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月進出口慘淡 經濟學者:復甦面臨風險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6 月 09 日訊】中國大陸最新進出口統計數據欠佳,讓經濟復甦再增添憂慮。今年5月的出口額年減7.5%、進口額萎縮4.5%,衰退幅度遠超預期。學者分析表示,中共的政策沒改變之前,要讓中國的經濟大幅好轉,幾乎不可能。

中共海關總署6月7日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以美元計價出口較去年同期下降7.5%,跌幅大於預期。5月份進口較去年同期下跌4.5%,當月貿易順差為658.1億美元。

數據顯示,海外需求減少讓中國經濟進一步受考驗,評論認為,隨著全球需求減弱,中國今年的出口還會持續萎縮,經濟風險也會增加。

美國經濟學者 黃大衛(DAVY J.Wong) :「由於現在歐美在陷入通脹還有經濟衰退的危機中,整體消費力下降,所以歐美對全球的訂單需求都在下降。第二方面來說,東南亞國家出口歐美的情況,也在爭奪中國的訂單。」

台灣財經專家 ?世聰:「很多外資企業,譬如說像蘋果供應鏈或是說像一些其它日本的供應鏈、韓國的供應鏈很多都移出了中國,導致了整個中國供應鏈的下滑,特別是在全球目前都有意識的在排除中國供應鏈之下。」

原先外界預估,疫情解封之後,中國的經濟數據應該比預期好,然而事與願違。路透社報導,出口表現不佳,與對中國商品的需求疲軟有關。

學者認為,中國幾十年來的經濟,80%是政府的經濟政策所決定的,剩下的才是外部需求,現在的情況就不一樣了。

美國經濟學者 黃大衛:「那現在我們看到的情況,是2023年之後整個情況就改變,逆轉過來了。就是未來影響中國經濟的70%到80%左右,是由外部需求和國際關係,包括國際貿易關係、外交關係、軍事關係、政治關係,還有地緣政治的安全各方面來主導的。而中國本身的經濟政策,它在整個推動過程中只佔了30%左右的一個比例。所以未來中國的經濟怎麼走?關鍵是看中歐中美關係,還有中國跟東盟國家,南海、台海附近周邊的地緣政治局勢的變化決定,這個已經不是單純由中國的經濟政策可以決定的。」

學者表示,中國經濟要復甦,相關政策必須改變。

?世聰認為,中共政府很多政策都是以政治為導向,包括打壓民企和所謂的間諜法抓外資主管,所以在這些政策沒改變之前,要讓中國的經濟大幅好轉,幾乎是不可能。

台灣財經專家 ?世聰:「李強一直宣布說,要加速的吸引外資,歡迎外資來投資,然後見了很多外資企業,最近伊隆馬斯克,甚至接下來黃仁勳、像摩根戴蒙都去了,但去了之後,問題是你能解決什麼問題嗎?沒有,你就只是見見他們,然後表達你的立場,問題是最根本的幾個因素你沒有解決。第一個包括你跟美國的關係,你怎麼重新獲得其他國家對你的信任。」

經濟學者司令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最新的數據顯示,中國已失去世界工廠的地位,宏觀調控不能力挽狂瀾,連人民幣大幅貶值,也不能刺激進出口,相信會打擊中國全年的經濟增長表現。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 黃億美 易如 Tony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