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疲軟 外國航空公司停飛往返中國航班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8 月 12 日訊】2023年中國重開邊境後,原本寄望於國際旅遊能夠恢復,但包括英國航空和澳洲航空在內的國際航空公司,紛紛取消或不再重啟往返中國的航班,中國四大航空公司今年上半年持續虧損。

    英國航空宣布,從十月起將暫停從倫敦飛往北京的航班一年。

    上個月,英國航空也將倫敦飛往香港的航班從每日兩班減為每日一班。

    澳洲航空 (Qantas)七月也暫停了雪梨至上海的航班,並指出,飛機載客量只有一半。中國旅行需求低迷。

    墨西哥航空公司在疫情後沒有恢復航線,中國航空公司是唯一直飛墨西哥和中國之間的航班。

    印度和中國之間的直航也一直沒有重啟。

    除了中國旅遊需求低迷外,俄烏戰爭拉長了飛行時間與成本上升也是國際公司退出中國市場的原因。

    從2022年烏克蘭戰爭爆發後,中國航空公司繼續選擇較短的北方航線,飛越俄羅斯空域,飛往歐美。

    相比之下,歐洲、美國和其他國家的航空公司為了安全或政治原因,則避免飛越俄羅斯。這樣通常會比中國航空公司增加2個小時半的航程。

    數據顯示,外國公司僅營運疫情前 60% 的航班,顯示出下降趨勢。

    儘管中國航空公司具有成本的優勢,但四大航空公司今年上半年還是面臨虧損人民幣6億元到30億元不等的情況,不只是國際航線沒能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也出現運力過剩的現象。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 李梅 高玉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