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明彥:美國紅線外交警告北京 有助台海穩定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5 月 01 日訊】立法院外委會今天(1日)安排國安局長蔡明彥報告,立委關注包括中共是否在520前後升高台海衝突。蔡明彥表示中共對台是和戰手法,也分析美國對北京當局採取「紅線外交」,不斷警告中共不要在台海滋事。
蔡明彥520後將續任國安局長,週三在立法院備詢前受訪,回應台灣新政府520上台後,中共是否借升高區域局勢來施壓?
國安局長 蔡明彥:「在520之後,從6月到11月份,因為是中共例行軍演的季節,這部分在進入中共軍演熱季,中共會不會藉口來進行一些軍事的演習,來對台灣施加進一步的壓力,我想這也是我們國安局目前正在關注的一個重點。」
揭露中共對台和、戰兩手策略,一方面釋出所謂利多訊息,卻又在灰色地帶、假訊息發動騷擾。當前共軍在台海戰備警巡,也有新樣態。
民進黨立委 王定宇VS.國安局長 蔡明彥:「它們現在的聯合戰備警巡,開始在夜間來進行,這已經有三次了,另外在聯合戰備警巡的期間,它們也動用到空中的加油機,來延長它們的相關的空中的武力滯空的時間,那另外也開始動用其它的機艦,包括登陸艦跟掃雷艦,在聯合戰備警巡的時候來加入運作,那這都是今年以來新的樣態。」
對於布林肯訪中,重申台海和平,蔡明彥分析美國「紅線外交」,有助穩定台海局勢。
民進黨立委 王定宇VS.國安局長 蔡明彥:「我們在看他們互動過程當中,可以把它稱為叫紅線外交,一直在畫紅線,告訴你中共可能在哪個階段、哪個時間點,不能做哪些事,把紅線畫出來,讓中共不要誤判。我覺得這樣的一個戰略訊號傳遞給北京是非常重要的,對於穩定我們台海安全的情勢。」
不排除中共藉機製造事端,台灣採取既有國防機制,蔡明彥也說明,台灣與國際友盟相關情資的交流,非常緊密,精準判斷中共戰略意圖。
新唐人亞太電視 黃亮戩 劉姿吟 台灣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
-
安倍昭惠將出席賴就職 布林肯要中共勿挑釁520
2024-04-22 19:58:00再來看到,台灣新任總統的就職典禮有哪些國際訪賓,受到矚目。上個週末,民進黨立委出席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的追思會,也會見日本議員與政要,盼進一步深化台日關係,而與會立委也透露,安倍夫人將出席賴清德520就職典禮,延續安倍前首相「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台日情誼。
-
布林肯挺台海和平 美國務院:中共巨資散假訊息
2023-09-29 19:39:12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8日強調台海安全,全球都有共識,要中共別攪局。美國國務院發布報告示警,中共正耗資數十億美元散播假資訊、操縱全球媒體,若不阻止這種操控資訊的行為,民主價值就會緩慢持續毀滅。
-
國防部副部長:520前後國軍密注共軍動態
2024-05-08 12:58:00國際關注台海情勢,台灣新政府即將在520上台,中共被認為可能在520前後,升高區域情勢、威嚇台灣。中華民國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今天(8日)在立法院受訪,強調國軍對共軍動態都有掌握,將秉持戰備原則,嚴密監控、關切對岸是否破壞區域和平穩定。
-
美國務卿布林肯祝賀賴清德 期待深化美台關係
2024-05-20 12:55:34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今天正式宣誓就職。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特地發布聲明恭賀賴清德就任,也祝賀台灣人民再次展現堅韌的民主。布林肯表示,美國人民與台灣人民的夥伴關係,根植於民主價值,雙方在經貿文化的往來,也不斷在擴展和深化。美國期待與賴總統及台灣各界共同合作,深化美台之間長期的非官方關係,並維護台海的和平與穩定。
-
賴清德520就職前 美國務院:加倍支持台灣防禦
2024-05-17 20:33:34520前夕,中共海空繞台加大施壓。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會加倍支持台灣的防禦,並持續投資盟友,維持區域穩定。而前總統川普,也發聲關切台海局勢。
-
透視中共國鬥爭陷阱 用2條人命勒索台灣!台海必須國際化 阻北京恣意妄為!認清中共介入.抹除.霸佔三部曲!美國抗共聖徒真情挺台 美台戰術整合!|宋國誠|郭育仁|新聞大破解 【2024年2月23日】
2024-02-23 22:58:13美國眾議院抗共委員會主席,訪問台灣,喊話台灣有事、世界有事,尤其警告防範中共分化策略。美國同一天宣布最新軍售升級數據鏈,中華民國國軍與盟友的聯合防衛,會否進入新境界? 中共在中東煽火、小弟北韓伊朗大舉援助飛彈給俄羅斯;又在中華民國的前線金門馬祖升高緊張,有何算計?台灣朝野中計了嗎? 中共國似乎陷入失速狀態,宋國誠教授著作《失速中國》判斷,中共垮台,歷史必然。 各國是否要在美盟與 中共之間選邊?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一句「不上餐桌,就上菜單」氣壞中共。中華民國台灣怎麼選?介紹破解新聞來賓。 本次
-
美國會議員敦促布林肯 要求中共釋放孔慶平
2023-10-04 19:37:12美國資深國會議員芭芭拉·李,日前致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要求關注法輪功學員孔慶平遭中共非法關押一案。她呼籲布林肯,以最強烈的措辭,要求中共立即放人。
-
布林肯回應秦剛免職:美中要負責任管理關係
