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犬颱風後放晴後奇觀 國慶鳥、冬候鳥報到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10 月 10 日訊】歡迎回來。「小犬」颱風過後,國慶連假,墾丁的天氣放晴,不只人潮回籠,就連國慶鳥和冬候鳥也陸續報到。社頂公園的凌霄亭,是觀賞赤腹鷹和黑面鵟鷹的最佳地點,而龍鑾潭水域則已經聚集了不少過冬的鳥類,吸引不少民眾在國慶連假到墾丁賞鳥。

    藍天下,一大群黑鴉鴉的鳥類,正是有國慶鳥之稱的赤腹鷹,就像約定好了似的,在國慶日前夕來報到,讓賞鳥的民眾大飽眼福。

    觀測員:「一群可能是幾十隻到上百隻,甚至接近1千隻。」

    墾丁社頂公園是觀測國慶鳥的最佳地點,一大早5點半,觀測員就來到這裏,拿著望遠鏡,瞄準天空,等待第一隻升空的赤腹鷹。

    觀測員:「赤腹鷹牠是9月份主要的遷移性猛禽,是台灣數量最多的遷移性猛禽,一般來說大概是6點半會開始起鷹往外飛。」

    牆上掛的數字就是今年(2023年)國慶鳥報到的時間和隻數,9月初因為遇到「海葵」颱風和豪大雨,前十天幾乎都是掛零,一等到天氣放晴,國慶鳥大舉報到,這幾天又遇到「小犬」颱風來襲,又阻礙了國慶鳥的遷徙,還好國慶日前天氣好轉,讓遊客得以在連假看到牠們的身影。

    在地生態達人 林瓊瑤:「9月20日那一天的過境量有5萬多隻,那一天飛得很高的,飛在中層的,甚至於在這附近才飛上來的,起飛的我們都看得很近。」

    除了國慶鳥,不少冬候鳥也開始報到,龍鑾潭水面上變得熱鬧非凡,聚集了各種鳥類,休養生息之後,再繼續往南飛。

    在地生態達人 林瓊瑤:「有看到大白鷺還有中白鷺,這些都是來這邊過冬的,整個冬天會在這個地方。」

    時序進入秋天,墾丁也開始進入賞鷹賞鳥的旺季,邀請民眾一起探索生態之旅。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