物,是可以考慮的。」
醫師表示,目前,病程依照症狀輕重程度,可分為五期:初期臨床症狀只在單側肢體,日常生活不受影響,第三期為中度活動障礙,出現姿態不穩,但可自行活動,晚期則無法自行走動,須倚靠他人。巴金森氏症初期不易察覺,多數發現已到中期。醫師提醒,及早發現及早就醫。
新唐人亞太電視 曾奕豪 李晶晶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腦中風 、巴金森氏症 特殊針灸治療顯奇效 |談古論今話中醫(353)
2017-05-16 12:22:46國人十大死因仍以慢性疾病為主,其中腦血管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三名,輕者常導致 肢體麻痺,口眼喎斜,語言模糊,半身不遂;重者癱瘓床第,一切須人侍奉,不僅造成病人的痛苦及家屬的負擔,更是社會的損失。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副理事長,也是特殊針灸創始人溫崇凱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腦中風、巴金森氏症的特殊針灸治療法 ,為什麼效果這麼顯著?
-
罹巴金森氏症?希拉蕊跌倒掉出治療設備
2016-09-14 20:20:21再來關心美國大選,民主黨候選人 希拉蕊有沒有罹患巴金森氏症?近來受到大量外媒關注。有媒體報導,從希拉蕊昏倒當天的影像中可以看到,從希拉蕊的右腳褲管裡,掉出了一個銀白色條狀物體。美國媒體認為,這可能是治療巴金森氏症的醫療設備的部分零件。這套設備可以監測病人的身體情況,根據需要隨時直接向病人的胃部泵入適量的藥物。另外,當天一張照片當中,一名女子勾著希拉蕊,疑似邊走邊幫希拉蕊把脈,被認為是希拉蕊的貼身護士。
-
93公斤女甩肉15公斤 運動不挨餓
2016-10-25 22:08:45新北市雙和醫院舉辦員工減重比賽,拿下第1名的陳小姐,才26歲,原本近百公斤的她,3個月內減下15公斤,榮登第1名,她說不挨餓,而且每天多喝水,還搭配1週3次的運動,才有這個成效。
-
中醫三方劑 治療『帕金森氏症』 | 談古論今話中醫(527)
2020-10-17 18:47:35有位王伯伯近半年來,駝背愈來愈嚴重,手臂會不自覺地擺動和顫抖。同住的家人都以為伯伯只是『老了』,只是老化的自然現象罷了,直到被人提醒要不要看神經內科呢?家人才驚覺:『原來有這麼嚴重!』
-
台灣慈善教授熱心公益 北科大塑立銅像
2017-10-28 20:51:11除了菜販陳樹菊之外,其實台灣還有另一名大學兼任教授,登上了《富比世》(Forbes)雜誌亞洲慈善英雄排行榜,他就是北科大校友林宏裕先生,發明創作30多件,又有台灣愛迪生的稱號,幾十年來持續做公益,累積捐出超過七億元,母校北科大,特別為林宏裕博士,塑立銅像,希望學生也能效仿他的精神。
-
蔡英文總統辦公桌 北科大老中青3代完成
2016-10-29 20:09:43再來看到,總統蔡英文,今天出席台北科技大學105週年校慶,北科大花費4個月,打造總統辦公桌給小英,辦公桌目前已經送進總統府,未來也會陪著每一任總統,一起上班。
-
落實分倉分流 醫院2段分流管制.領證才能入院
2020-03-21 12:10:56武漢(中共)肺炎疫情升溫,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加強醫院感染管控,各地區醫院陸續實施,落實分倉分流。雙和醫院防疫再升級,今天(5日)開始實施二階段分流管制,並設置防疫專責病房,病人如果疑似武漢(中共)肺炎相關症狀,將依照風險高低,分為3類收治,降低院內感染風險。
-
北科大校慶 蔡裕慶、林寶彰分享成功經驗
2016-10-29 21:12:23擁有百年校史的北科大,為產業界培育無數人才,上市櫃CEO每10個人當中,就有1人是來自北科大。我們為您獨家專訪,北科大校友,國內車聯網先驅的車王電子董事長蔡裕慶,以及為國際級醫療大廠代工,做出口碑的鐿鈦科技總裁林寶彰,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
-
北科大前瞻學院揭牌 蔡英文:產業發展推力
2022-09-27 21:03:38歡迎回來。高科技產業加快擴展腳步,對理工人才的需求大增,如何培育人才,是維持台灣科技產業優勢的關鍵。北科大創新前瞻學院今天揭牌,總統蔡英文親自到場,致詞時表示期待產學合作,培育出更有創造力的高科技人才,讓國家重點產業發展更快速。
-
腦中風 、巴金森氏症 特殊針灸治療顯奇效 |談古論今話中醫(353)電視版
2017-05-12 15:35:45國人十大死因仍以慢性疾病為主,其中腦血管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的第三名,輕者常導致 肢體麻痺,口眼喎斜,語言模糊,半身不遂;重者癱瘓床第,一切須人侍奉,不僅造成病人的痛苦及家屬的負擔,更是社會的損失。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台北市中醫師公會副理事長,也是特殊針灸創始人溫崇凱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腦中風、巴金森氏症的特殊針灸治療法 ,為什麼效果這麼顯著?
