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癌症早期無症狀發現已晚!定期篩檢及早揪出病灶
文:連珮妤(NOW健康)
統計顯示,2022年全國共有5萬1927人死於癌症,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影像醫學部放射科主任沈彥君指出,如果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癌友平均存活率仍算高,但肺癌、肝癌、攝護腺癌、胰臟癌及卵巢癌在早期幾乎沒有症狀,確診時令人措手不及,民眾應提高警覺,定期接受癌症篩檢。
肺癌死亡率位居第1! 早期幾乎無症狀易延誤就醫
2022年國人10大癌症死亡率排行依序為「氣管、支氣管和肺癌」、「肝和肝內膽管癌」、「結腸、直腸和肛門癌」、「女性乳癌」、「前列腺(攝護腺)癌」、「口腔癌」、「胰臟癌」、「胃癌」、「食道癌」、「卵巢癌」。
排名順序與前1年無異,肺癌持續位居第1,肝癌則排名第2,2者連續43年排名前2名,嚴重威脅國人健康;此外,3種癌症排名趨勢往前,分別為排名第5的前列腺癌(攝護腺癌)、排名第7的胰臟癌及排名第10的卵巢癌。
沈彥君指出,這5大癌症共同特徵為早期幾乎沒有症狀,若無定期健康檢查,確診時多半已是晚期,錯失治療先機,以致死亡人數逐年增加。以肺癌為例,最常見的肺癌種類「肺腺癌」,生長速度較慢,如能早期發現,盡快處理,存活率相當高,例如,第1期的5年存活率超過90%,但到了第4期才被發現,則5年存活率僅剩10%。
癌症高危險群應定期接受檢查 儘早發現異狀
國健署年7月開辦肺癌早期偵測計畫,提供肺癌高風險族群(具重度吸菸史者及具肺癌家族史50至74歲男性或45至74歲女性)2年1次「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LDCT),符合資格者應定期接受檢查。
至於攝護腺癌,好發於60至80歲,生長速度比其他癌症來得慢,早期容易被視為良性攝護腺肥大,不少個案是因下背痛而至骨科就醫,確診時已是晚期。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接受1次「攝護腺特異抗原指數」PSA檢測,若數值異常上升,建議搭配「攝護腺磁振造影檢查」(MRI),或至泌尿科切片檢查。
有癌王之稱的「胰臟癌」則好發於60歲以上的族群,患者出現明顯症狀時,如體重減輕、食慾不振、腹部不適,往往已至中晚期。沈彥君表示,胰臟位處身體中央,在胃後方的後腹腔位置,必須倚賴腹部超音波、零輻射磁振造影(MRI)才能提早發現異樣。
卵巢癌好發於更年期後女性,常見早期症狀為腹脹、脹氣、噁心、易飽足感、打嗝、頻尿、下腹部疼痛或小腹突然變大等,容易與腸胃或泌尿道疾病混淆。建議40歲以上女性定期接受婦科檢查與骨盆腔檢查,高危險族群可提早至30歲開始,每半年至1年安排定期檢查,檢查項目為骨盆腔超音波、腫瘤標記CA125檢驗、零輻射磁振造影(MRI)檢查。
核稿編輯:陳如頤(NOW健康)
相關新聞
-
防治肺癌!台南10醫院LDCT篩檢及早揪病灶
2021-12-21 22:23:43世界衛生組織(WHO)數據顯示,全球癌症死亡人數,肺癌排名第一。台南市啟動兩年肺癌篩檢計畫,10家醫院免費為肺癌高風險族群,做「低劑量電腦斷層檢查」,希望能及早揪出病灶,及早治療。
-
青年罹癌占總數10%!這三種癌症最多人得
2019-04-11 21:40:43老年人才會得癌症嗎?根據國健署統計,平均每10名癌症患者,就有一名是20歲─44歲的青年,發病前3名,女性乳癌、甲狀腺癌、大腸癌,還有台灣新國病肺癌,年輕人罹患數也上升,醫師建議不分年齡,民眾該養成定期健檢習慣,避免疾病找上門還不自知。
-
一種檢測 讓你逃過致命肺癌
2018-01-18 19:33:43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約有180萬人診斷出肺癌,而有160萬人死於肺癌。而在美國,男性/女性第一大癌症是前列腺癌/乳癌,肺癌各排第二位,大腸癌各排第三位。
-
胰臟癌確診不易 5年存活率僅7%
2018-08-08 16:53:04享譽全球、被譽為「摘星」傳奇的法國名廚侯布雄,於8月6日在瑞士日內瓦家中辭世,死因即為胰臟癌,享壽73歲。他旗下餐廳遍布3大洲,總共摘35顆米其林星星,死訊傳出後,美食界同聲惋惜。
-
針灸治『肺癌』有妙處 中醫改善化療不適 | 談古論今話中醫(581)
2021-11-15 11:14:53近數十年來臺灣地區肺癌病人有顯著增加的趨勢,而目前肺癌是國人因癌症死亡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過去數年來國人男性癌症死亡原因中,肺癌高居第二位;在女性則為第一位。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曹永昌中醫師來分享肺癌之中醫保健。
-
奪命於無形!網議10大癌症類型 有症狀出現勿拖延就醫
2023-11-24 19:03:58根據衛福部統計,2022年台人10大死因中第1位為「癌症」,蟬聯多年國人死亡原因冠軍,讓人聞之喪膽,因此我們就針對「癌症」相關話題進行觀測,一起了解網友熱議的癌症類型有哪些。《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一年內「癌症」相關話題的網路聲量,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癌症類型排行。
