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國民健康署
-
新生兒黃疸2週未退要觀察便便 「黃金9色卡」揪出這病
2023-03-29 22:07:11對於新生兒家長來說,寶寶的便便顏色可是攸關著健康的大事,台灣兒科醫學會秘書長彭純芝提醒,新生兒的生理性黃疸通常在14天會消褪,若持續超過2週以上,甚至滿月時還有黃疸,可能有罹患肝膽疾病風險,呼籲家長可多觀察孩子糞便顏色,若有異狀應提高警覺。
-
孕期缺鐵不只造成貧血危機!還可能增加胎兒早產風險
2023-03-09 18:29:32準媽咪在懷孕的過程中,隨者胎兒的成長,母體的血液量會增加,以利運輸足夠的營養素給持續發育的胎兒,此時身體若是缺鐵,血液中無法運送足夠氧氣,容易導致孕期出現缺鐵性貧血。國民健康署提醒,準媽咪在孕前與懷孕期間需加強攝取富含鐵質的食物,讓準媽咪在良好的健康狀態下,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孕育健康的下一代。
-
台灣高齡產婦倍增!超過3成女性生育年齡在35歲以上
2023-03-01 18:51:04根據內政部110年人口統計資料顯示,國內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29歲,其中35歲以上者逾3成(31.64%),是10年前(民國100年17.8%)的1.8倍。隨著國人晚婚遲育現象日趨普遍,高齡生產風險也隨之增加。國民健康署呼籲有意生兒育女者,應及早進行生育規劃,把握25至35歲黃金生育年齡!
-
連假遇寒流!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 做好3步驟保暖護心
2023-02-27 13:43:24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民眾,每當溫度降低或氣溫驟降時,血管也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可能增加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尤其是心血管疾病患者及年長長輩,保暖措施要做好,以免造成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肌梗塞或中風發生的風險。
-
看醫生就緊張!量血壓最佳環境在這 全程應遵722原則
2023-01-12 15:11:01高血壓是沉默殺手之一,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的發生,依據2017至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18歲以上國人的高血壓盛行率達26.8%,推估約有529萬人罹患高血壓,且盛行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國民健康署表示,民眾過往到醫院時心情易受環境影響,血壓不自覺飆高,因此居家測量血壓反而更能代表真正情況,呼籲18歲以上民眾每年至少要量1次血壓,並搭配722原則。
-
國人罹癌時鐘快轉1秒!10大癌症大腸癌連15年居榜首
2022-12-29 20:14:21國民健康署今(29)日公布最新國人癌症登記報告,109年新增罹癌12萬1978人,平均每4分19秒就有1人罹癌,與108年相較,罹癌人數增加725人,罹癌時鐘前進1秒。在癌症排行榜中,大腸癌連15年位居榜首,109年共1萬6829人罹患大腸癌。從各癌症標準化發生率趨勢中,可注意到女性乳癌、甲狀腺癌、胃癌、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標準化發生率上升。
-
青壯年小心3高2害!罹患代謝症候群 這些病也會跟著來
2022-12-29 20:04:25李先生每天從早到晚的忙碌工作,幾乎都很晚下班,三餐多是隨手抓些零食或餅乾果腹,有一天看到電視上國民健康署成人健檢服務的宣導廣告,終於下定決心要做健康檢查,但收到健檢報告時,發現好多紅字,細看血壓、血糖等檢驗數值都超標一點點,腰圍也過粗,但還好沒有感覺不舒服,就自我安慰「應該還好」!但真的是這樣嗎?
