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診醫靠AI揪病因 及早診斷遠離敗血症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11 月 24 日訊】歡迎回來。健康消息帶您看到,台灣每年有約16萬人有敗血症(菌血症),傳統菌血症診斷需要18到72小時血液培養,有醫院開發人工智慧輔助工具「智血檢」,用AI提早偵測病人可能轉為敗血症的預警機制,協助醫療人員提早發現菌血症高風險病人,及早治療,就能避免惡化為敗血症。

    60歲,無三高與慢性疾病,身體一向硬朗的屈女士,突然在半夜發生嚴重嘔吐及畏寒,立即送急診就醫,經心電圖分析疑似急性心肌梗塞。

    患者女兒:「會冷這樣子一直冷,然後全身無力。」

    中國醫大附醫心臟血管系主治醫師 鍾偉信:「因為由於有『智血檢』的幫助,我們可以看到她這種心肌梗塞並不是很典型的心肌梗塞,而是這種叫作壓力性的心肌病變,那這種壓力性的心肌病變大多數都有些原因所誘發。」

    醫師表示,在啟動搶救性心導管治療的同時,同步將常規抽血送「智血檢」AI平台分析血液血球,系統警示屈女士疑似罹患高風險的菌血症。

    中國醫大附醫急診部副主任 施宏謀:「1個小時之內我們就可以給出一個AI推估的這個菌血症的風險,那比起我們傳統的血液培養大概需要3天到5天左右的時間,那它其實提前了大概至少是15到70個小時。」

    中國醫大附醫檢驗醫學部技術主任 蕭瓊子:「目前的模型我們已經把它訓練到它是陰性的預測率可以達到百分之99了,那我們不斷的是在進行模型優化。」

    原來屈女士是因為尿道感染引起菌血症,若未能及時治療引發敗血症的機率超過五成。院方表示,醫院導入「智血檢」系統,醫檢人員不用多花任何時間或動作,常規的抽血就可以即時得到預測的數值,病患也不需負擔額外費用。

    新唐人亞太電視 邱添喜 台灣台中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