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數位身份證喊卡 賠償金額從10億降至2.8億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3 月 05 日訊】再來看到,「數位身分證」政策,因為資安疑慮喊卡,原本廠商向政府求償超過十億元的費用,經過6次協調,雙方達成共識,整體金額將在2.8億元以下。

    民眾申辦各種業務,都會用到身分證,順應潮流,政府2018年宣布推動數位身分證,但因資安爭議喊卡暫緩,如今政府與廠商達成共識,賠償金額壓在2.8億內。

    內政部長 林右昌:「其實我覺得不是賠償啦,其實反而是把原本的一個金額,我們可能必須要這個停損的一個金額,其實把它降到最低。」

    數位發展部部長 唐鳳:「需要我們數位部在技術上面,提供一些鑑定或者提供一些技術上面的支援的話,當然我們都全力配合,不過我們目前了解到,這件事情是工程會在處理。」

    據了解,廠商向政府求償5.26億元,加上已採購機器、場地費及相關成本,總計超過10億元,經過6次協調,賠償金額將在2.8億內。

    行政院長 陳建仁:「我們需要對於個人資料的保護,提供設立一個獨立監督的機制,我們也在籌備個資的保護委員會,所以未來在個資保護委員會成立以後,我們會再跟相關的部會來討論,是否有設立新式身分證的必要性。」

    數位身份證牽涉個資問題,未來是否繼續推動,還需研議。

    新唐人亞太電視 黃亮戩 詹詠茹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