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神與眾生攝影特展 聚焦台灣信仰文化

參展藝術家合照。(畫面來源:文化部提供)
【新唐人亞太台 2025 年 02 月 20 日訊】文化部所屬國家攝影文化中心今天(20日)揭幕「諸神與眾生」展覽,透過攝影與影像藝術,探索信仰的多元樣貌。集結16位藝術家,展出18組作品,從神聖的象徵意涵到凡俗的信仰實踐,邀請觀眾在光影交錯之間,重新思考信仰的價值。

「藝術家之所以珍貴,因為他們擁有不一樣的心靈及看世界的角度,透過藝術,讓我們更了解世界」。李遠致詞時提到,攝影師李屏賓在回答其他導演說,他沒對到焦時,他回答「focus in my mind」;也憶起《人間雜誌》首期一張黑白的混血兒照片,讓導演楊德昌決定拍攝成電影,而有了後來《恐怖份子》這部片,「攝影的影響力非常大」。

此次的「眾生」與「諸神」特展,便是讓大家透過攝影師的眼,看見攝影師眼中、心中的世界,以及最代表台灣文化的人與信仰。李遠說,雖然攝影文化中心目前場地、人力、預算等都還有不足之處,但是感謝民間的力量及攝影中心同仁的努力,共同成就了多元的展覽。

策展人邱國峻進一步分享,影像讓無形的信仰顯現。「透過這個展覽讓不同的信仰經驗得以交流,目的不在說服彼此,而是因為分享而互相了解。」展覽希望透過攝影的視角,引導觀眾感受信仰的多重樣貌,並深入探索內心世界。進而在觀看中發掘信仰如何影響我們的世界觀與精神體驗,開啟關於信仰與自我的對話。
國美館長陳貺怡則指出,「每個人都有靈性的需求,台灣社會的自由、民主、開放,就反映在信仰的多元性上」。