-
金馬得主許志遠因肝癌早逝 8危險因子中1家族史要留意
2022-12-27 20:25:30金馬獎得主、知名音樂人許志遠(DJ Point)24日因肝癌病逝,享年48歲!根據110年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肝癌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970人,而去年則有1萬2,035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我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為4,065人。
-
范瑋琪爸爸跌倒歿!檢視居家安全 國健署提防跌5妙招
2022-12-07 20:43:06歌手范瑋琪日前才舉辦完演唱會,卻突遇奶奶過世,而她的父親4日凌晨也發生憾事,因意外跌倒傷及頭部,送醫搶救後回天乏術,享受75歲。根據衛福部107年死因統計顯示,65歲以上事故傷害死亡原因,第1位為交通事故,第2位就是跌倒。尤其常見長者跌傷場所,室內以臥室、客廳、浴室等地,因此,長者平時需要多注意居家的安全。
-
冷氣團到!慎防心血管未爆彈 2大族群保暖工作不馬虎
2022-12-02 19:22:08根據中央央氣象局指出,近日東北季風增強,北部氣溫驟降,國民健康署署長吳昭軍提醒,慢性病患者及長者,除規律服藥、定期量測血壓、均衡飲食及適度運動外,「保暖」是最基本的自我保護行為,從頭到腳的保暖,更是馬虎不得,外出時,要穿戴帽子、口罩、手套、保暖衣物、襪子及鞋子等保暖物品,避免氣溫的差異可能促發心血管或中風的風險。
-
女性3分之1歲月在更年期後渡過 專家提3秘訣改善不適
2022-10-20 19:44:12更年期是生命中自然轉變的一個階段,許多人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提早進入更年期,而婦女大約發生在45至52歲。根據國民健康訪問調查顯示,50至54歲婦女約有8成、55至59歲婦女則有9成,有經期不規律或已停經的更年期變化,且停經年齡平均發生在50歲左右,表示女性有3分之1的歲月是在更年期後渡過。
-
疫情下助癌友獲資源!國健署供線上管道 可客製化求助
2022-09-02 22:04:26依據國民健康署108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癌症人數為12萬1,254人,較107年增加5,123人,相當於每4分20秒就有1人罹癌。儘管因人口老化快速及不健康生活型態,癌症發生人數有增加趨勢,但是因標靶藥物及免疫療法等新醫療技術的精進,及癌症照護品質提升等因素, 104至108年全癌症5年存活率達60.6%,較94年至98年的50.2%,增加10.4%,國民健康署表示,代表瞭解與協助癌症病友及其家屬,面對治療、手術、治療後的追蹤及提升生活品質等,是重要且值得關心的議題。
-
2021年網路性侵案逾9百例 青少年上網交友注意4要點
2022-08-10 18:41:21現在「交網友」已經是稀鬆平常的事,然在南韓「N號房」事件被揭發後,大家都應對於網路交友更多一點警覺,特別是青少年。暑假期間,不少青少年朋友想規劃出遊,但礙於疫情,只好選擇在家上網、追劇或玩線上遊戲,但網路交友陷阱多,許多青少年遇到誘惑不懂拒絕,遭遇危險的機會也相對增加,因此與網友相約見面,縱使新鮮有趣,還是要把自身安全擺第一。
-
10大死因多與它有關!量腰圍可預防 這族群尤其要注意
2022-08-04 16:34:45肥胖粗腰可會讓人短命!110年國人10大死因排行榜的疾病,像是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等均與腰粗、代謝症候群等危險因子有關,專家提醒民眾,應該經常量測腰圍,控制體重。
-
炎夏外出記得做好防曬!從頭到腳裝備齊全遠離熱傷害
2022-07-12 21:24:12中央氣象局預估近日各地大多為高溫炎熱的天氣!在戶外環境活動時間長,或運動後大量流汗,如果忘記補充水分,可能會造成脫水,增加熱傷害風險。
-
全球4分之1人口有脂肪肝 這樣做避免肝硬化及肝癌危機
2022-04-19 19:09:52依據109年衛福部死因統計資料顯示,有1萬1,737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其中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我國主要死因的第10位,死亡人數為3,964人,肝癌則高居我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死亡人數為7,773人。然而,依108年癌症登記資料顯示,肝癌為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第4位,發生人數為1萬1,272人。肝臟相關病變早期並無明顯症狀,是不容忽視的沉默殺手,其相關死因序位及發生率都在前幾名,民眾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
連假不忌口腹債找上門!50萬國人深陷代謝症候群危機
