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道逆流年輕化!長期胸悶、胃酸逆流恐增罹癌風險
胃食道逆流已成為現代文明病,據統計,我國盛行率逐年增高,已從30年前的2至5%,增加到近年12至16%;一旦有胃食道逆流,便可能出現胸悶、胃酸逆流的症狀,長期若未服藥治療,以及改善生活習慣,便可能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文:連珮妤(NOW健康)
許多人以為胃食道逆流為成年人疾病,但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醫師邱展賢表示,門診發現,胃食道逆流患者年輕化趨勢,日前收治1名高一女生,年初因喉頭有異物感、胸悶、胃酸逆流等症狀,影響課業成績,一開始服用胃藥,治療效果不佳,直到就醫後,服用「促進食道蠕動藥物」,症狀才明顯改善。
胸悶、吞嚥困難、火燒心 小心胃食道逆流找上門
胃食道逆流已成為文明病,據統計,我國盛行率逐年增高,從30年前的2至5%,增加到近年12至16%。邱展賢指出,常見症狀包括喉頭有異物感、胸悶、吞嚥困難、火燒心、嘔酸、慢性咳嗽等。如果胃酸逆流至口腔,則可能出現口腔異味、牙齒敏感、牙齒酸蝕等情況。
邱展賢表示,胃食道逆流的3大原因為「食道蠕動異常」、「食道輕微發炎造成食道黏膜敏感」、「賁門鬆弛」。
邱展賢指出,如果食道蠕動異常,常覺食物卡在喉嚨,持續有異物感、胸悶,原因與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有關。門診發現,氣候變化、壓力、情緒不穩等因素,都容易讓蠕動異常,因此,酷夏或寒流時,患者症狀更為明顯。
此外,生活、工作、課業等壓力增加,也會加重症狀,該名女高中生就是典型個案,就讀高中後,課業壓力較重,且需適應新的人際關係,以致食道蠕動功能變差,出現喉頭有異物感、胸悶、胃酸逆流等情況,就醫確診為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長期不改善 恐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
至於食道輕微發炎,則會引發食道黏膜敏感,一旦攝取食物或水,就會感覺不適,治療上需服用食道黏膜保護劑,並調整飲食,避免食用刺激性的食物、飲品。
邱展賢指出,賁門鬆弛也會引起胃食道逆流,這類患者常有暴飲暴食、吃飯速度快等不良生活習慣,且大多都有體重過重的問題,除了用藥外,還需調整生活習慣及適度減重,才能改善症狀,避免反覆發作。
長期胃食道逆流可能增加食道潰瘍、食道癌等風險,邱展賢提醒,如果持續發生胃食道逆流,應儘早就醫,接受治療,並在醫師建議下,調整生活及飲食習慣。
核稿編輯:陳如頤(NOW健康)
相關新聞
-
Ep.6 脹氣、打嗝、火燒心,如何緩解胃食道逆流?|陳俊如 醫師|她健康She Health
2024-07-05 13:54:09不同程度的胃食道逆流有哪些症狀?真的不能吃甜食嗎?有什麼改善方法呢?今天邀請到陳俊如醫師來和大家揭曉!