-
最佳運動時間點 西班牙研究發現這時段效果更好
2020-12-10 16:35:19養成運動習慣,管理體重,可以預防心血管疾病,更可以防癌!1項研究發現,在早上運動,預防乳癌、攝護腺癌的效果更好。今年9月《國際癌症期刊》1項研究結果指出,相較於晚上7點至10點運動,在早上8點到10點間運動的抗癌保護力更好。
-
十大死因公布 癌症連續33年居首
2015-06-17 12:31:40午報頭條,帶您關心健康消息,衛福部今天公布國人十大死因,惡性腫瘤,連續第33年高居國人死因首位,相當於,每100人就有28人,死於癌症,其中又以肺癌奪命最嚴重;平均每3分13秒有一人死亡,比起前一年死亡時鐘,往前又撥快了11秒;值得注意的是,自殺已經連續5年退出排行榜。
-
AI助攻肺癌治療 北醫全球首創智能決策輔助系統
2022-04-27 14:21:31肺癌是國人癌症頭號殺手,北醫團隊打造全球首創的「肺癌臨床智能決策輔助系統」,運用人工智慧分析臨床影像,結合基因資料,提供個人化用藥建議,大幅提高治療效率。
-
針灸治『肺癌』有妙處 中醫改善化療不適 | 談古論今話中醫(581)預告
2021-11-12 10:54:05近數十年來臺灣地區肺癌病人有顯著增加的趨勢,而目前肺癌是國人因癌症死亡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根據衛生署的統計資料顯示,過去數年來國人男性癌症死亡原因中,肺癌高居第二位;在女性則為第一位。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曹永昌中醫師來分享肺癌之中醫保健。
-
盤點十二大有助抗癌的超級食物
2017-12-05 12:49:14癌症是全球最可怕殺手,一年有800萬人死於癌症,且人數還在持續上升中,2030年預估癌症死亡人數會攀升到1300萬人。雖然大多數人都聞癌色變,但曾有研究發現: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率是因為人為飲食和行為所造成。
-
美醫學年會論文:法輪功延長癌末病患生命
2016-06-09 20:30:01美國臨床腫瘤學會年會,日前在美國芝加哥舉行,超過3萬名腫瘤專家與會,一篇關於癌症末期病人,修煉法輪功而改善健康的研究論文,也在大會中發表,引起醫學界關注。
-
咳兩聲別不理不睬,小心肺腺癌找上門,快吃這兩味藥膳還能預防肺癌 | 談古論今話中醫(365)
2017-08-07 09:32:46台灣每年新發現的肺癌病例約有1萬人,一般好發於40歲後,比例隨年齡增加而上升,50~60歲上升特別顯著,年輕族群罹患的情況也時有所聞,其中最教人防不勝防的,便屬肺腺癌。許多名人如台灣前副總統蕭萬長先生也曾是肺腺癌患者,前立法委員盧修一、法務部長陳定南皆因肺癌去世,使得大家聞肺癌色變。甚至很多人只要喉嚨癢、胸悶或咳兩聲,都忍不住懷疑「是不是得了肺腺癌」?這一集我們邀請到中醫全國聯合會理事長,也是義守大學中醫系教授陳旺全中醫師來探討肺癌的中醫治療與預防。
-
告別攝護腺肥大 中醫教你從此幸福一生|談古論今話中醫(323)
2016-10-07 18:52:17隨著現代人飲食習慣、生活方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中老年人受到攝護腺肥大的困擾。出現排尿困難、急尿,有時來不及到廁所就尿下去,有時只要一移動、壓迫就會滲尿,需要使用護墊,夜間甚至會尿床,就醫發現,原來是攝護腺肥大惹禍。 這一集邀請到全生中醫診所院長陳朝龍中醫師來探討男人專有的攝護腺肥大的問題。
-
支氣管鏡導航定位 切除早期肺癌更得力
2017-07-20 22:24:01來看到醫療新知。以往治療 多發性小型肺部腫瘤,大多得切除整片肺葉,會嚴重損害肺功能,讓病患的生活品質大打折扣。現在,有醫療團隊透過 術前支氣管鏡定位,只需切除病灶部位,仍保有大部分的肺功能,有病患因此受益,也特別回醫院感謝醫療團隊。
-
停經後腹痛出血竟罹患子宮頸癌 女性有這些症狀莫大意
2021-06-11 22:47:33停經女性經常性腹痛,不規則出血是健康警訊。45歲在外商工作的張小姐,雖已停經一段時間,但仍不時有腹痛、出血問題。日前熬夜加班時突然劇烈腹痛到無法走路,趕緊就醫後出人意外確診為第3期子宮頸癌。
-
腸癌患者有「驚腸4作息」!3步驟,遠離腸癌威脅
2016-09-08 17:20:45近年國際研究發現不正常作息影響腸胃菌相確實與大腸癌有關聯。
-
阿根廷女子發明冰袋頭盔 成功防止化療掉髮
2022-09-08 21:31:55一名曾經罹患乳癌的阿根廷女子,希望扭轉癌症治療時會掉頭髮的情況,她發明了一頂頭盔,以低溫阻止化療藥物進入毛囊,成功保住長髮。而這頂頭盔,也幫助了全球約6萬名病友。
-
台灣十大死因 癌症蟬聯榜首
2011-06-15 17:17:24癌症連續29年蟬聯第一。 ,台灣十大死因 癌症蟬聯榜首
-
速懂台灣乳癌疫苗解盲 下個諾貝爾獎?
2016-02-22 22:13:40持續帶您來聚焦,中研院院長翁啟惠技轉的乳癌治療疫苗,利用難合成的醣類,製造疫苗,雖然解盲未過關,但為什麼研究團隊卻說,試驗結果「非常成功」,一分鐘,帶您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