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屏東
-
大仁科大前又淹!屏東山川琉璃吊橋等景點關閉
2020-05-22 21:37:52屏東縣今(22)日宣布霧台鄉因持續下雨,聯外道路台24線容易崩坍,下午停止上班上課。屏東縣大仁科技大學又淹水,也宣布晚間停止上課,照常上班。大雨從昨天周四下不停,屏東縣政府宣布,暫停營運的山川琉璃吊橋等景點,明天(23日)周六持續關閉。
-
耕耘七年有成 台灣貓山王榴槤終問世
2020-05-22 21:22:38想吃「貓山王」榴槤不用出國了,屏東崁頂果農魏德義兄弟,在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鳳山熱帶園藝試驗分所輔導下,克服氣候環境,成功種出「貓山王」榴槤,口感、品質佳,每顆可達2000元,預計7月份量產。
-
高屏超大豪雨警戒!春日破500毫米 明北部雨漸緩
2020-05-22 20:10:07受到梅雨滯留鋒面影響,今天(22日)全台有雨。氣象局也針對全台20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高屏山區更升級為超大豪雨警戒。據統計,今天最大累積降雨量在屏東縣春日,其次是高雄茂林和嘉義竹崎,這些地區一直到明天白天都還是會有持續性的大雨或豪雨,預計要到周六下午才會逐漸趨緩。
-
可可變身抗菌護手霜 滋潤醫護人員的雙手
2020-05-22 18:27:07屏東縣鎖定可可樹成為一種替代經濟作物,在全球深受中共肺炎肆虐的當下,台灣卓越的抗疫成效,醫護人員因長期使用酒精而粗糙的雙手,為守護站在第一線作戰的無名英雄的雙手,美和科技大學校長翁順祥表示,學校特別製作500份「可可抗菌護手霜」送給醫院實習的護理系師生及合作單位,為防疫盡一份力。
-
豪大雨高屏成災 茂林.桃源.那瑪夏3區停班課
2020-05-22 12:38:02今天上午大雨不斷,尤其在南台灣的高雄、屏東陸續有災情傳出,包括屏東市區在內,部分低漥地區陸續傳出淹水災情,三地門鄉德文村山路有落石坍方。而高雄市那瑪夏區因為電線桿倒塌導致全區停電,經過搶修陸續恢復供電;桃源區台20線有零星落石,高雄市的茂林、桃源、那瑪夏區有致災之虞,今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其餘地區照常上班、上課。另外,在南投仁愛鄉部分道路也傳出土石溢流路面,為了避免發生意外,警方已經拉起封鎖線,禁止通行。
-
東片友善健康村 八大農場攜手地方創生
2020-05-21 21:51:28歡迎回來。由屏東縣政府農村再生計畫的營造及社區八家農場,以異業結盟方式,共同成立全台第一個農村型社會企業「東片寶石村」;不僅推動友善耕作,鼓勵青農返鄉,建立共同品牌,擴大通路,並將營收5%回饋社區,照顧社區老人。
-
歡慶5月情 均安茶會以茶會友以藝修身
2020-05-20 21:51:55茶道是中華傳統文化之一,在茶文化中可以學習許多的領域及精神。屏東月映千江文化創意協會,在溫馨的五月,舉辦「均安茶會」,感恩母親、也祈願疫情中一切平安,希望以茶藝,修身會友、舒緩心情。
-
稻穀不青割不搶割 成熟再收割農民好收益
2020-05-12 15:20:37屏東地區5月上旬後陸續進入稻作收穫期,今年首波梅雨較微弱,農糧署南區分署長姚志旺呼籲農民,稻穀不搶割、不青割,水稻成熟度夠,才能種出高品質稻穀,品質好的稻穀無論繳公糧或賣市場,農民收益都最高。
-
傀儡花重現屏東四重溪 林瓊瑤觀光導覽帶你走讀
2020-05-11 19:54:09公視旗艦歷史劇傀儡花(Lady the Butterfly)2020年底上映,「傀儡花」劇情改編自陳耀昌醫師同名原著小說,故事內容環繞在「羅妹號事件」引發的後續歷史事件以及人物間交錯的情感,從羅妹號事件、八瑤灣事件描寫到牡丹社事件,整個舞台接續的在恆春半島上演。
-
慶祝世界法輪大法日 屏東學員洪法感恩
2020-05-07 22:03:24每年的5月13號是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先生的生日,世界各地的法輪功學員都會舉辦活動慶祝。法輪大法弘傳世界28周年,屏東學員祝賀,以表達對李洪志師父的崇敬與感恩,並發法輪大法傳單等真相資料給民眾了解大法的美好。
-
日剪上萬枝條!建築師轉換跑道改種黃梔花
2020-05-05 21:36:19黃梔花又叫梔子花,最常用在花藝上,它雖然不是主流花,卻是最佳綠葉,梔子花四季常綠,而且市場價格穩定,屏東高樹有位花農鄭先生,他看上這種花的特性,10幾年從建築業轉換跑道改種黃梔花,現在正值盛產期,透過鏡頭帶您來看看。
-
「玉荷包」果肉飽滿Q彈 母親節前上市!