-
不再火燒心 跟胃食道逆流說掰掰 | 談古論今話中醫(406)
2025-03-27 15:18:06胃食道逆流是常見的胃腸道疾病,隨著台灣民眾生活日益緊張繁忙,飲食習慣強調速食,生活工作壓力大,胃食道逆流患者也愈來愈多。近20年來台灣胃食道逆流的盛行率成長超過5倍,約每4人就有一人有這樣的問題。常見的典型症狀有火燒心或胸口有灼熱感、胃酸逆流或上衝的不適感。 這一集邀請到鼎昌中醫診所院長曹永昌醫師來到現場談談有關西醫難治的胃食道逆流的問題。
-
不再「火燒心」 胃食道逆流的中醫治療與保健 |談古論今話中醫(134)
2015-12-30 17:16:30針灸治療胃食道逆流會注意肝脾胃腎並重。自己保養的話可以用捏脊手法。平時保養首重飲食宜忌,然後是注意自己的體位,飯後宜散步,避免躺下或坐著,平時應適度地運動以促進腸胃道的蠕動。
-
聚餐多胃食道逆流 醫:調整飲食習慣可改善
2018-02-02 16:06:45改善胃食道逆流的方法除了配合醫師藥物治療外,更要調整生活習慣,過重會使得腹壓增加,肥胖者須適度減重;避免快速進食,飲食盡量避免酸辣刺激性食物、咖啡、碳酸飲料等;當進食後胃酸分泌增加,若立刻平躺則胃的內容物可能逆流至食道,故建議用餐後須間隔2到3小時再躺下。
-
傳授「胃弱族」3穴位!消腹脹、止吐,容易好睡。揪出胃食道逆流!3大NG習慣別犯。高人氣「國民美食湯+1物」,強胃助消化,功效很多,高貴不貴|胡乃文開講Dr.HU_45
2020-08-13 22:00:00咳嗽、喉嚨卡卡、氣喘,還不是感冒,早上起來嘴巴就感到苦啊、酸啊,小心!這可能是「胃食道逆流」。
-
食在有恙 『胃食道逆流』中醫解方 | 談古論今話中醫(583)
2025-04-21 15:21:53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據統計,台灣每4人就有1人有胃食道逆流的情形,有些人認為吃粥可以養胃、好消化,比較不容易造成腸胃負擔或逆流的情況,這樣的說法對嗎?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吳建東醫師來到現場分享治療胃食道逆流的經驗。
-
『火燒心看中醫』妙解胃食道逆流 | 談古論今話中醫(523)
2025-04-17 10:33:38肝膽腸胃科醫師表示,夏天過後天氣逐漸變冷,會有胃食道逆流出現夜間一直吐酸水導致無法入睡、白天出現胸悶、咳嗽的患者明顯增加。顧好腸胃宜及早預防。
-
胃脹痛、胃食道逆流?老中醫1招止痛!便秘肚子脹,喝1茶+按肚肚。讓胃長期做這事,恐得胃潰瘍。10秒瞬間變快樂,釋放情緒病|胡乃文開講Dr.HU_88
2021-06-18 16:33:40胃脹痛、胃食道逆流?老中醫1招止痛!便秘肚子脹,喝1茶+按肚肚。讓胃長期做這事,恐得胃潰瘍。10秒瞬間變快樂,釋放情緒病!
-
胃食道逆流8大原因找到了 快對症下藥別讓火燒心上身
2023-06-13 20:35:19胃食道逆流盛行率高,長期困擾著許多民眾,尤其在現代人飲食不規律、工作壓力大的情況下,就更容易導致胃酸逆流,出現火燒心、口臭等症狀。究竟造成胃食道逆流的原因還有哪些呢?以下就整理了網友的相關討論,快來看看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胃食道逆流」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8大胃食道逆流原因。
-
不只火燒心!中醫師曝這些胃食道逆流症狀也別大意
2021-04-19 18:26:49中醫師曾子澄指出,上述婦人的胃食道逆流情況較為棘手,屬於病因複雜的難治類型,即使照了胃鏡,也不見得能找出好的治療方法。現代人壓力大,胃食道逆流患者明顯增加,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愛吃宵夜或情緒緊繃等,都會使消化機能變差,降低胃排空的速度,一旦胃酸分泌過多卻停留在胃裡,便會隨著腹壓上升向上擠壓而胃食道逆流。
-
火燒心、胃灼熱、乾咳 這些胃食道逆流警訊你也有嗎?
2022-06-20 18:24:33每當吃炸雞、喝啤酒或是品嘗甜食後,你總會感到喉頭癢癢想咳嗽?事實上不只是食物,情緒波動也會造成胃食道逆流。本土新冠確診病例數累計已突破300萬人,長期胃病患者受疫情氛圍影響,容易處於焦慮緊張狀態,導致本來的胃食道逆流、胃潰瘍等症狀加劇。
-
肥胖引起火燒心 胃食道逆流恐埋下食道癌禍根
2019-01-04 17:45:49快速進食或習慣吃完就躺睡,小心容易罹患胃食道逆流!1名30多歲林先生,2年前曾有火燒心症狀,診斷出是胃食道逆流引起,經過幾個月的治療已康復,但近1個月同樣的症狀又出現了,甚至影響夜間睡眠,就醫照胃鏡檢查,發現胃食道逆流復發造成食道發炎,比2年前看起來更嚴重,同時也發現患者的體重比前2年多增加了15公斤。
-
為何胃酸會逆流?搞懂4大胃食道逆流原因 遠離火燒心
2023-10-31 19:55:58不少人因為工作忙碌、壓力大,三餐作息不正常,暴飲暴食又抽菸喝酒,導致「火燒心」,經常感到胸口灼熱、胃酸逆流、嘔心想吐、胃脹胸悶的感覺!
