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擴大核武裝備 北約待命計畫回應威脅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6 月 21 日訊】中共從去年的410枚增加到500枚,並且可能持續擴大。根據瑞典智庫報告,中共首度在非戰爭時期,把少量裝在飛彈上的核彈頭部署為「高度戰備狀態」。北約為因應當前來自俄羅斯和中共的威脅,正持續調整核能力。

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發布最新報告顯示,當今世界9個核武國,包括美、俄、英、法、中、印度、巴基斯坦、朝鮮、以色列都在繼續增加或現代化自身的核武庫,其中中共擴充核武速度居全球之冠。

中共從去年的410枚增加到500枚,並且可能持續擴大。報告指出,根據北京對核武的構建,到2030年時中國可能擁有與美、俄同等數量的洲際彈道飛彈(ICBM)。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 蘇紫雲:「在2018年的時候,美國國務院指控中共違反禁核測試條約,就是在羅布泊做了次零件的核試爆,因為中共要發展更多的核武,同時要更新它既有的老舊核彈頭,所以它需要新的技術,需要新的技術都需要測試。那同時,習近平又搭著所謂氣候變遷的這個藉口,就大力推動核能電廠,核能電廠的核廢料在提煉之後,就可以變成核武的原料,所以中共是一條龍式的思維,那它要做這些更多的核武庫,就是要滿足政治上脅迫其它國家。」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許智翔表示,中共的核彈頭數量正在增加,必須要有足夠的投射載具才能夠真的去使用這些核武。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許智翔:「如果單以核彈頭來說,一般是評估2030到2035之後,也許中共會把它目前約莫400枚左右的核彈頭增加到約1000枚,2040年代會到1500枚等等,大概是這樣的規模,那這樣子的話,很有可能會進一步的去考慮在戰術上去運用核武。」

評論表示,中共當局長期以來的核嚇阻戰略,是維持在所謂的最小限度嚇阻,不率先使用核武,但現在形勢似乎有所改變。

許智翔:「習近平治下的中國,其實是有一點反其道而行。比方說,他大幅增加核子彈頭的數量,以及強化他的核武庫。根據目前的增加速度來看,中共在未來是不是會繼續維持所謂的最小嚇阻,以及不率先使用核武的這樣的戰略,這個是我想必須要留意。」

蘇紫雲:「不率先使用核武,可是它又不斷的擴增自己的核武庫。所以這反映出中共的這些言行是不一致的,跟西藏簽訂的什麼和平條約一樣,也是不可信的,這就是中共政權的本質。」

報告指出,俄羅斯在去年11月撤銷《全面禁止核子試爆條約》(CTBT)的批准;另一方面,在俄羅斯繼續攻擊烏克蘭、西方軍援烏克蘭的情況下,俄國也多次揚言不排除動核,並於今年5月在烏克蘭邊境進行戰術核武演習。

北約組織(NATO)秘書長透露,北約正積極討論核武器待命計畫(standby),以回應來自俄羅斯和中共的威脅。

蘇紫雲:「因為冷戰時期,北約的核部隊就是熱待命,就是有幾架轟炸機可能都掛好了核彈頭,那潛艦也隨時準備進行反擊,那洲際飛彈也都是屬於那個二級戰備的狀況,所以可以快速的向敵人實施反擊。冷戰結束之後,就可能回到普通待命,那從普通待命到進入可以發射時間比較長。那現在可能要應對這個普京他的威脅,還有中共核武的增加,所以意思就是北約的核武力量會提高戰備的這個準備。」

秘書長表示,歐盟必須向世界展示其核武庫,以便向敵人發出直接訊息。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 黃億美 易如 陳建銘 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