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少白絹病肆虐 雲林花生減產五成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2014年12月2日訊】雲林沿海地區第二期花生進入採收期,因為今年雨水缺乏、氣溫炎熱 ,導致白絹病肆虐,果莢腐爛嚴重,導致收成減少五成,農民請不起機械協助採收,甚至連成本都拿不回來,農民叫苦連天。

    馬路邊一大片剛採收上來的花生,正在做日光浴,農民冒著炎熱天氣,用特殊的工具和雙腳,同步前進,走過的地方,花生整齊的排排站好,這個景象在雲林沿海一帶很普遍。

    花生農 張女士:「要曬五天,半小時翻一次,明天就乾了。」

    看起來很壯觀,但今年花生農卻叫苦連天,因為天氣炎熱又缺雨水,導致成長後期產生白絹病,結不了果,產量少了五成,連成本都拿不回來,更不要說請機械來採收了。

    花生農 張女士:「沒下雨,花生不會定根,收成差,今年花生收成很差。」

    花生農 王女士:「因為花生爛了,我都不敢請機械摘,我中午來摘一摘,請人一天一千二百元,我怎麼會划算。」

    不只收成差,因為賣相不好,連價格也跟著滑落許多。

    花生農 張女士:「去年價格較好,去年一斤賣四十幾元,今年才三十幾元,沒下雨沒水啊 。」

    看天吃飯的農民,遇到天災也無可奈何,他們希望相關單位能出面協助,幫忙度過難關。

    新唐人亞太電視 廖儷芬 台灣雲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