2020-05-04 22:02:31歡迎回來。屏東恆春半島種植近200公頃的玉荷包荔枝,受惠於當地落山風、特殊氣候和土壤,風味獨特,果肉晶瑩剔透,甜度高又多汁,是全台玉荷包最早採收的地區,透過鏡頭一起去看看。
-
氣候影響 高樹芋頭今年減產三成
2020-05-01 21:48:53芋頭是許多料理的食材,台灣芋頭最大產地,苗栗公館、台中大甲、屏東高樹;此外還有高雄甲仙、花蓮吉安等地。但屏東高樹今年受到氣候影響,四月均溫,芋頭預估減少三成,是什麼原因,一塊到產地了解。
-
丈夫車禍受傷 新住民承種鳳梨園撐起一片天
2020-04-30 22:04:36許多新住民從各國來到台灣扎根,用心融入台灣的文化及生活。屏東縣高樹有位新住民,嫁來台灣20年,丈夫因為車禍受傷無法工作,她獨力管理4公頃鳳梨田,為家庭經濟撐起一片天,來看她的故事。
-
進化版「台灣BOX」1800套捐贈全台醫療所
2020-04-24 13:11:15為了保護第一線醫護人員免於受到中共病毒感染的風險,由恆春旅遊醫院邱?慶等3位醫師共同研發的「台灣BOX」抗疫防護箱,改良後的第一批,由科技生產公司捐贈300套,屏東縣府加碼認捐1500套,共1800套優先供應給屏東及全台各地醫療院所。
-
追尋古早味 傳統工藝葛鬱金粉製作
2020-04-24 11:38:03觀眾朋友您知道,最古早的太白粉是用什麼做的嗎?在山區常見的葛鬱金,又稱粉薯,它可以製成太白粉、在烹飪時作為勾芡等用途,是台灣早期社會給小孩吃的一種簡單甜食。
-
185沿山秘境「勝利門」述說隘寮社區歷史故事
2020-04-22 21:49:32屏東185沿山公路,貫穿著許多鄉鎮和部落,風光明媚秀麗,其中有一處秘境「勝利門」,近幾年來才逐漸被遊客熟知,路過必打卡,原因為何,帶您一塊探尋。
-
高附加價值印加果 果農自種自吃大力推廣
2020-04-20 21:43:13印加果原產於南美洲南部的熱帶雨林,是一種木質藤本油料植物,它的種子具營養價值可以做成植物油,近年台灣有不少農民投入培植,屏東有位陳先生,將檳榔園砍掉改種印加果,除了自己榨油食用之外,也熱心推廣希望更多人加入種植行列。
-
20萬人收細胞簡訊!多地衛生局公布足跡
2020-04-20 12:41:25海軍染疫,確診者活動地點包括北中南九縣市,指揮中心針對4月15日至18日,確診者停留超過15分鐘的地點,發送簡訊提醒。今天約有20萬人會收到,民眾須提高警覺並進行自主健康管理;在南台灣的部分,屏東縣共有4例,今天上午縣長潘孟安,在國民運動中心視察消毒情形。
-
傳統工藝葛鬱金粉製作 找回被遺忘古老滋味
2020-04-14 21:56:12歡迎回來,你知道最古早的太白粉是用什麼做的嗎?在山區常見的葛鬱金,又稱粉薯,它可以製成太白粉、在烹飪時作為勾芡等用途,是台灣早期社會給小孩吃的一種簡單甜食,在屏東後灣土生土長的楊美雲,她有感於這項故鄉的古老作物漸漸被遺忘,連續3年開設了葛鬱金粉製作課程,希望讓這個健康的古早味得以延續傳承。
-
十年磨一劍 「芒果鳳梨」繫全家情感投入產銷
2020-04-14 21:50:21您聽過「芒果鳳梨」嗎?一般市面常見17號金鑽鳳梨,味道鮮美香甜;屏東潮州果農陳基恩在嘉義農業試驗所的輔導下,轉種「台農23號」芒果鳳梨,果型圓潤、果肉澄黃,帶有金煌芒果香氣,一起去看看!
