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總統5策略因應對等關稅 台美從「零關稅」談起

【新唐人亞太台 2025 年 04 月 07 日訊】早安新唐人先來關心,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將在4月9日週三正式生效,各國正尋求應對措施。台灣府院連假100小時研商因應對策,中華民國總統賴清德,先在週末兩天分別會見ICT產業代表和中小微型企業代表,聆聽需求,星期天,賴總統又釋出八分鐘影片,向國人發表談話,他提到,台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並提出5大因應策略,朝台美零關稅談起。

 

 

 

中華民國總統 賴清德(2025.04.06):「台灣的經濟,其實仍具有相當的韌性,只要應對策略適當,公私協力,將可以降低衝擊,請大家不要恐慌。面對美國的『對等關稅』,台灣沒有計劃採取關稅報復;企業對美國的投資承諾,只要符合國家利益,也不會有任何改變。」

賴總統表示,將通過談判全力爭取改善對等關稅。包括,擴大對美採購以降低貿易逆差;擴大對美投資,未來除了台積電加碼投資,其他包括電子、通訊、石化等產業,也都可以加碼投資。

中華民國總統 賴清德(2025.04.06):「談判關稅可以從比照《美墨加協定》,從台、美雙方『零關稅』開始談起。」

賴總統還指出,將積極解決已經存在多年的非關稅貿易障礙,讓談判更加順利;此外,將解決美方長期關切的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以及低價傾銷商品違規轉運,也就是洗產地的問題。

2024年,台灣成為美國第7大貿易夥伴,排名上升一位,雙邊貿易總額達1586億美元,美國對台貿易逆差為739.2億美元,是美國第6大逆差來源。

不過,有分析認為,美國對台貿易逆差的相當一部分,是源於對台灣高科技產品的需求。

川普宣布對台課徵32%的對等關稅,將在4月9日生效。在此關鍵談判期,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連賢明建議,「千萬避免與美國對抗」,且不要預期台美友好可以有特殊待遇,而是爭取公平競爭的區域性待遇,避免在全球供應鏈中失去優勢。

新唐人電視台記者 金石 趙庭譽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