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海生館飄粽葉香 飼育員特製粽子餵食

魚兒們好奇試探,尋找剝開粽葉的方法。 (海生館提供)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6 月 07 日訊】隨著端午連假到來,海生館將於6月10日端午節當天在珊瑚王國館獨立礁缸推出限定的「藻類餡料」粽子餵食秀。另外, 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屏東海生館推出當日限定科教活動、水下無人載具ROV等一系列精彩體驗,帶民眾一同關心海洋保育議題。

飼育員特製完成的粽子。(海生館提供)
飼育員特製完成的粽子。(海生館提供)

響應端午節習俗「吃粽子」習俗緣由,古人會將米用葉子包著投入江中餵食魚蝦,以避免牠們傷害屈原。為了增加餌料豐富化,屏東海生館飼育員近日也準備特製粽子給珊瑚礁魚類們大快朵頤。飼育員表示,這些塞入「藻類餡料」的粽子,可以補充藻食性的珊瑚礁魚類更多養分。端午節當天在珊瑚王國館獨立礁缸推出限定的粽子餌料餵食,讓民眾觀賞這些水中蛟龍如何食用粽子。

粽葉是由海棕梠代替。(海生館提供)
粽葉是由海棕梠代替。(海生館提供)

為了提供餌料豐富化及補充海洋生物的營養素,特別是藻食性的珊瑚礁魚類;海生館的飼育員們會不定時地在缸內放置高麗菜或其他蔬菜讓這些魚兒們享用。隨著端午節到來,家家戶戶飄著粽葉香,屏東海生館也不缺席,特地將藻類包裝成粽子模樣的餌料。其粽葉是由海棕梠製成,海棕梠是生長於海中的棕梠科植物,外型與粽葉十分相像;包裹其中的餡料十分豐富,是由綠色的石蓴、羽毛藻,以及紅紫色的紅珊瑚藻、皺葉角叉菜充當粽子內餡。

綠色的石蓴、羽毛藻,以及紅紫色的紅珊瑚藻、皺葉角叉菜充當粽子內餡。(海生館提供)
綠色的石蓴、羽毛藻,以及紅紫色的紅珊瑚藻、皺葉角叉菜充當粽子內餡。(海生館提供)

飼育員表示,製作這些特製粽子,首先要挑選較為新鮮的藻混和為內餡,塑形後就可以用棉繩固定。海棕梠厚度不一且形狀也不同,除了要選出適合大小的海棕梠,更需要靠靈活的巧手進行固定,避免一放入水中便散開。在放入缸中後,魚兒好奇地試探幾次找到剝開粽葉的方法後,便開始爭先恐後的分食,有趣的畫面令人會心一笑。飼育員笑稱這些特製粽是經過多次的嘗試才終於成功,看著魚兒們搶食的模樣讓人十分欣慰。為了讓海生館增添佳節氣氛,屏東海生館將特別於6月10日端午節當天在珊瑚王國館獨立礁缸,不定時的投入這些特製粽餌料,和珊瑚礁的魚兒們一起共襄盛舉,也讓民眾有機會見到這特別的景象。

鯊魚卵鞘。(海生館提供)
鯊魚卵鞘。(海生館提供)
立空的鯊魚卵鞘。(海生館提供)
立空的鯊魚卵鞘。(海生館提供)

端午佳節除了吃粽子之外,中午立蛋更是大小朋友最愛的傳統習俗之一。屏東海生館最常見的「蛋」就是鯊魚卵鞘。工作人員日前也特別使用已孵化的空卵鞘挑戰「立蛋」,失敗多次後,最終「偷吃步」將鯊魚卵鞘夾在手指之間終於成功。傳聞立蛋成功即能增添一整年好運,海生館也祝福可愛生物們以及民眾都能健康平安。不同鯊魚有不一樣的生殖方式,卵鞘屬於卵生鯊魚生出來的蛋,美麗獨特的外觀又被稱為「美人魚的錢包」。民眾只要參加「魚你同行後場探秘體驗」,就能近距離觀察鯊魚卵鞘,一探卵生鯊魚的秘密!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涓榕 林沛芸 整理報導/責任編輯:姚瀚宇)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