2022-02-15 18:47:14連假期間不忌口,代謝症候群也來了!今年的連假期間因疫情影響減少出遊的機會,導致宅在家的時間變多,除了大魚大肉、零食一口接一口之外,加上連假天氣忽晴忽雨,運動情形不甚理想。國民健康署提醒大眾,年假結束後發現體重增加,同時也須要留意代謝症候群是不是趁機悄悄上身。
-
全民抗疫不忘防癌 菸檳民眾也應口腔黏膜檢查防口腔癌
2021-07-26 18:42:05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於防疫期間做好全防護,抗疫也要防癌,呼籲有菸檳習慣的人拒絕使用檳榔、菸品外,符合口腔癌篩檢資格尚未接受口腔黏膜檢查者,記得於疫情緩和後,要定期接受口腔黏膜檢查。
-
高溫飆破38度全台烤起來!預防熱傷害超前部署有3招
2021-05-12 18:30:05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已開始邁入了炎熱的夏季,未來1周多屬高溫炎熱天氣。今(12)日中午前後南投縣、台南市、高雄市近山區或河谷,有38度極端高溫出現的機率,而台東縣、屏東縣近山區或河谷也有連續出現36度高溫的機率,造成熱傷害發生的機會也大幅增加。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表示,熱傷害的高危險族群,包括65歲以上的長者、嬰幼童、戶外工作者、運動員、密閉空間工作者、慢性病患等,更應小心謹慎面對。
-
逾半慢性腎病患者輕忽三高控制 腎利黃金8守則應落實
2021-03-11 19:27:58依據國民健康署「96年台灣地區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之追蹤調查研究」,國內20歲以上成人每10位就有1位患有慢性腎臟疾病。慢性腎臟病發展至後期需要洗腎,108年健保門診透析治療花費達533億元,約占健保總預算6.9%。
-
放冰箱不等於萬用保鮮 藥品存放牢記3不原則
2020-09-28 17:38:46許多長輩因天氣炎熱,室內溫度時常超過30度,習慣將藥品放置冰箱存放,常常在吃藥時才發現藥粒一碰就碎,或是好像發霉的樣子,這些狀況都代表藥品的保存有問題。
-
夏日出門慎防熱傷害 這些預防措施可別偷懶
2020-06-23 16:17:54烈日高照,氣溫持續飆高,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外出時務必注意熱傷害,近日因熱傷害就診的人數眾多,截至今年6月21日止,全國醫療院所已經收治385名熱傷害患者。
-
疫情另類收穫 防疫寶寶潮準爸媽如何接招?
2020-05-20 18:26:33防疫期間,許多人宅在家裡減少外出,卻反而因此「增產報國」,婦產科門診發現,最近懷孕的女性明顯增加,預計這波「防疫寶寶潮」將稍微舒緩每年新生兒人數逐漸減少的窘境,但專家提醒,準爸爸應主動給予孕媽咪關懷與支持,成為守護寶寶的神隊友。
-
癌友中共肺炎期間 6招飲食提升保護力
2020-04-24 21:28:40因中共肺炎疫情影響,部分癌友及家屬(照顧者)因擔心疫情而減少出門採買,或選擇可長期存放的加工食品,可能導致飲食不均衡的問題。為此,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供癌友飲食保健6招「衛生安全排第一、新鮮天然ㄟ尚好、維持體重不下降、吃得夠且均衡多樣化、多吃優質蛋白質、適當補充營養素」,呼籲癌友及家屬(照顧者)應挑選優質的食材,正確的烹調,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況,有助於癌友降低治療的副作用,提升免疫力、改善生活品質,才能增加治療效果與存活率。
-
踩飛輪運動幫助瘦身?高強度間歇運動恐非首選
2020-02-15 23:02:34飛輪課已經成為健身房及各縣市運動中心熱門運動課程,雖然1堂課只有40分鐘,但在教練口令帶動下,雙腳用力踩著飛輪一下就爆汗、大量燃燒卡路里,許多人認為,這類高強度間歇運動可以有效減重,因此,飛輪課大受歡迎。
-
跨年溼冷轉乾冷 保暖攻略1張圖教你懂穿
2019-12-31 19:01:59跨年夜看煙火、元旦清晨迎曙光,這幾天許多人都會規劃出遊行程,但氣溫偏低、天氣溼冷,專家提醒,參加跨年活動務必注意保暖並結伴同行。如果出現胸悶、胸痛、手臂疼痛、呼吸困難、噁心、極度疲倦等症狀,務必緊急就醫。
-
國健署盼降低早產機率 提供多項檢查預防
2019-11-12 19:11:36早產兒出生周數越少、出生體重越低,越容易發生併發症,甚至有死亡風險,因此早產兒防制最好從孕期就開始,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每位孕婦10次產前檢查與1次超音波檢查等,同時呼籲女性應避免吸菸、飲酒、使用非必要藥物,期盼降低早產兒發生率。
-
世界COPD日攜手終結肺阻塞 遠離菸害可降低罹患風險
2019-11-11 19:05:33世界衛生組織(WHO)2018年發布之全球10大死因,肺阻塞(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高居第3名,每年奪走約300萬人生命,平均每10秒殺死1人,是最嚴重的慢性疾病之一。在台灣,慢性下呼吸道疾病位居台灣10大死因第7名,每年死亡人數超過6,000人,其中肺阻塞占超過5,000人,即每天有14人死於肺阻塞。
