鬧鐘響、手機對話聽不見!小心耳中風 及早就醫防聽損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部長田輝勣表示,突發性耳聾屬於突發性且無預警的疾病,造成原因主要以內耳血液循環不良或病毒感染為最大宗。(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文:陳郁茹(NOW健康) 

張太太平常習慣側睡,日前在睡夢中被孩子搖醒,發現錯過上課時間,還以為是忘了設鬧鐘,但竟是左耳聽不見鬧鐘聲。而另1名陳先生則是右耳突然聽不到手機對話,原本認為手機故障,但在左右耳交互測試聲音後,才驚覺是自己的問題。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耳鼻喉部部長田輝勣表示,2名患者就醫檢查,確診為「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所幸經住院用藥及高壓氧治療後,總算恢復聽力,避免終身聽損風險。


醫師解析耳中風病因 三高患者是高危險群


據悉,張太太及陳先生共同症狀都有單側耳聾,伴隨著耳鳴、耳塞現象,就醫檢查後,2人的聽力都從正常值0至25分貝間,惡化到超過80分貝,屬於重度聽力損失等級,所幸發現得早,醫師立即安排住院觀察、注射類固醇藥物,並建議採用高壓氧治療,經過密集持續治療10次後,患者聽力已經進步到30分貝,距離完全康復僅剩一步之遙。

耳中風患者接受高壓氧治療,患者吸入100%純氧,可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藉以增加血氧濃度、促進血管新生、活化受損部位組織。(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耳中風患者接受高壓氧治療,患者吸入100%純氧,可增加血液中的氧含量,藉以增加血氧濃度、促進血管新生、活化受損部位組織。(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提供)

田輝勣表示,突發性耳聾跟顏面神經麻痺十分類似,多屬於突發性且無預警的疾病,造成原因主要以內耳血液循環不良或病毒感染為最大宗,其他原因則包括聽神經瘤、內耳內淋巴囊水腫以及自體免疫疾病等,病患多半可透過口服或注射類固醇,及高壓氧治療等方式改善病情。


田輝勣解釋,由於內耳血液循環有一段沒有側支血管支援,一旦因故阻塞導致血液斷流,就會造成突發性耳聾,這類患者以三高族群最為常見,至於病毒感染則多半與太勞累、生活作息不正常、感冒等因素相關,連帶造成人體自體免疫能力下滑,突發性耳聾的風險也隨之升高。


民眾如果突然出現單側聽力聽不見,或者突發性耳鳴、頭暈等症狀,田輝勣提醒,務必儘速就醫,耳中風越早治療,復原效果越佳,否則可能會造成終生聽損,此外民眾也要積極控制血壓、血糖、血脂,調整生活作息、減緩壓力,尤其目前正是秋冬季節,各種病毒盛行,更要留意復發風險。


核稿編輯:陳如頤(NOW健康)

★本文經《NOW健康》授權刊登,原文刊載於此
★關心健康生活大小事,點此進入【NOW健康】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