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湖野放保育類海龜 小朋友歡送小龜返大海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10 月 28 日訊】澎湖縣政府,27日在馬公嵵裡沙灘,野放34隻保育類海龜,其中33隻為綠蠵龜,另外還有1隻玳瑁,小海龜在小朋友的歡送下,迅速重返大海,展開新生。

    海水滿潮之際,海龜被抬出箱子,一聽到海浪聲,天性使然,每一隻小海龜都爭先恐後、奮力奔向大海,一眨眼的時間,全部消失的無影無蹤。

    記者VS.小朋友:「(請問你們今天來這邊做什麼?)今天來看野放海龜。」

    澎湖縣27日野放34隻保育類海龜,其中32隻為2021年9月,在望安綠蠵龜保育區孵化後,無法從卵窩爬出,由保育人員徒手開挖救出的綠蠵龜寶寶,還好在救護收容中心觀察照料下,25個月後,每隻體重都在3至5公斤,活動力強,一併和玳瑁海龜野放。

    水試所澎湖中心副研究員 許鐘鋼:「目前體重大概有3公斤以上,那3公斤就到達我們野放的一個標準,基本上牠的體型夠大,到海裡面被其他生物掠食傷害的機率會比較低一點。」

    小朋友:「加油!加油!加油!」

    今天的海龜野放活動,也邀請嵵裡國小、五德國小、中正國小及馬公國小附幼師生等170人共同參與,小朋友們歡送海龜展開新生,也著實上了一堂海洋保育課。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長 陳高樑:「從小的教育扎根,讓小朋友也知道這海龜的這個生態是非常重要的,透過大家的集氣也希望牠們能夠早日歸來,再回來,再產卵。」

    澎湖縣政府農漁局長表示,澎湖是海龜之鄉,澎湖人又以海洋之子自居,呼籲鄉親在利用海洋資源時,也應共同關注海洋生態保育,確保生生不息。

    新唐人亞太電視 曾天庇 呂建樹 台灣澎湖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