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崎產業活化 「嫩薑」締造新商機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3月31日訊】嘉義縣竹崎鄉盛產嫩薑,總栽種面積曾高達50公頃,年產量300萬台斤;「嫩薑」屬短期作物,但成本高、風險大,價格落差也大,因此很多薑農逐漸轉種其他 作物。栽種嫩薑近50年經驗的薑農曾德郎說,每年的三、四月是「嫩薑」的採收季節,雖然今年產量稍減,價格卻比往年好。透過鏡頭帶您一起去看看。

    一眼望去,一大片畦隴隧道式的薑麻園,相當壯觀,一群薑農們正忙著採收嫩薑。

    薑農的大女兒 曾裕娟:「我吃薑飯長大的,(哦!很久了。)做習慣了就還好,剛開始不會做的話,當然 很痛、很酸啊。 」

    有50年種薑經驗的曾德郎表示,栽種嫩薑必須克服氣候和連作障礙;栽種嫩薑和採收時,都需靠人力來完成,過程看似簡單,其實工序繁複。

    薑農 曾德郎:「經過種稻,種菸葉,連續種三年,之後我們再種嫩薑。栽種起來比較好照顧,品質也比較漂亮。//(嫩薑)要挖掘之前,就是要先割掉葉子,要割像這樣,這樣要挖掘時,(掘薑師傅)他捏起來剛剛好。 」

    薑農 曾太太:「有的(幫忙)把那個薑頭拔起來,有的拔這個鬚根這樣,一人做一種,分工合作啦! 」

    薑農的小女兒 曾鈺婷:「(嫩薑)送到這邊分洗之後,我們還需要經過分級,然後再來就是有那個包裝。 」

    竹崎鄉得天獨厚的土質條件,孕育出全台最好品質的嫩薑,莖皮嫩薄,顏色淡白,葉柄頭端有粉紅色鱗片葉,不論醃漬或炒菜,口感鮮嫩香脆。

    竹崎鄉義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鄭隆興:「因為土質就是比較屬於沙土,所以栽種的品質很好。再來就是說它的口感 ,也非常的好,很脆。」

    農婦:「古早味的涼拌,用魚肉(和嫩薑)下去做,要不然就(嫩薑)炒豬肉,脆脆、辣辣的,好吃。」

    嫩薑是烹調不可缺少的調味料,也是一種高經濟作物,在面對傳統產業景氣低迷的衝擊下,嫩薑栽植卻讓曾德郎打開另一條通路。

    新唐人亞太電視 侯瑞霞 方雅嫻 台灣嘉義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