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今日熱門
-
慢箋釋出率10年增1成!醫藥分業30年 成效不彰引關注
2025-02-21 11:44:13健保署統計,去年第3季全國醫療院所慢性病處方箋釋出率為42.05%,與10年前同期相較,僅成長1成,但若與鄰國日本慢箋釋出率達9成相比,真的是遠遠不及。
-
-
77歲黎智英獄中傳健康惡化 兒子籲外界加速營救
2025-02-19 13:22:28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以及《蘋果日報》公司,被指涉嫌所謂「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件審訊進入第134天。黎智英的兒子黎崇恩表示,黎智英在香港監獄中已經被關押四年了,身體正在崩潰。他呼籲英國、美國以及國際社會伸出援手,要求港府釋放黎智英。
-
中國疫情不斷 安徽民眾:山村幾成無人區
2025-04-08 14:29:57中國疫情日益嚴重,多地民眾披露,當地所有醫院和診所都是人山人海,身邊不斷有人去世。為了減輕火葬場的壓力,河南安徽和江西默默開放土葬了。還有安徽民眾表示,當地山村幾乎成無人區。
-
國中生心理健康亮紅燈!升學壓力、沉迷社群雙重考驗
2025-02-18 11:18:18兒福聯盟今(17)日發布「台灣青少年心理健康調查結果」,課業負擔沉重、沉迷網路世界、父母陪伴不足是造成年輕學子不快樂的3大主因,其中升學壓力為導致焦慮、失眠等心理健康危機的主因。
-
「OHCA」登Google熱搜關鍵字!什麼是「OHCA」?
2025-02-18 11:16:10近期意外事件頻傳,部分傷者送至醫院時處於「OHCA」到院前死亡,讓「OHCA」登上Google熱搜關鍵字。
-
年後瘦身挑戰!營養師公開10大飲食法 健康甩肉不挨餓
2025-02-17 13:03:30過年期間大魚大肉、零食甜點停不下來,結果年後一站上體重機,才驚覺自己「腫了一圈」!近期不少人開始煩惱該如何控制體重,才能擺脫脂肪、重回完美身材。營養師劉怡里對此分享10大減重原則,從飲食調整下手,不必激烈節食,也能輕鬆甩肉。
-
低溫報到!心肌梗塞、腦中風猝不及防 留意4大時間點
2025-02-17 12:47:19近日又有大陸冷氣團南下,日夜溫差大,低溫易引起血管收縮,導致血液濃稠、血壓上升,增加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發生機率,民眾要特別留意引發心血管危機。
-
中國新冠禽流感肆虐 死訊頻傳 當局隱瞞真相
2025-02-15 20:11:33中國疫情最近又迎來一波高峰,新冠、禽流感等多種病毒同時流傳,從普通民眾到名人,猝死病例不斷攀升,多地殯儀館傳出,需要排隊火化。
-
台增購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 東洋1270.5萬決標
2025-02-12 20:32:13歡迎回來。截至週一(10日),台灣公費流感疫苗接種已近658萬劑。行政院6日增購的,10萬劑公費流感疫苗,今天(12日)決標公告。台廠東洋以新台幣1千2百多萬元得標,決標金額僅約底價的一半,讓疾管署省下1千2百萬元。最快20日,就會優先提供11類高風險族群施打。
-
染流感併發重症不只嬰兒、長輩!這幾類人也是高風險
2025-02-12 12:13:01秋冬是流感盛行的季節,而除了傳染性強、病發快,流感的嚴重併發症也是不可輕忽的健康殺手。據疾管署近日說明,台灣正處流感流行期,近期流感併發重症病例數呈上升趨勢,近2週(1/21-2/3)新增142例重症病例,其中更有25例死亡,可見流感併發重症的案例並不罕見。就讓我們來看看哪些族群更要格外留意流感併發重症的風險吧!《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流感併發重症高風險族群」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8大流感併發重症高風險族群。
-
電子煙傷身又違法!國健署:潛藏爆炸危機嚴重恐截肢
2025-02-12 12:07:29自112年3月22日起,國內已全面禁止電子菸,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估算,111年約有18.5萬多民眾使用電子菸。國健署發布新聞稿,呼籲民眾了解電子煙風險,國健署表示,電子煙潛藏爆炸可能,恐造成外貌損傷和健康危害,國健署提醒民眾電子煙「三不政策」:不嘗試、不購買、不推薦。
-
寒流發威太平山降雪 20縣市低溫特報明下探6度
2025-02-08 20:27:32鏡頭轉回台灣,帶您關心天氣,這幾天寒流來襲,各地冷颼颼,今天(8日)平地最低溫只有7度,今明兩天是最冷的時候,將出現7到11度的低溫,而宜蘭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今天更下起了冰霰。
