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神經內科
-
AI應用診斷系統 及早揪出巴金森氏症難辨步態
2022-11-03 07:57:14健康消息帶您看到,台中有一位71歲的莊先生,罹患巴金森氏症已十五年,生活還能自理與行走,但近期除了走路遲緩,還經常停滯不前,醫院利用AI運算分析他的步態影像數據,發現他出現了巴金森氏症中後期的「步態凍僵」,莊先生在適量藥物控制下,延緩相關病徵、好轉許多。
-
女子頻聞到怪臭味竟是癲癇!全台每2百人有1人得這病
2022-05-17 19:00:26聞到怪異臭味,竟是癲癇發作!有人突然聞到像是燒焦橡膠的臭味,且只有她聞到;之後竟出現單側臉部與手腳抽搐,嚇到直奔診所就醫。醫師發現她曾經歷嚴重車禍,在經過抗癲癇藥物治療後,症狀不再發生。醫師表示,除了大家認知的抽搐,癲癇的症狀還有聽到奇怪聲音,甚至幻嗅也包含在內。
-
83歲阿嬤突然中風 及時「動脈取栓」助患者恢復行動力
2022-03-18 21:54:5483歲的簡阿嬤去年3月疑似腦中風失去意識送醫,經大林慈濟醫院影像醫學科黃厚期醫師及神經內科邱孟祈醫師進行動脈機械取栓,將腦中血栓取出,目前阿嬤已可用助行器四處走動,扶著扶手上樓梯也沒有問題,復原良好,家人感恩醫院及時治療,讓阿嬤恢復行動能力。
-
資深氣象主播李富城坦言輕微失智 盤點失智症10大徵兆
2022-03-15 18:29:15資深氣象主播李富城即使卸下主播職務,還是常在在FB針對時事與政治分享看法。李富城發表令人驚訝的宣言:他自承目前有輕微失智的傾向。李富城現年86歲,他在FB說明因喪偶,加上疫情,生活驟變,自己感到走向憂鬱與自閉,希望能突破並減緩腳步,且出現輕微失智症狀。
-
歌后詹雅雯驚傳帕金森氏症 10大症狀有3項應提高警覺
2021-03-19 17:31:58台語金曲歌后詹雅雯驚傳罹患帕金森氏症,她在臉書貼文及照片,圖片中她手腕的住院標示上面寫著台大醫院,文中則表示,近日檢查發現罹患帕金森氏症,左腦中度萎縮,2個月內已瘦8公斤。
-
偏頭痛可能連續痛達72小時 關鍵可能出在三叉神經
2021-01-15 18:39:23中華民國防高血壓協會,希望民眾能協助許多人常見的頭痛困擾,在2020年12月26日舉辦健康講座,北醫附醫神經內科蔡睿蘋專題演講主題「頭痛大小事」;蔡睿蘋特別提醒,台灣15歲民眾以上民眾頭痛盛行率約7至9%,偏頭痛盛行率約9.1%;換句話說,將近每100個人就有9個會有頭痛困擾。
-
有8成頭痛的患者屬於這種 典型頻繁性症狀你中幾招?
2020-09-11 17:29:31最常見的頭痛為張力性頭痛,佔所有頭痛患者的80%,從前也稱為壓力性頭痛、緊縮性頭痛。其發生原因有很多,常認為此種頭痛是由於頭顱周圍肌肉筋膜收縮,刺激血管或筋膜周圍的疼痛受器所引發。
-
身體多處疼痛 檢查發現「公主病」上身
2020-07-02 16:56:53台中52歲王先生沒有慢性病史,平時不菸不酒,偶爾快走當作運動,生活輕鬆愜意,但最近飽受身體多處莫名疼痛所擾,從小診所看到大醫院,症狀仍毫無改善,不僅影響睡眠,也使白天精神不佳,一度還擔心自己是否為卡到陰,或是遇到更年期,直到醫師確診為「纖維肌痛症」,經藥物治療後,症狀才大幅改善。
-
缺血性腦中風發作不分季節 炎炎夏日怎麼預防?