-
『火燒心看中醫』妙解胃食道逆流 | 談古論今話中醫(523)預告
2025-04-17 10:33:47肝膽腸胃科醫師表示,夏天過後天氣逐漸變冷,會有胃食道逆流出現夜間一直吐酸水導致無法入睡、白天出現胸悶、咳嗽的患者明顯增加。顧好腸胃宜及早預防。
-
食在有恙 『胃食道逆流』中醫解方 | 談古論今話中醫(583)預告
2025-04-21 15:23:19胃食道逆流是現代人的文明病,據統計,台灣每4人就有1人有胃食道逆流的情形,有些人認為吃粥可以養胃、好消化,比較不容易造成腸胃負擔或逆流的情況,這樣的說法對嗎? 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吳建東醫師來到現場分享治療胃食道逆流的經驗。
-
您適合喝咖啡嗎?中醫師看舌頭1秒解讀
2019-09-20 18:54:3442歲的李小姐有每天喝2至3杯咖啡的習慣,近年來,卻開始反覆出現腹部不適、一躺平就胃脹痛、甚至是打嗝打不停的情況,雖接受過中醫及西醫的治療,但效果不佳。日前至醫院就診,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內科主任醫師戴有志發現李小姐舌裂情況嚴重,脾胃陰傷,勸其戒除咖啡並輔以藥物調理,2個月後,李小姐胃部不適及舌裂紋路已大幅改善。
-
咳嗽、聲音沙啞?胃酸過多咽喉逆流上身
2017-08-03 22:23:40您知道嗎?根據統計,有四分之一的國人,有胃食道逆流,很多人形容是火燒心的感覺。不過醫師提醒,將近一半的患者是沒有這感覺的,像是咽喉逆流, 會出現聲音沙啞,或是喉嚨卡卡的,這時,就要就醫檢查。
-
把飲料當水喝 當心胃食道逆流
2012-09-10 20:44:07天氣熱,不少人為了消暑猛灌飲料。不過您知道嗎,長期飲用含糖飲料會刺激胃酸分泌,嚴重則會導致胃食道逆流。醫生表示,最近門診中因狂喝含糖飲料引發胃食道逆流的患者,估計增加了兩成。
-
全家感染幽門桿菌 醫:在家也要「公筷母匙」
2018-08-13 14:13:18腹痛是張家成員的共同困擾,40多歲張媽媽經常上腹劇痛,念國中的兒子也常鬧胃痛,至醫院檢查發現都罹患胃炎及胃潰瘍,而致病原因都是感染幽門桿菌。醫師指出,許多人在外用餐習慣公筷母匙,但回到家就懶得遵守,忽略自家人也會相互傳染幽門桿菌。
-
中醫調理 寧心安神解煩憂
2025-03-10 11:17:21一位50歲婦女,正值更年期,平時個性急躁,晚上不易入睡,又有胃食道逆流;曾經被西醫診斷有自律神經失調,所以只要身體有一點微恙,馬上去大醫院檢查。近日她因便祕問題到大醫院照大腸鏡,檢查結果正常,因此自行服用瀉藥,吃完馬上拉肚子,但之後又連續3天無法自行解便,需要依靠浣腸劑,於是前往中醫科求診。



財經趨勢4.0
新聞大破解
新唐人財經新聞
選戰大透視
遇見新聞
美國思想領袖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美麗心台灣
田美女奉茶實客
廚娘香Q秀
大千世界
1000步的繽紛台灣
好樣!Formosa
健康1+1
談古論今話中醫
我的音樂想想
胡乃文開講
她健康She Health
天庭小子-小乾坤
總統教育獎
全國孝行獎
健談交流
悠遊字在
傳奇時代
音樂大賽特別節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