-
名人驟逝流感成網路話題!注意1燒、2咳、3肌肉痠痛
2025-02-07 19:50:37近日,知名藝人大S因感染流感併發肺炎不幸離世的消息引發各界震撼,許多民眾開始關注流感的危險性。據疾管署網站指出,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而流感病毒分為A-D型,其中僅A及B型會引發季節性流行;患者易出現明顯的全身無力、頭痛、發燒等症狀,且發作較突然,痊癒的時間也比一般感冒長,更可能引發如肺炎、腦炎、心肌炎等併發症,嚴重可致死亡。就讓我們跟著網友的討論,來看看有哪些流感症狀更需要多加注意吧。
-
泡溫泉安不安全?民眾忽視這些細節 放鬆不成反增負擔
2025-02-06 14:35:31寒冷的冬季,全身浸泡在暖呼呼的溫泉中無疑是一大享受,不僅能放鬆筋骨,還能驅寒暖身,讓疲憊的身心獲得療癒。然而,泡湯看似輕鬆愜意,卻也有不少眉眉角角須留意,《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3個月內「泡湯注意事項」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11大泡湯注意事項。
-
元宵吃湯圓!湯上加糖恐不妙 日常謹記5招遠離糖尿病
2025-02-06 14:28:55過完春節,元宵節緊接而來,民眾在享用湯圓時,別忘記血糖管理,避免糖尿病找上門!國民健康署今(5)日表示,糖尿病初期症狀不明顯,常等到患者多吃、多喝、多尿及體重減輕時才發現,民眾平時應掌握5大控糖要訣「定期健檢、妥善監控、健康管理、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及早做好風險控管,降低糖尿病及相關合併症發生之機會。
-
過年熬夜不會累?醫警示:短暫亢奮後恐被睡眠債追殺
2025-02-06 13:04:08過年假期長,民眾除了與家人圍爐、守歲外,不少人會熬夜打麻將、玩電動、刷手機。這樣夜夜狂歡的生活,看似放鬆卻在不知不覺中會累積許多睡眠債,導致民眾白天精神不繼,需要花更多時間補眠,甚至日夜顛倒,假期越放越累,身體完全沒有休息,健康倒是亮紅燈。
-
高齡產婦如何生養?從備孕到產後照護 醫師完整告訴妳
2025-02-06 13:01:41根據內政部的資料顯示,112年的新生兒母親平均生育年齡為32.44歲,且第1胎的平均年齡為31.5歲,而35歲以上的生育者更是超過3成,顯現出國內的晚生現象。如此,高齡產婦也將成為國內至關重要的議題。若是生育年齡較晚,成為了高齡產婦該如何充分的準備,誕下健康寶寶的同時,也能保障母親的健康呢?
-
自行服用抗病毒藥物3風險 台專家籲勿囤藥
2025-02-06 07:56:24藝人大S因為流感驟逝,使得全台各地診所出現打疫苗的人潮,也有人出國自備抗流感藥物。專家提醒,如果服用藥物的人過多,可能會使病毒產生抗藥性,而雖然藥物相對安全,但依舊會有,像是腸胃不適的副作用﹔也提醒民眾,如果囤積藥物,會導致真正需要使用藥物的人被排擠。
-
寒流續發威!全台寒冷7日冷氣團再報到
2025-02-05 13:38:16新聞開始先來看到,開工第一週,寒流持續發威,今天(5日)台灣氣象署,發布低溫特報,高雄以北都是寒冷黃色燈號。這波寒流水氣,就在今天(5日)下半天報到,直到週四(6日)短暫回溫。不過,強烈冷氣團,週五(7日)就要接力影響,提醒民眾注意保暖。
-
上班族久坐死亡風險增22%?簡單3步緩解痠痛與壓力
2025-02-04 20:42:54許多上班族由於長時間久坐和不良的工作姿勢,面臨健康問題,如肩頸僵硬、肌肉痠痛、腰下背痛等。為改善健康問題,國民健康署推出「上班族健康操」,讓上班族可透過簡單的運動,減緩壓力、舒緩肌肉緊張,在繁忙的工作能增加身體活動量,保持活力。
-
世界癌症日!2025年癌篩新制須知 及早揪出初期警訊
2025-02-04 20:39:48每年2月4日為世界癌症日,據111年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上看13萬293人,較110年增加8531人!為幫助國民防治癌症,今年1月起政府擴大癌症篩檢補助計畫,民眾可得多加利用,守護自己的健康。營養師高敏敏也示警,除了「事前可篩檢的6大癌症」外,大家也別輕忽「不可篩檢之7大癌症」的症狀,及早發現並治療才是戰勝癌症的關鍵。
-
體重過輕卻還想減肥?揭開厭食症不為人知的哀痛秘密
2025-02-04 20:34:01台語歌手曹雅雯與F.I.R飛兒樂團前吉他手阿沁的妻子花花兩人相繼宣布自己罹患厭食症,體重狂掉。曹雅雯表示,自己為了準備新專輯已瘦了16公斤。而花花則是一度爆瘦到只剩28公斤。究竟「厭食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症狀?對我們的身心靈又會帶來哪些影響呢?
