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鸝現身林園11號公園 鳥友驚喜籲共同保育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5 月 16 日訊】俗稱黃鶯的黃鸝鳥,是台灣二級保育類鳥類,根據野鳥學會統計,目前全台數量只剩下幾百隻,近期有民眾在高雄林園11號公園發現牠的蹤跡,讓鳥友們相當驚喜,透過鏡頭來了解。

鮮黃色的羽毛加上黑色的過眼線,還有粉紅色的嘴喙及悅耳鳥鳴,珍貴的保育類黃鸝鳥,出現在高雄林園11號公園旁的樹叢裡。

林園手機攝影老師 宋永泰:「黃鸝鳥牠本身會畏懼人類,所以牠一般都在比較高的樹,那剛剛好在黑板樹,還有那個百年的這一些菩提樹,都可以看得到牠們,一些比較特別的鳥類,這些生態(鳥類)來這裡,就是對我們來講牠是一種加分,而且很療癒啊。」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 林昆海:「很有趣,是牠大概會在3、4月開始配對,所以在3月的時候,我們會調查到是數量最多的的時候,4月牠開始進入繁殖,整個就等於是少掉一隻鳥會出現在外面,一直到小鳥的孵化長大之後,大概在9月的時候,這個數量就會再爬升起來。」

黃鸝鳥被列為二級保育類,歷經環境變化,曾經有一度瀕臨絕種,一直到野保法重新修正後數量才有增加。

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 林昆海:「基本上在全台灣的數量還是不多,大概只有幾百隻,然後在我們的高雄,目前已知大概是全台灣六都裡面數量最多的,或者是說比較容易看到的一個城市。」

高雄市野鳥學會呼籲民眾,黃鸝繁殖的時候,要跟牠保持一段距離,不要去過度的去干擾牠。

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 林昆海:「因為你太靠近,這個親鳥牠就不敢把食物帶回來,或者是因為你在那個地方,牠不回來之後會有一些天敵,牠會面臨很多天敵的威脅,牠們其實都會去攻擊這個巢裡面的蛋或者是小鳥,所以最好是讓親鳥能夠安全的在巢旁邊,不管繼續孵化或者是在旁邊照顧。」

高雄市野鳥學會也成立黃鸝保育行動粉絲團,透過記錄與保育教育宣導等分享,讓民眾共同參與保育行動,為提升黃鸝族群數量而努力。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涓榕 台灣高雄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