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縣攜手民間團體 守護長輩「行」的健康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10 月 27 日訊】在台灣,近8成長輩有足部問題,可不小看腳趾前端小小的一片趾甲,當它出現問題時,可是會影響老人家的行走與日常生活;嘉義縣政府與民間團體合作,深入社區為長輩修剪趾甲,縣長翁章梁也到場關心,並頒贈感謝狀。

    在專業醫師指導下,義剪志工專注的為長輩們修剪趾甲,從溫水泡腳、磨繭、修剪趾甲,最後擦上乳液,過程一點也不馬虎。現場有高齡90歲的阿公直呼好享受、好舒服。

    90歲阿公 謝金波:「活到90歲了,第一次讓志工服務,實在是一生難忘啦,非常、非常的感謝。」

    73歲阿嬤 張清花:「穿鞋子腳就會痛,比較不喜歡穿這樣,(有人幫忙服務,感覺?)很好啊。」

    嘉義縣長 翁章梁:「整個的工序,確實讓老人家感覺到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也覺得說,哇!原來剪趾甲所有專業的這麼用心。」

    嘉義縣老年人口超過22%,有許多老人家因為視力退化和無法彎腰等等因素,無法自己剪趾甲,長期下來容易引起發炎、疼痛等問題。近年有民間團體發起公益剪趾活動,培訓義剪志工,提供社區長輩足部趾甲護理。

    義剪志工 謝郁薇:「第一個大拇趾跟最後的小趾,我感覺剪起來是最困難的。」

    醫甲館負責人 嚴炯誥:「在嘉義地區,我們有觀察到老人家比較容易會有的那個問題,那就是趾甲厚,這可能是長年在田裡面,那趾甲的話會有一些灰趾甲,那導致它增厚,那這個部分的話,其實會造成他後續修剪上面的困難。」

    中華健康促進及照護協會執行長 劉銀冰:「腳趾甲要是不健康的話,其實他的行動會有困難的,那我們要活就要動;所以我們看到這樣的問題,那我們服務的對象就是針對弱勢的部份。」

    縣長翁章梁表示,透過公益剪趾活動,讓大家看見長輩的這項需求,也期望未來能培訓更多義剪志工,照顧縣內更多長輩的趾甲健康。

    新唐人亞太電視 方雅嫻 柳燕旬 台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