-
藝人旅日染流感猝逝 醫師呼籲民眾做好防護措施
2025-02-03 21:10:53近日,藝人大S因流感併發症不幸離世的消息震驚社會,再次提醒大家流感與新冠病毒的威脅不容忽視。朴子醫院感染科曾政尹醫師表示,流感與新冠病毒皆具高度傳染性,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甚至危及生命。他強調,接種疫苗是預防這些疾病的最佳防護措施。
-
中國疫情爆發 猝死暴增 知情者再爆內幕
2025-01-25 20:50:40中國新年前夕,新一波疫情蔓延,有影片顯示,醫院走道都放滿了臨時床位,有中國醫療人士透露,將發生大面積死亡。但中共一如既往隱瞞疫情。
-
寒流襲台低溫下探8度 除夕最冷高山有望追雪
2025-01-25 20:22:17今天(25日)是過年九天連假的第一天,帶您關心未來一周的天氣情況。氣象署表示,明天(26日)下午會有新一波寒流南下,全台最低溫將下探8度。
-
「高齡衰弱症」如何評斷?符合3項表徵最好及早應對
2025-01-24 16:12:32隨著年齡增長,許多老人將面臨「高齡衰弱」的健康危機。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葉孟奇指出,造成高齡衰弱的原因較多重性,主要因身體多項生理系統的儲備量下降,且超出原有年紀該有的程度,造成外界壓力來臨時,打壞了身體平衡;像是因住院治療後僅能臥床,生活得靠他人全程照顧,或看似健康且能自我照顧,但體格偏瘦、行動也稍遲緩等,都屬於典型的衰弱現象。
-
寒冬泡湯愈久愈好?心臟內科醫師告訴你泡湯的宜與忌
2025-01-24 16:10:23寒冬泡溫泉,享受之餘也別忘了健康!心臟病和高血壓患者,泡溫泉更需注意安全。不當的泡湯行為,例如長時間浸泡、水溫過高、突然起身等,都可能增加心血管負擔,甚至引發危險。建議泡湯前諮詢醫師,並遵循正確的泡湯方式,才能在放鬆身心的同時,確保健康無虞。
-
天冷為何容易流鼻血?醫解析常見原因 日常防範有技巧
2025-01-24 11:57:24秋冬是感冒及過敏性鼻炎好發的季節,易導致鼻黏膜發炎、充血,民眾經常會感覺到搔癢而搓揉、打噴嚏、擤鼻涕,這些行為容易讓發炎中的鼻黏膜破損而流鼻血。振興醫院耳鼻喉部喉及頭頸外科主任薛智仁表示,人體血管在天冷時會快速收縮,導致血壓上升,血管容易破裂,也可能發生流鼻血。在使用暖氣時,空氣變乾燥,則會刺激鼻黏膜,在表面形成結痂,當民眾用手挖結痂或結痂脫落時,也就容易出現流鼻血現象。
-
年菜處理不當恐引發食物中毒!避免食物變質4大原則
2025-01-24 11:52:26訂購年菜,似乎已成年節前的全民運動,花蓮慈濟醫院營養師陳昱升提醒,處理冷凍年菜時,必須注意冰箱貯存溫度、完全復熱等兩大重點,食物中心溫度至少應超過70℃,以免引發食物中毒。
-
過年大掃除護手攻略!醫師提醒4大NG行為和預防方法
2025-01-24 11:49:33農曆過年的大掃除是國人最重要的習俗之一,然而在冬天這個乾冷的季節,皮膚本身就乾燥,在經過繁瑣的清潔工作後,手部難免會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如乾癢、脫皮等。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皮膚科專任主治醫師翁子玉提醒民眾,注意4個大掃除過程中,造成手部皮膚受傷的常見因素,分別為:清潔劑、過度清潔、手套材質、過度摩擦。
-
川普要普丁二選一!終戰或是被關稅制裁
2025-01-23 07:53:27歡迎回來,帶您關心,美國總統川普22日警告,如果俄羅斯不達成協議,結束與烏克蘭的戰爭,美國將對俄國進口的商品,徵收高額關稅,並實施制裁。川普發文指出,他不想傷害俄羅斯,他愛俄國人民,並且一直與普丁總統保持著非常好的關係。
-
過年最怕「長輩關心」!感情、薪資皆是網議話題地雷
