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星鏈著手實驗開發 半導體優勢助太空產業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5 月 11 日訊】好,那麼擁有半導體優勢的台灣,正在致力研發衛星系統;外媒報導,台灣努力打造本土通訊衛星,一旦上線,將可像星鏈一般,提供網路服務。

地緣政治衝突下,低軌衛星服務更加關鍵,台灣版「星鏈」消息首度曝光!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台灣國家太空中心(TASA)主任吳宗信透露,台灣目前正處於建造本土通訊衛星的「實驗開發階段」,預計2026年發射2枚通訊衛星,2030年開始發射火箭進入低地球軌道,一旦系統上線運作,將可像SpaceX的「星鏈」(Starlink)衛星系統一樣,提供網路連線服務,只是規模較小。

中華民國國家太空中心(TASA)主任 吳宗信(2023.07.14):「我們計畫把它放到我們未來發射的十幾顆衛星,所以變成它就自然形成一個星群。」

吳宗信認為,台灣是發展太空計畫的理想地點,不僅是先進半導體晶片的領頭羊,也能抓住各國在太空計畫中不斷成長的機會。最大挑戰,則來自規模與數量。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所所長 趙吉光:「那當然現在這種低軌通訊衛星的盛行,那我們也看到,如果我們真的要能夠提供服務的時候,那個數量可能就不是剛才所講的一顆或三顆,也可能不是只有幾十顆,那可能是上百顆甚至上千顆。」

澳洲專家塔克(Brad Tucker)估計,台灣至少需要50枚衛星,才能提供足夠服務。儘管成本極為高昂,但台灣學者認為,台灣要確保平時、戰爭時期,都具備韌性網路,自主開發也是勢在必行。

國立中央大學太空所所長 趙吉光:「只單做一個使用者,可能並不符合我們現在對太空產業的期望,那當然我們是希望說能夠去做酬載,能夠去做衛星,當然更重要就是,是不是可以進到整個地面站的一個產業鏈,那更是重要。」

日前,中華電信引進歐洲Oneweb低軌衛星服務,最快2025年第三季訊號覆蓋全台。台灣數位發展部計劃2024年底前,在台灣布建7百個非同步軌道衛星終端設備站點,為低軌衛星產業進行鋪路。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宗翰 沈唯同 台灣台北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