-
鳳梨拚外銷!屏東600噸鳳梨進軍日本連鎖超市
2020-04-14 21:48:39歡迎回來。屏東縣政府歷經1年多的努力,終於將屏東金鑽鳳梨出口到日本西友(SEIYU)300多家連鎖超市,週二(14日)在高樹鄉舉行封櫃儀式,首航600公噸的金鑽鳳梨,進軍日本市場。
-
墾丁成警示景點 業者聯合聲明「只盼明確規定」
2020-04-07 21:49:56清明連假屏東墾丁大街湧入人潮,引爆防疫破口爭議,墾丁更直接遭點名,接下來的51連假,隨即出現退房暴增現象。週二(7日)屏東縣觀光業者聯合發出聲明,向政府喊話「防疫責無旁貸,盼政府明確律定規範」。
-
燈照網室法 果農成功延展百香果產期
2020-04-06 21:54:34市面上的百香果通常只在每年的6月到12月能夠買到,屏東有位果農林碧乾,兩年前嘗試延續百香果的產期,他利用燈照及網室的方法,成功的讓百香果提前在三月中就能採收,透過鏡頭帶您來看看。
-
青農創業挑戰紅寶石芭樂 少籽口感不凡
2020-04-06 21:44:10新園鄉青農陳勇宏為了4年後的退休做生涯規劃,聽醫生朋友建議引進紅寶石芭樂嘗試種植,2年後市場上消費者接受度高,屬於無籽少籽的紅心芭樂,非常有芭樂味,價格高出一般芭樂許多,也是農民挑選種植的首選。
-
加強防疫 屏東防疫指揮中心成立恆春前進指揮所
2020-04-04 15:16:32因應連假旅遊人潮,屏東縣防疫中心今日(4日)直接前進恆春半島,再增加成立緊急指揮中心,潘孟安縣長親自坐鎮,包括衛生局、環保局、消防局、交通旅遊處、社會處等單位派員進駐,與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警政署長陳家欽透過會議再次整備防疫措施。
-
地底下的水梨 屏東「豆薯」脆嫩多汁
2020-04-04 14:42:39「豆薯」是市面上常見的食材,屬於豆科、蔓藤植物,會開花結出豆莢,要撥開泥土才能看到可食用的塊根。屏東縣新園鄉,種植豆薯面積約130公頃,是台灣知名的產地,主要產季在每年冬至到清明期間。帶您去看看。
-
2020年建築園冶獎 屏東藝術打卡新熱點
2020-04-04 11:10:25屏東縣潮州「Carnival藝牆」、三地門「綠建築石板屋」及鹽埔「樂齡 ‧ LEARNING 520」,榮獲2020年園冶獎,結合社區藝術美學、文化景觀、生態永續,展現屏東魅力與居民合作成果。
-
喝羊奶長大!香水蓮霧一顆半斤重口感香甜
2020-04-01 21:54:35市面上蓮霧的品種眾多,傳統南洋種、砲彈蓮霧、黑糖芭比,還有一種香水蓮霧,又稱巴掌蓮霧,屏東內埔有位退休軍官,用羊奶研製液肥種植,果型碩大一顆就有半斤重,口感清香甜美,透過鏡頭,一起來了解。
-
研製黃荊蚊香 隘寮社區發展特色讓農村再生
2020-03-31 21:50:16台灣原生種黃荊,又名荊棵、埔姜、布驚樹等,是馬鞭草科灌木植物,耐旱性很強,生長在海邊或低海拔山區較多,屏東隘寮社區利用黃荊研發出一系列社區特色產品,包括蛋、茶、紋香、沐浴露等。為社區注入新契機。
-
疫情見溫暖!工商領袖送物資、品德教育到偏鄉
2020-03-30 21:51:29屏東縣牡丹鄉旭海村,是個不到百人的僻靜原住民小村落,物資、教育、醫療等等都非常缺乏,台南世界華人工商婦女企管協會,每年都會捐贈關懷,今年不受疫情影響,開近4小時的車程,為的是要把愛心送進小學堂。
-