2020-06-18 16:06:53許多人以為腦中風只會發生在寒冬清晨,因為天氣太冷,讓腦血管一下「縮」起來。醫師表示,雖然出血性腦中風好發於寒冷天氣,但缺血性中風則是不分季節,遇上夏天氣溫高,容易出汗、體內缺水,如果長時間坐著不動,血液變得黏稠,也有可能堵塞血管引發缺血性腦中風。
-
長庚分析健保數據 發現治療C肝與降帕金森風險相關
2020-06-11 17:13:50目前全球科研機構都在研究帕金森氏病,但遲遲難有相關發現。不過日前長庚醫院研究團隊,分析台灣健保資料庫發現,C型肝炎患者如果接受治療,可以減少4成帕金森氏病發生的風險。研究成果在本京都舉辦的世界帕金森氏病大會發表,同年6月在國際期刊《美國醫學期刊:神經醫學》(JAMA Neurology)刊登。
-
頻頻頭痛擾生活 可能是大腦危險示警
2019-09-24 18:31:36許多人都有過頭痛的經驗,有人小睡一下或吃顆止痛藥就好,但有人卻是痛到想吐,甚至有天旋地轉症狀,台灣頭痛學會前理事長王博仁表示,部分患者的大腦結構正常,但因過度敏感,進而引發頭痛,建議尋求專家協助,共同找出對策,對症下藥。
-
午休小睡補充精力 對降低心血管疾病或有幫助
2019-09-19 18:43:11午睡可以補充體力,讓下午的精神更加飽滿。現在還有研究發現,每周1次或2次於白天小睡,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例如心臟病發作、中風和心臟衰竭等,研究刊登在《英國醫學期刊》(BMJ)。
-
空汙對健康影響有多深?研究:連心理層面也受波及
2019-08-27 16:45:28根據1項大規模的新型研究指出,隨著空氣品質下降,可能會使心理健康狀況受影響,研究刊登在《公共科學圖書館雜刊 生物學》(PLOS Biology)。
-
中風治療不只有1種 有氧運動成復建新選擇
2019-08-21 16:26:57中風後的患者總是很慶幸自己能撿回一條命,會透過物理療治療進行復健,但現在有1項研究顯示,中風患者從事有氧運動後,耐力和行走能力明顯提高,簡單來說,能夠透過運動幫助中風患者回復健康狀況,研究刊登在《美國心臟協會雜誌》(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ournal)。
-
白天經常犯睏?可能是阿茲海默症前兆
2019-08-19 17:38:27有1項新的研究指出,如果白天經常想打瞌睡,要注意可能是阿茲海默症的早期警訊,研究刊在《阿茲海默症和老年失智症雜誌》(Journal Alzheimer's and Dementia)。
-
梅克爾公開活動三度全身顫抖 抽血檢查或可見端倪
2019-07-16 17:00:38站著時全身發抖,身體劇烈晃動,連坐的時候也是抖個不停,即將滿65歲的德國總理梅克爾最近連續3次被媒體拍到她全身顫抖,但她迄今未對外說明自身健康狀況,引發媒體關注。
-
糖尿病伴隨手麻腳麻 小心是神經病變
2019-05-27 18:31:51根據衛生福利部2014至2017年統計資料顯示,18歲以上國人得到高血糖比例為10.12%,目前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而神經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之一,約占50%的糖尿病患者。
-
長者口齒不清.肢體偏癱 恐急性梗塞型腦中風
2019-03-21 15:00:45恩主公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朱海瑞表示,高齡者以及罹患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三高,或有心房顫動及曾經有中風過的民眾,都屬於腦中風的高危險族群,應該提高警覺。
-
開車出遊平安歸 嬰幼兒汽座不可省
2018-04-02 20:15:38高雄長庚兒童加護病房主任郭玄章指出,過去曾經收治許多類似個案,幼兒未坐在安全座椅上,一旦車子煞車或是發生撞擊意外,整個人飛到前面,撞到儀表板或是擋風玻璃,導致顱內出血,有些智力受損、發展遲緩,嚴重者甚至終身癱瘓,變成小小植物人。
-
健康1+1 (第2季21)認識頭痛及危險性 和對症處理
2015-10-14 10:14:46認識頭痛及危險性 和對症處理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