-
長春藤生命科學與雙和醫院合作 免疫細胞療法再傳利多
2020-04-09 17:58:07衛服部於4月7日正式通過了「長春藤生命科學」與「雙和醫院」合作的特管辦法癌症治療申請案。本次通過得癌症治療項目以肝癌、肺癌為主,透過免疫細胞治療讓癌症病患有更新的治療選擇。這也是「長春藤生命科學」繼去年五月,與三軍總醫院攜手成為第一個通過特管辦法申請後,再次獲得衛福部的許可。
-
北科大留美生失蹤三個月 警尋獲遺體死因待查
2019-11-16 20:48:54歡迎回來,北科大學生賴致愷,畢業後赴美國奧本大學念書,不過開學當天人沒出現,失蹤至今整整三個多月,美國警方今天(16日)證實找到遺體,詳細的死因還有待釐清。台北科技大學得知訊息後,將派員陪同家屬前往美國,協助處理後事。
-
免費白飯的背後 慣常的廉價消費思維?
2023-07-13 21:49:32來看到,「白飯之亂」仍在延燒,目前,熱炒店家宣布無限期暫停營業,學生則是關閉粉絲團。而這起事件,也間接讓台灣社會開始反思,網路暴力以及免費白飯背後所凸顯的文化現象。
-
文創之美 發現原住民藝品
2012-03-30 20:36:25由國立台北科技大學所主辦的「文創之美,綻放北科」特展,首次將全國文創產業串聯起來,展示可商品化的原住民文創作品以及師生文創成果,藉由平台,希望有更多的產學合作及媒合機會。
-
長期久坐下背痛 專家提護腰減痛3步驟
2019-11-07 16:38:19許多上班族白天久坐不動,下班回家後又躺在沙發,長期缺乏運動之下,引發下背疼痛,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弘洲表示,容易腰痠背痛的人應該以護腰(束腰)來支撐腰部,平時建議多做核心運動,加強腰部肌肉力量。
-
捷克學術團參訪北科大 與捷克UCT締結姊妹校
2020-08-31 20:40:45捷克議長率政要89人訪問團抵台,其中學術及研究機構代表,包括捷克科學院(CAS)副院長哈夫拉斯(Zdeněk Havlas)、布拉格化工大學(UCT)校長馬捷卡(Pavel Matějka)、布拉格理工大學(CTU)副校長荷力(Radek Holý)等9人,今(31)日下午參訪國立臺北科技大學,由北科大校長王錫福代表迎接。
-
12米聖誕樹點燈 百位國際生在台歡慶佳節
2023-12-02 19:54:27科技大學為了讓來台留學生,感受過節溫暖,特別和百位國際生一起進行聖誕樹點燈儀式,也讓國際生興奮表示,今年的聖誕裝飾,特別別緻。
-
展現生活創意 北科大5件作品奪紅點
2012-10-03 21:53:10生活中的創意無所不在,接下來帶您看到,台北科技大學今年共有5件學生作品,獲得德國紅點設計獎,另外,今年將有三件作品角逐最大獎,其中一件作品就是出自台灣,就帶您一起了解,這些同學們的精彩創意。
-
雙和醫院B基地動土 期望打造台灣生醫矽谷
2019-05-03 20:11:57再來看到,生醫產業是政府5+2 產業推動項目之一,衛生福利部委託台北醫學大學經營的雙和醫院,第三期工程B基地今天舉行動土典禮,預計2022年完工啟用,北醫大校長林建煌說,B基地未來將連結其他生技園區,形成生技廊道,打造台灣生醫矽谷。
-
死亡+2!永和78歲居家隔離翁 在家猝死採檢確診
2021-05-22 20:15:04今天確診個案中新增2例死亡,都是在死亡後才公布確診,案3097是80多歲老翁,無萬華區活動史,也沒有接觸確診個案。另一位案3553,是永和的70多歲男性,他在5月初參加旅遊團,同團42人中已有13人確診。不過,他在衛生單位電訪時回報無症狀,週五(21日)卻在家被發現失去呼吸心跳送醫不治,不幸在昨天驟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