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梨釋迦有條件輸中 果農不理中共拒走回頭路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06 月 23 日訊】中共國台辦宣布恢復台灣釋迦輸入,不過是有條件開放,僅限台東25處果園和3家包裝廠產品。有果農有感於中共說變就變的政策,2年前轉作酪梨和黃金果,坦言不想再走回頭路。

    時隔638天,中共國台辦宣告恢復台灣鳳梨釋迦,但僅限台東縣25處果園和3家包裝廠產品。有果農認為中共無法信任,也不願再走回頭路。

    台東釋迦農 周巨茗:「我篩選出來的品種現在才剛授粉就已經被訂光了,我還理你什麼中共開放25家、3家什麼,我還理你幹嘛,我好好經營台灣這個小眾市場,把自己的產品做好嘛。」

    台東周姓果農,8年前將一半的土地種植鳳梨釋迦,銷往中國大陸,一半種植台灣人較喜愛的大目釋迦,但有感於中共說變就變的政策,2年前將鳳梨釋迦轉作黃金果和酪梨,要將雞蛋放在不同籃子。

    台東釋迦農 周巨茗:「種農作物就像投資一樣嘛,你今天把一樣東西都壓在鳳梨釋迦,這是不對啊。」

    相較於20年前,台東鳳梨釋迦價格一斤可達200元,周巨茗表示,近兩年剩不到40元,連成本都不夠,雖然剛轉作的黃金果和酪梨明年才會收成,但地板價分別維持100和70元,讓他更放心。

    台東釋迦農 周巨茗:「現在鳳梨釋迦這兩年24塊,其他的70塊,再爛也是70塊的價錢啊,我幹嘛還回來種鳳梨釋迦,而且它們的農藥不像鳳梨釋迦用那麼多。」

    周巨茗表示,危機就是轉機,除了轉作也栽培無籽釋迦,並把用在鳳梨釋迦的展枝技術,應用在其他農作物上,要走出自己的一條路。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金菊 詹詠茹 台灣台東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