為陪伴子女成長 婚紗設計主管返鄉種哈蜜瓜
2020-03-27 21:55:27歡迎回來,您知道嗎?在台灣所栽培的洋香瓜,可分為網紋洋香瓜,光皮洋香瓜及哈密瓜等,在屏東鹽埔有對婚紗界轉行種植洋香瓜的夫婦,如何從燦爛的職場回歸到平凡的田野生活,透過鏡頭一起看他們的故事。
-
發亮黑番茄 果農精心培育展農技潛力
2020-03-26 22:13:27您看過黑色的番茄嗎?屏東有位果農陳先生,培育了一片黑色蕃茄園,這種番茄皮特別薄,而且口感棉密,不過黑番茄的種植方式非常不簡單,帶您來看果農陳先生怎麼種出黑蕃茄。
-
地底下的水梨「豆薯」 冬至到清明嘗鮮最佳
2020-03-25 21:46:03「豆薯」屬豆科、蔓藤植物,會開花結豆莢,要撥開泥土才能看到可食用的塊根,是市面上常見的食材,屏東縣新園鄉,種植豆薯面積約130公頃,是台灣豆薯有名的產地,主要產季則是每年的冬至到清明期間,帶您一起去看看。
-
連辦20年蘭花節 220公分的鳳尾蘭超吸晴
2020-03-23 21:46:08歡迎回來。第22屆屏東蘭花節,今年共有七大蘭組別競賽,其中,就屬花齡超過20年,五代同生的台灣鳳尾蘭最受矚目,它是台灣原生種,要種到長達220公分的高度,開滿萬朵小白花,至少得細心呵護20年,透過鏡頭來看看。
-
造型師返鄉種鳳梨 承傳祖訓樂在其中
2020-03-20 21:51:51另外在屏東內埔,有一位青農返鄉,接下父親耕作的鳳梨田,一個原本在室內從事造型工作的小女生,從冷氣房到毫無遮蔽的鳳梨田,她曾經掙扎過,但為了圓父親的遺願,還是下定決心學習栽種技術,為的就是希望讓祖傳,香甜美味的鳳梨,能夠延續下去。
-
原生種愛玉大果藤榕 鮮美果實做出古早記憶美味
2020-03-19 21:59:38愛玉是台灣高山的原生種,帶您來看其中的一種,叫做大果藤榕,果實呈小圓球形,住在屏東滿州鄉的邱平貴,懷念兒時記憶中的美味,從七年前開始栽種,四季都可採收的大果藤榕,色澤鮮黃,十分療癒,現在就透過鏡頭來看看。
-
大鵬灣遊湖船失火演練 提升遊客安全
2020-03-18 09:44:01交通部觀光局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為提升遊客安全與響應「109年度旅遊安全週」,聯合航港局南部航務中心及海巡署南部分署第五岸巡隊於17日上午9時結合相關機關及救難團體於大鵬灣域共同舉辦大鵬灣遊湖船失火救援演練。以強化大鵬灣水域緊急事故救援能量。
-
父子齊心種芹菜管 讓幸福好滋味持續飄香
2020-03-17 21:46:52屏東縣新園鄉特產「芹菜管」,它是冬季限量蔬菜,在餐廳吃得到,但在市場卻不容易買到,主因種植很費工、辛苦,產量越來越少,新園鄉有對父子堅持種「芹菜管」,要讓這道新園人驕傲的幸福美味,繼續飄香。
-
屏東鳳梨旺旺節 潘孟安籲多支持降低疫損
2020-03-16 21:55:35屏東鳳梨目前正值盛產季,受疫情影響,銷往中國市場雖有減量,但國內市場仍有穩定供應,可是面臨鳳梨後續量產問題,屏東縣政府上周末(14日),舉辦「3月鳳梨旺旺節?業系列活動」,希望能振興及帶動國內產業,也建議多到郊外休閒運動,提升免疫力。
-
大鵬灣種樹護生態 歡慶植樹節活動