2023-07-26 19:38:46歡迎回來,接著看到,中共外交部長秦剛失蹤一個月後,被中共官方宣布免職,由王毅回鍋兼任外長。對此,上個月才與秦剛會面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回應,祝秦剛「一切順利」,並表示負責任地管理美中關係非常重要。
-
挺台海和平 布林肯:全球共識要中共別攪局
2023-09-29 13:11:22美國國務卿布林肯28日表示,中共正在試圖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的「主導力量」。他並再次就台灣情勢示警,強調全球都有共識,要中共別攪局。
-
布林肯抵上海 將促中共勿挑釁台海.反擊不公貿易
2024-04-24 20:06:19歡迎回來。帶您關心,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抵達中國上海,布林肯預計將敦促北京,在台灣新任總統賴清德520就職前持續保持克制,並提出美國對中國貿易行為的擔憂。
-
布林肯關切中共威脅印太 重申美菲防禦協定
2024-03-19 20:03:26好,繼續來看到,在金廈水域緊張、以及中共菲律賓海上衝突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今天,訪問菲律賓。布林肯在菲律賓馬尼拉,與菲律賓外長馬納洛(Enrique Manalo)舉行聯合記者會,布林肯重申,美菲防務關係「堅若鋼鐵」。
-
布林肯為APEC部長會議揭幕 不點名批中共
2023-11-15 19:07:04APEC部長級會議(週二14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強調,美國相信亞太經濟體可以自由選擇夥伴。外媒分析,是對中共的不點名抨擊。
-
APEC場邊美台互動!林信義、布林肯會談熱絡
2024-11-15 20:43:07PEC領袖峰會在祕魯利馬登場,美台場邊會議,互動熱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社群平台公開照片,與台灣APEC領袖代表林信義,握手互動。而台美雙部長年會上,美國貿易代表戴琪表示,「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第一批協定,美國國會授權後,就會生效。
-
布林肯關切中共威脅印太 重申美菲防禦協定
2024-03-20 07:07:22好,繼續來看到,在金廈水域緊張、以及中共菲律賓海上衝突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今天,訪問菲律賓。布林肯在菲律賓馬尼拉,與菲律賓外長馬納洛(Enrique Manalo)舉行聯合記者會,布林肯重申,美菲防務關係「堅若鋼鐵」。
-
台大選倒數 布林肯將會中共官員告誡勿干擾
2024-01-12 13:02:29台灣總統大選明天投票,外媒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計畫在美東12號,在美國華府會晤中共中聯部長劉建超,警告中共,不要利用台灣選舉,把它當作造成不穩定的藉口,希望台灣選民在不受外界干涉的情況下,決定下一任領導人。
-
台大選將登場 布林肯將會中共官員告誡勿干擾
2024-01-12 19:10:45台灣總統大選明天投票,外媒報導,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計畫在美東12日,在華府會面中共中聯部長劉建超,當面警告中共,不要利用台灣選舉,把它當作造成不穩定的藉口,美方希望台灣選民在不受外界干涉的情況下,決定下一任領導人。
-
台國安局揭中共帳號分布 2024對台拋200萬則爭議訊息
2025-01-03 13:21:59中共近年來持續運用複合手法和多元管道,對台灣散播爭議訊息,企圖引導輿論,削弱國人對政府的信心,並升高社會對立。台灣國安局今天(3日)公布報告指出,2024年在各種平台蒐集到的爭議訊息量,高達215萬9千則,相比2023年的132萬9千則高出許多,其中在臉書、Youtube、PTT、X平台等,年輕網友慣用的社群媒體中,成長幅度尤其明顯。國安局表示,台灣已建立「全政府」機制,即時通報並共同應處中共認知戰威脅。
-
克服恐懼 活摘見證者實名曝光中共滔天罪惡
2023-08-09 21:21:362015年,曾在大陸軍隊醫院工作的鄭治,曾匿名向大紀元曝光了中共活摘器官的罪行。8年之後,當他克服了內心巨大的恐懼,終於決定公開講出中共的反人類罪惡。
-
中共海警圍攻襲擊菲律賓船隻 美日台同聲譴責
2024-06-20 19:40:26中共對菲律賓船隻的襲擊引起周邊國家關注。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台灣反對任何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以及在南海的灰區行動與軍事脅迫。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與菲律賓外長通話,譴責中共破壞區域和平穩定,並重申美國根據《共同防禦條約》對菲律賓的堅定承諾。此外,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吉田圭秀,也與菲律賓參謀總長進行視訊通話,雙方都對事態發展表示擔憂。吉田圭秀強調,日本自衛隊始終站在菲律賓這邊,並將深化與菲律賓及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
-
藍委謝衣鳳出席520就職 陳雪生堅持開會遭質疑
2024-05-20 20:00:32520總統就職,國民黨立委原本說好不去參加,但彰化縣立委謝衣鳳卻無預警現身,成為唯一出席就職典禮的國民黨立委。黨團則說這是委員們的自由,沒有硬性規定大家不能參加。不過國民黨籍交通委員會召委陳雪生,選在就職當天執意召開電動車相關的交通專案報告,引發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