-
乳房攝影篩檢率低 國健署籲踴躍接受檢查
2019-08-23 18:17:47乳癌篩檢是國民健康署成人癌篩檢項目之1,目前對象為45歲以上、未滿70歲的女性,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以及40歲以上、未滿45歲具有乳癌家族史(母親、女兒、姐妹、祖母或外祖母)女性每2年1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儘管屬於免費篩檢,但台灣女性篩檢率仍偏低。
-
看病前先做好準備 「就醫3問」有助醫病溝通
2019-01-03 15:47:59看病問問題可是一門學問,不少病人就診前滿腹問題,但進了診間、看到醫師,卻一句話也說不上來。國民健康署設計「就醫提問單」,希望民眾成為會看病的病人,也讓醫師更加瞭解病情,確實診斷。
-
秋冬空氣品質拉警報 國健署提供3招6式自保
2018-11-09 15:40:23依行政院環保署11月7日空氣品質預報,臺灣地區偏東風,西半部位於背風面風速偏弱,擴散條件稍差,易有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偏高情形。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若有眼痛、咳嗽或喉嚨痛等不適症狀,應避免戶外活動;特別是敏感性族群,如孩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心臟、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成人,更應以室內活動為主;有氣喘的人要多留意,可能需增加使用吸入劑的頻率。
-
親友支持陪伴 助糖尿病友控制血糖
2018-11-01 17:28:44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台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盛行率為10.1%,其中男性占10.9%、女性占9.4%,保守估計,糖尿病友人數超過200萬人,但整體來說控糖成效卻不彰,醫師提醒,親友陪伴是糖友堅持下去的動力,希望全民以家庭力量來維繫家人健康。
-
「動動通勤」有5招 處處可動時時動
2018-10-03 13:29:27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18歲至64歲成人每週需進行150分鐘以上中等強度身體活動,衛福部國民健康署106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13歲以上國人46.1%身體活動量未達世界衛生組織建議量(男性37.5%,女性54.6%),4成6民眾動不夠,其中30歲至54歲為最不活動之族群,教育部體育署106年運動現況調查結果也顯示,國人不運動前三項原因為「沒有時間」(46.5%)、「工作太累」(27.8%)與「懶得運動」(19.2%)。
-
飯菜混醬料湯汁 分離吃減少油糖鹽攝取
2018-08-30 16:58:28早年台灣一般多為吃飯配菜的分離式吃法,但現代人已漸漸轉變習慣,也常吃「飯菜混合」(主食與主菜混在一起)型態的餐點,例如:滷肉飯、炒飯、炒麵、羹麵、義大利麵、焗飯、燴飯、湯麵等;此類食物的共通點是會將醬料湯汁連同主食一起吃下,易攝取過多油糖鹽與熱量。
-
一天一杯全糖料多手搖飲 三高肥胖找上您
2018-06-26 16:26:42冷飲店越來越多,不少人習慣1天1杯,似乎上了「甜」癮,不過,專家指出,含糖飲料非但不能解渴,反而可能越喝越渴,內加粉圓、芋圓、粉條、布丁,熱量高、甜份也高,經常飲用容易肥胖,罹患三高疾病。
-
首座南區母乳庫揭牌 造福更多領乳寶寶
2018-04-20 21:14:10捐贈乳是當母親無法親自哺乳時,早產兒等病童們的另一種最佳選擇,為提供南部想捐贈愛心母乳媽媽們更便捷的服務,國民健康署與成大醫院攜手合作,成立南區首座母乳庫中心。
-
冬至吃湯圓前必看!四顆熱量同一碗飯
2015-12-21 20:43:53明天就是「冬至」,吃湯圓是傳統民間進補習俗,不過,提醒觀眾朋友,湯圓的熱量不低,4顆包餡大湯圓,就相當於1碗飯的熱量;如果身邊有高血壓、腎臟病友,建議吃鹹湯圓時,要避免喝湯,減少鈉的攝取。
-
建友善科技城 竹市獲健康城市卓越獎
2013-12-02 21:53:14第5屆台灣健康城市暨高齡友善城市聯盟獎項評選,今年新竹市不但獲得全國縣市類別最高總榮譽「健康城市卓越獎」,市長許明財也獲得傑出貢獻獎。那麼,新竹市是如何運用資訊科技,打造健康友善城市呢,一起來了解。
-
65歲以上老人 22.6%罹患骨鬆
2013-08-08 20:25:10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65歲以上老人,平均4個人,就有一個骨質疏鬆,而且女生比男生更嚴重,專家表示,想要保留骨本,要常常曬太陽、多做負重運動,補充高鈣食物。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