「諸神與眾生」展覽涵蓋當代攝影及影像裝置藝術,呈現信仰文化在當代社會中的多元詮釋,展區分為「諸神」與「眾生」2大子題。「諸神」展區關注神聖意象的重塑,透過攝影與數位影像,呈現信仰如何在歷史與當代社會間流動,並探討人與神的連結,展覽作品描繪宗教祭典、神聖空間與傳統信仰符號,讓觀眾感受神性的流動與藝術性的當代詮釋。
展覽開幕式,現場匯聚文化界、藝術界的貴賓,文化部長李遠、國立台灣美術館長陳貺怡、崑山科技大學創意媒體學院長邱國峻、台灣省城隍廟董事長蕭中川、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藝術總監黃明川、台灣攝影文化資產協會理事長張美陵、參展藝術家代表李小鏡及馮君藍等各界貴賓出席與會。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晶晶 台灣台北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
-
113年全國美術展 1/8開始徵件
2023-11-25 22:43:33由文化部指導、國立台灣美術館主辦的「全國美術展」,以競賽、獎勵、展覽方式培育暨發掘臺灣美術創作人才及作品,俾使其成為一個公開募集且公正、公平的競賽育才機制。本屆「113年全國美術展」徵件為順應電子化趨勢一律改採線上報名,簡章即日起於國立台灣美術館官方網站正式公布, 12月起提供紙本簡章於國立臺灣美術館、各生活美學館、直轄市及縣市文化局供創作者免費索取。
-
國美館推臺灣資深藝術家何肇衢個展 28日隆重開幕
2021-11-30 12:54:26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時空‧疊影‧現代情─何肇衢90大展」,11月20日開展至2022年3月20日,28日開幕式,由文化部長李永得主持,展出何肇衢90餘件精彩油畫作品,具體而微地呈現何肇衢老師的創作風格與脈絡,以及不凡的藝術表現。
-
國館館長梁永斐將接任國美館 文化部:11月2日交接
2020-10-27 15:15:31文化部週一(26日)宣布新人事安排,國立臺灣美術館館長一職,由現任國父紀念館館長梁永斐接任;國父紀念館館長遺缺,則由現任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副主任王蘭生接任。
-
少年PI船過水無痕?台灣3D動畫無前景
2014-06-10 21:46:50關心電影產業訊息。立法院今天(10日)舉辦一場3D影視策略前景公聽會,邀請朱延平、李烈等導演與3D動畫業者,討論產業發展前景。出席的導演紛紛感慨台灣電影產業逐漸式微,即使奧斯卡最佳導演李安,在台灣拍攝少年PI,卻不見台灣產業吸取經驗,因此希望政府能夠拿出好的電影產業政策。
-
台北電視節參展規定改 學者質疑迎合中國
2014-07-09 21:49:572014年台北電視節的報名日前截止,而最近,有媒體相繼報導關注,台北電視節為迎合中共刻意修改參展規定,學者質疑,今年祭出的展位資格審查,就是為了技術性攔阻報導中國真相的新唐人參展,迎合中共的言論審查標準。
-
駐日文化中心新文宣品 台灣花磚之美令人驚豔
2022-06-01 16:43:32文化部駐日台灣文化中心與蓋亞文化合作,邀請插畫家查理小姐以台灣花磚建築為主題,繪製本年度文宣品插畫,插畫摺頁在日本逾70間書店及台灣相關機構陳列,備受好評。
-
中共磁吸對台撒網!「惠台」藏兩大企圖
2018-03-01 20:54:31政治焦點,來看到,中共昨天祭出所謂31項惠台措施,企圖藉此吸引台灣企業、社團、藝文業等領域人才前往中國,引起台灣人才外流的擔憂;另外,有專家說,現在中共資金外逃嚴重,惠台措施背後目的,是為了圈錢。
-
黃家江夏古厝 傳統閩式建築呈現林園早期風華
2021-12-16 22:54:32歡迎回來。高雄林園區港埔里,有一座編列為三級古蹟的江夏黃氏古厝,至今已有180多年的歷史,傳統的燕尾造型及咕咾石的建築結構和環繞式的聚落,述說著林園早期的發展歷史及脈絡,透過鏡頭一塊探尋百年古厝風華。
-
網友挺新唐人參展 林飛帆籲守民主自由
2014-07-12 01:53:13老外看中國節目主持人郝毅博,9日上傳《自己的老外自己救》影片,講述台北電視節技術性攔阻新唐人參展的來龍去脈,號召網友一人一信,寄給文化部,救救老外,不少網友期待看見《老外》參展台北電視節,拿出實際行動寄信,鼓勵文化部挺住民主自由。
-
文化部流行樂認證惹議 吳宗憲批倒退作為
2014-04-23 21:31:04戒嚴時代的台灣,演藝人員都須考證,才能登台演出,如今傳出歌星證又要捲土重來了?文化部研擬針對流行音樂從業人員實施證照制,引發藝文界抨擊,綜藝大哥吳宗憲直言,現在不是30年前的台灣,藝人演出不需受國家認可。文化部緊急發出新聞稿滅火,表示僅針對燈光音響等技術人員考證,而且不涉及執業許可。
-
國美館志工新形象 穿國寶畫作展現自信
2021-12-06 22:19:00歡迎回來。12月5日國際志工日,國立臺灣美術館特別發表新的志工制服,將台灣唯一一件國寶畫作穿在志工身上,營造國美館志工全新形象。
-
全國美展開幕 展出125件得獎作品
2019-06-18 21:58:34歡迎回來。邁入第九屆的「全國美術展」,是國內公辦美展當中,具有指標性的美術競賽展覽,每年都吸引超過千件作品參賽,15日在國立臺灣美術館開幕,一起來看看。
-
護央廣天馬台 南市民籲文化部列古蹟
2013-06-27 22:51:15新聞開始,帶您關心,1970年代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曾經陪伴台灣突破中共打壓外交困境的央廣天馬台,如今面臨拆除危機。天馬台獨特的環狀幕形天線,不但在國際上獨一無二,而且覆蓋面積傲居世界第一,台南當地民眾呼籲,天馬台是台灣珍貴的歷史痕跡和文化資產,應該妥善保留。
-
台北電視節承辦人遭扣留中國 立委籲關注
2014-07-15 22:12:43平面媒體披露, 台北電視節承辦方,和展影視公司總經理徐嘉森,原本要在12日從中國返台,卻在北京機場當場被限制出境,目前原因不明。外界認為,這跟徐嘉森是台北電視節承辦人的身分有關,立委也因此呼籲各界關注,並質疑文化部修改參展規則,是行政干預文化。
-
國家電影中心成立 侯孝賢、李烈任董事
2014-07-28 22:37:53電影界期待多年的「國家電影中心」今天正式成立。整合典藏修復、人才培育、海外行銷等功能,還找來導演侯孝賢、以及監製李烈擔任董事,兩人特別強調從小扎根培育電影人才,而知名演員徐楓也力挺,直接捐款510萬,贊助經典電影「俠女」的修復。
-
前進東京 台灣文創新秀邁向國際
2012-06-26 21:54:30近年來,政府積極推動文創產業,希望讓台灣走出代工模式,培育出自家的品牌。今年文化部將率團帶業者參與多項國際展覽,已經徵選出八家業者,第一站將挑戰東京禮品展,並藉由參展協助業者打開市場通路,走向國際。
-
2020梅樹月 展出超過50幅台日歐異地風景畫
2020-09-29 19:39:222020梅樹月「繁花盛開 美術史裡的『三國演繹』本展覽邀集英國維多利亞時期畫家伊斯特(Alfred East),日籍美術老師石川欽一郎,台灣第一代西畫家倪蔣懷,藍蔭鼎,陳植棋,洪瑞麟,陳澄波,李梅樹等作品作品,搬上李梅樹紀念館納入包含素描,版畫,水彩,油畫等,共逾50件的原作(以19世紀〜1945二戰終戰前作品為主),並有相關的老照片,書信,繪葉書,美術著作及書刊另將同時於國立台北大學以“戶外美術館”的型態,放置超過50幅台,日,歐等異地風景畫。
-
主動提印刷業納服貿 中共背後用意為何?
2013-07-18 22:08:26服貿爭議,從一開始業者摸不著頭緒,到現在已經紛紛自力救濟,文化界連兩天舉辦論壇,邀請電影、出版等文創業者,解密服貿危機,商討文化對策。出版業者更是疾呼,即便只開放印刷業,沒有開放出版業,台灣的言論及思想自由也可能受到影響。
-
祥龍圖騰躍然紙上 台中國美館展吉祥年畫
2012-01-19 20:23:21年節不想跟著到處人擠人,又希望能感受到濃厚的年味氣息,或許您可以考慮些靜態活動!適逢「龍」年,台中國美館也展出以「昇龍聚福-龍年年畫特展」,八十二幅作品多取材自生活樣貌,呈現年節歡騰鼓舞、氣勢奔騰的樣貌,帶您一塊去看看。
-
掀爆炸性反思 文化部:台劇獨特文化打動世界
2019-04-24 20:59:19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創下好口碑,儘管上周已播出完結篇,但觀眾討論,依舊熱烈。這部電視劇,共斥資4300萬拍攝,資金來自,政府推動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文化部部長鄭麗君表示,台灣是自由民主的社會,開放包容、多元豐富,台灣獨特的文化,不只會感動台灣人,也會感動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