2025-01-21 21:36:58在過年團聚的歡樂氣氛中,許久不見的長輩們總免不了關心晚輩的近況。然而,這份關心有時會化為令人尷尬的提問,甚至涉及個人隱私,讓人難以招架。這些流傳於親戚長輩間的「必問題」往往成為不少人心中的壓力來源,既頭痛又無奈。那麼,在眾多「靈魂拷問」中,又以哪些問題最讓人不知所措呢?《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最怕長輩問的問題」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最怕長輩問的問題排行。
-
網友熱議過年必做清單!追劇排第4位 第1名小心會發福
2025-01-21 21:26:132025年的春節即將到來,在9天的年假中,無論是與家人好友歡聚、在國內國外旅遊或在家中追劇休息,都是開啟新一年的好方式。有哪些事是網友們在春節期間一定會做的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過年新春必做」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過年必做事項。
-
年夜飯準備太麻煩?網議3大圍爐吃法 半訂半煮最完美
2025-01-21 21:13:35「圍爐」象徵著團圓與新年的美好開端,是年節最溫馨又備受期待的傳統習俗之一!不過近年圍爐的形式愈加豐富,有的家庭會選擇預訂餐廳名店外出用餐;有的人則偏好宅配年菜,在家輕鬆享受名廚手藝;也有家庭堅持親自下廚、端出拿手好料。不過無論哪種方式都各有優缺點,《Social Lab社群實驗室》本次透過《OpView社群口碑資料庫》追蹤近1年內「圍爐吃法」話題的網路聲量表現,帶您了解網友熱議的3大圍爐形式。
-
告別傳統年菜!國民健康署提供5撇步 春節圍爐零負擔
2025-01-21 21:04:08春節圍爐大魚大肉容易增加身體負擔,國民健康署提供5個飲食撇步,包括:多運用高纖食材、以天然香料取代鹽糖、選用好油及堅果、多用蒸煮烤取代油炸、優選零食並與家人分食。透過食材替換及調整烹調方式,年菜也能兼顧美味與健康,讓蛇年活力滿滿。
-
全台灣近600萬人受乾眼症所苦!長時間使用3C是禍首
2025-01-22 11:43:11長時間與電腦為伍、熬夜追劇、手機不離身,已經成為現代人生活常態。當您有眼睛乾澀、發紅、發癢、視力模糊、灼熱感、疼痛等症狀,且經休息仍未改善,可能是罹患「乾眼症」。據健保署統計,全台灣近600萬人,正為乾眼症所苦,平均每3到4人,就有一人罹患乾眼症。
-
過年久坐危害大!醫分享3招舒緩筋骨 每組動作做10次
2025-01-20 18:21:30隨著春節假期來臨,民眾總喜歡坐著聊天、看電視,甚至打麻將、玩桌遊等,藉此聯繫情感但坐久以後,不免腰酸背痛。台北慈濟醫院復健科張益維醫師表示,長時間維持同一個姿勢,不僅影響血液循環,也會造成痠痛麻的症狀,必須適時活動筋骨,並分享3組簡易的舒展動作,讓民眾享受假期的同時能舒緩筋骨,安心過年。
-
孩子過年宅在家老玩手機?國健署提3招遠離近視風險
2025-01-20 17:51:43隨著使用平板等電子產品運用在閱讀、玩桌遊等活動,容易快速消耗孩子的「遠視儲備量」,增加罹患近視及未來發展成高度近視的風險。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家長,利用農曆春節假期多帶孩子參與戶外活動,減少近距離用眼,有助預防及延緩近視發生。
-
中國病毒肆虐 返鄉潮啟動 民眾憂疫情失控
2025-01-18 20:29:07中國新年返鄉潮已經啟動,目前,中國疫情正處於高峰期,當局聲稱是流感,但民眾直呼,這波病毒太厲害,質疑當局又在隱瞞真相。
-
《國有器官》揭中共活摘 頻遭恐嚇警方介入調查
2025-01-18 20:29:22再來關心,紀錄片《國有器官》,深度調查,揭露中共活摘器官暴行,從去年10月上映至今,全台各地播放的影城、議會等地,頻頻收到境外恐嚇。近日,彰基醫學中心舉辦6場放映會,17日收到恐嚇信威脅,隨後,彰基發聲明,嚴厲譴責恐嚇行為,警方也已經介入調查。
