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傳承古早粿 用心營造家鄉味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5月21日訊】接著來品嘗古早客家粿,一家傳承三代的小攤販,五十年來,每天上午準時開賣,沿續古法,自調艾草和醬汁,成為許多外出遊子懷念的家鄉味道 。

皮嫩Q彈,翠綠色澤天然而成,這個咖啡色發糕,是不是勾起一些人的兒時回憶呢?

民眾 吳小姐:「我是住這附近,我常來買,她的草仔粿、紅龜粿、碗粿、發糕、麻糬,我們都愛吃,非常Q。」

民眾 蘇小姐:「(買什麼)碗粿,好吃,從小吃到大的啊。」

第二代 姜梅蘭:「這發糕是用在來米做的,現在外面都是用麵粉做的,所以它吃起來較Q。」

從婆婆手上接下重擔,姜梅蘭經營這家古早粿店已經有五十年歷史,堅持採用台東在地的池上米,還有台灣的蘿蔔絲,和自家種的艾草來製作。

民眾 :「最愛紅龜粿,Q又香。」

第二代 姜梅蘭:「要種艾草,種三個月才能收成,收成還要摘、洗、煮,煮好再揉,之後冷凍,再去做粿,過程較費工。」

兒子劉俊良感受到媽媽維護傳統口感的用心,現在也學會各種粿的製作,而且搭配的醬汁,也是由他來調配比例。

第三代 劉俊良:「一直喝了將近一二個禮拜,就為了要調配最好的完美比例。」

第三代 劉俊良:「回來接這行業,最難學就是草仔粿部份,像艾草都要自己種,蘿蔔絲又要堅持用台灣的蘿蔔絲,在製作過程當中,它的鹹、甜、還有辣度都要不斷的去嚐試。」

遵循古法的古早粿,製作過程嚴謹講究,讓傳承三代的古早粿依舊飄香。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台東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