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輩不開冷氣熱到體溫達38度 急診醫示警中暑死亡率高

近期連日創下高溫,氣象局更預估未來幾天「沒有最熱,只有更熱」。醫師說明,近期有長輩為了省電費,白天不開冷氣,導致自己出現中暑症狀,緊急送醫才改善。(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文:葉立斌(NOW健康) 

近期連日創下高溫,氣象局更預估未來幾天「沒有最熱,只有更熱」。醫師說明,近期有長輩為了省電費,白天不開冷氣,導致自己出現中暑症狀,緊急送醫才改善。


衛福部統計,近3日因為熱傷害而就醫的人數有:9日42人次、10日為45人次、11日為26人次。今(112)年7月截至7月11日總計353人次因熱傷害就醫;另外,去年(111)年7月整個月的總人數775人次。


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表示,常見的熱傷害有:


▸熱痙攣:是因脫水與電解質不平衡造成,症狀為全身無力與暈眩。


▸熱衰竭:較嚴重的狀況,因大量出汗後電解質不平衡,全身無力、心跳快、反應遲鈍,以及體溫高、脈搏快;其他常見症狀為頭痛、嘔吐。


▸中暑:如熱衰竭未即時做治療,嚴重時恐中暑。這時中樞體溫調節已失去作用,體溫恐高達40度以上,恐引發全身性肌肉溶解症候群,死亡率高達50到60%。這時需積極降溫並送急診,除了冰袋或電風扇,最嚴重時需進行「侵入性降溫」,也就是用中樞靜脈導管,注入4度的生理食鹽水,幫身體降溫。


李建璋說明,近期收治獨居並且臥床的老人,白天只吹電扇,卻出現熱衰竭症狀:脫水,反應遲鈍,量體溫發現高達38度,嚇得家人趕快送急診。當事人在適度補充水分與電解質後改善。李建璋提醒,有少數病例會合併急性腎損傷,腎功能惡化,需時刻注意。


同時李建璋提醒1個觀念:濕度與環境溫度愈高,愈容易產生熱傷害。乾燥的環境能蒸發汗水,帶走體熱;相較之下濕熱的地方更容易產生熱傷害。我國相對溼度仍較高,汗水難以蒸發,可能引發熱痙攣或熱衰竭。


最後,我們應該如何免於熱傷害?李建璋建議2種人有不同的防熱傷害措施。首先,老人在家應該保持通風,補水,環境溫度過高就開冷氣。接著,青年族群則以勞工、農夫最有可能遭遇熱傷害。他建議工人可避開最熱的時段在戶外工作,到超商或賣場等地吹冷氣降溫。


同時周圍的人要互相注意是否有反應遲鈍或不對勁之處,因為自己有熱衰竭的狀況,很難自我察覺。如出現他人熱衰竭症狀需及早降溫,可使用冰袋在腋下、鼠蹊、脖子等處降溫,效果最快;同時要把腳往上抬,因為熱衰竭會造成血管擴張,血液流到腿部,將使意識模糊更嚴重。


核稿編輯:陳曉彤(NOW健康)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