2020-03-12 16:04:03大鵬灣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於3月12日植樹節當天,在濱灣公園舉辦歡慶植樹節活動。鵬管處邀集轄內機關團體齊聚濱灣公園,由鵬管處陳煜川處長、林邊鄉代會主席吳冬白帶領鄰近社區協會成員一同種植遮蔭喬木。
-
東港特有活魚運搬產業 往返疫區後須隔離
2020-03-09 21:36:48中共肺炎疫情持續嚴峻,讓屏東養殖業大受衝擊,為了防範病毒從海運入侵,屏東縣長潘孟安9日到鹽埔漁港視察,尤其東港地區很普遍的活魚運搬產業,經常往返中港澳地區,防疫當然也不可馬虎。
-
學水產種草莓 青農情有獨鍾種出心得
2020-03-05 21:55:27草莓在台灣,通常都是天氣冷,冬季限定版的作物,一般也是在中北部栽種比較多,屏東萬丹有位青農,因為在澳洲有打工種草莓的經驗,於是嘗試是在南台灣屏東種植,沒想到試驗成功,透過鏡頭一起看看他的莓果夢。
-
2020自由車環台賽第四站 大鵬灣決勝負
2020-03-05 20:33:122020國際自由車環台賽第四站3月4日在屏東縣政府前登場,沿路往南至車城折返,最終回大鵬灣環灣道路繞行3圈抵達終點-濱灣公園,全長180.6公里,來自全球17支隊伍同場較勁,吸引近千名觀賽民眾前來共襄盛舉。
-
品德列車前進屏東高樹鄉 推廣漢字品格教育
2020-03-02 21:46:57偏遠地區的教育資源一向較為不足,品德列車《悠遊字在》和《小乾坤》社區巡迴,近日來到了屏東高樹鄉 ,與會的一百多位來賓讚賞教育內涵深遠,值得推廣。
-
體育系愛務農 用心鑽研獲產銷履歷達人
2020-02-26 21:49:09栗子南瓜是近年來很受推廣的農產品,屏東里港農友李文修在體育教學工作閒暇之餘,鑽研近百個南瓜品種,還曾獲選為農委會的產銷履歷達人,透過鏡頭,直擊產地,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
-
「情人的眼淚」恆春推雨來菇創意料理上桌
2020-02-24 21:36:02再來帶您看到,俗稱地木耳的「雨來菇」,其實不是菇,而是一種陸生可食性的藍綠藻,還有個美麗的名字「情人的眼淚」,週一在牡丹鄉公所舉辦一場雨來菇有機耕作與產品發表記者會,人工種植的雨來菇,不管是生鮮及乾燥,都可延伸出美味的創意料理,帶您一起去品嚐。
-
配合政府綠能政策 屏東台電加速推動太陽光電
2020-02-18 22:36:15為積極推動政府綠能政策,台電公司今(18)日在台電屏東區處舉辦加速屏東地區太陽光電推動模式說明會,使業者了解台電在屏東地區推動概況及未來努力的方向。透過和光電業者面對面雙向溝通、彼此交換意見達成共識,早日完成2025年總併網量20GW的目標。
-
竹田可可產銷班履歷認證 為源頭食安把關
2020-02-18 21:39:59近年屏東縣可可樹種植面積突破200公頃,年產值高達3千萬,竹田鄉可可產銷班,(17日)成為全台首次集體產銷履歷認證的第一班,希望用友善環境耕作,提供給消費者更安全食用的可可原料。
-
屏東咖啡杯特展 情人節浪漫登場
2020-02-13 19:14:23明天就是浪漫的西洋情人節,屏東縣政府搭配節慶,展出「What's cup好玩咖」咖啡杯特展,展出德國麥森、奧地利施華洛世奇和台灣法藍瓷等國際上知名的瓷器品牌珍藏品,讓民眾有機會一睹世界級精品咖啡杯盤的迷人造型和精緻工藝。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