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消失的國土「外傘頂洲」觀生態.吃海鮮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4 年 08 月 14 日訊】歡迎收看今天的好樣Formosa。有「移動的國土」稱號的外傘頂洲,是台灣西部沿海最大的沙洲,它像是一把撐開的傘,在潮汐漲退之間飄移著。為什麼會在外海中漂移不定,且逐漸流失?帶您跟著船家一同出海探索。

    一群遊客搭乘觀光漁筏,準備前往即將消失的漂移國土「外傘頂洲」,沿途可欣賞蚵棚風光和一望無際的海景;下船後來到沙洲,船長帶著遊客們頂著烈日、體驗挖蛤蜊的樂趣。

    遊客:「難得捏!不然,現在沒來(玩)不知道要到幾歲才能來?70幾歲了。」

    遊客:「(有沒有抓到?)ㄧ點點,這麼小;(來這裡感覺怎麼樣?)很熱,好玩啦。」

    遊客:「你看,這個這麼大顆,這才是真正的(蛤蠣)。」

    沿海可見一支支突起的支架,那是東石蚵農賴以維生的蚵棚,數量超過數千棚,整個海面像是廣大艦隊。但是要如何分辨是誰家的領域?

    在地觀光船船長 吳林山:「每一個蚵棚的中央都有立上一座三角架,然後在這一個三腳架的頂端就綁上不同的標誌、不同的記號,同樣的標誌就是同一個人的,不同樣的標誌,就是不同人的。」

    外傘頂洲是台灣沿海最大的沙洲,也是雲嘉地區蚵農的最重要天然屏障。近年隨著海流漂移,沙源也不斷遭海水侵蝕流失,因此被戲稱「會移動的國土」。

    立法委員 蔡易餘:「事實上,外傘頂洲並不是移動,它就是內陸化,因為北側的沙灘的沙沒有補充,所以它就是隨著颱風一直往台灣的方向一直進來,所以整個東石因為外傘頂洲正在內陸化,所以我們養殖蚵的空間越來越小。」

    來到外傘頂洲,不僅能感受養蚵人家的辛勞,也可品嚐在地美食,同時認識環境生態的重要性。

    新唐人亞太電視 胡淑霞 柳燕旬 方雅嫻 台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