-
深化台美關係!台灣慶賀團啟程 赴川普就職典禮
2025-01-18 20:30:14先來看到,美國準總統川普20日將舉行就職典禮,中華民國慶賀團今天從桃機出發,除了表達台灣誠摯祝賀之意,也將與美方重要人士交流,深化台美關係。
-
中國致命禽流感失控?知情人曝:增建隔離區
2025-01-14 20:14:16全球正在監測人類感染禽流感病毒H5N1,但中共隱瞞真實情況,有中國大陸知情醫生透露,目前,中國高致命禽流感H5N1,基本失控,多地已經大舉建設隔離區。
-
30歲以上族群快看!成人健檢年齡下修 約320萬人受惠
2025-01-14 19:49:31國人10大死因中,慢性疾病占所有死因約6成(58.4%),尤其從全民健保資料可見,台灣人三高疾病的醫療支出竟高達1676億元。為強化慢性疾病早期發現早期介入,國民健康署今(14)日宣布,成人預防保健服務自114年起再升級,將年齡下調至30歲,調整健康服務內容及醫療院所給付標準,期透過及早發現「三高」風險並提供健康生活衛教,以降低慢性疾病的發生。
-
預防失智先重視聽力!耳鳴、腦鳴、重聽是失智症警訊
2025-01-14 19:42:22夜深人靜時,常聽到「嗡嗡聲」嗎?分不清楚是從耳內還是腦內傳來?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指出,耳鳴和腦鳴本質雷同,都是由於神經受損造成神經的「異常放電」,一旦耳鳴遲遲不治療,恐逐漸演變惡化,甚至增加失智症的風險。
-
麻疹傳染力勝新冠!出現柯氏斑、前驅症狀應提高警覺
2025-01-14 19:38:32麻疹傳染力驚人,強度可是新冠肺炎的5倍,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助理教授吳明穎表示,麻疹主要透過空氣中的飛沫,或直接接觸感染者的鼻涕、唾液傳播,且患者在未出現皮疹前就已具備傳染力,所以大家需特別注意柯氏斑及前驅症狀,若有「持續乾咳、鼻炎、結膜炎」發生,最好戴上口罩立即就醫。
-
眼科健檢AI加持!定期高階眼科健檢 及早揪出眼疾病灶
2025-01-14 19:30:09現代人經常過度用眼,加上年紀增長,罹患眼疾的風險也隨之提升。眼科醫師朱智盟表示,不同年齡層常見的眼疾包括學童的近視、成年人容易出現的飛蚊症,以及老年族群常見白內障、青光眼和黃斑部病變等眼疾,黃斑部病變更是造成70歲以上年長者失明的主因之一。因此,定期接受眼科檢查,透過高階儀器進行眼科健檢,才能及早發現問題,守護清晰視力。
-
洛杉磯野火持續肆虐 釀10死 上萬棟房屋被毀
2025-01-11 20:19:30來關心國際訊息,截至週四,在洛杉磯地區肆虐的野火,已造成10人死亡,一萬多棟房屋和其他建築被毀,估計火災造成的損失,已超過1500億美元。
-
預防失智症優先顧好聽力!醫:40歲後應定期聽力檢查
2025-01-09 15:25:24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估計,全球有超過5千萬名失智者,到2050年預計將成長至1億5200萬人,且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足以顯見失智症已成為全球的重大健康議題,耳鼻喉科李宏信醫師提醒,若出現聽力退化或明顯重聽症狀,當心可能是內耳血管阻塞,將增加罹患血管型失智症的風險。
-
歲末大掃除當心誘發皮膚病!全身防護措施務必做確實
2025-01-09 15:23:22年終大掃除,小心皮膚病跟著來!每到年節前大掃除期間,不少人常遇到富貴手、濕疹、汗皰疹等皮膚問題找上門。中醫診所院長鄭愛蓮醫師呼籲,尤其是有皮膚病史的民眾,更要注意做好防護措施。建議選擇天氣好的日子,全家分工合作,利用週末假日分批完成清掃工作,避免過度勞累,才能遠離皮膚病復發的威脅,開心過好年!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