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民眾不信司法!司改不得不面對的難題|新聞最聚焦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05 月 28 日訊】準總統蔡英文就職後,其中一項很重要的承諾就是司法改革,因為八年來,台灣民眾對司法的不信任度,已經高達八成四;新聞最聚焦,帶您看到,面對司法改革,蔡英文總統,將迎來哪些挑戰。

    520前,司改會展開單車環島,在前線蒐集民眾對司法的意見;因為過去爭議判決衝擊司法公正,有數據顯示,84%民眾不信任法官,76.5%民眾不相信檢察官,78%民眾不滿意政府防制貪瀆案件作為。

    過去這一年,從黑心油案、行賄圖利案、到重大事故傷害,屢屢成為媒體焦點,但卻被認為輕輕放下,也打擊民眾對司法的信心。

    中華民國總統 蔡英文:「為了展現新政府的決心,我們會在今年十月召開司法國是會議,透過人民實際的參與,讓社會力進來,一起推動司法改革。司法必須回應人民的需求,不再只是法律人的司法,而是全民的司法。」

    520就職大典上,蔡英文宣布,要親自領導司改,召開全國司法改革會議。而上一次的召開,是在1999年李登輝時代。

    司改會執行長 高榮志:「人民對司法不滿的問題已經很嚴重,絕對不可能兩三天就討論得完,1999年,我們覺得其實有點失敗,蔡英文會成功還是失敗,維繫於一點,就是她能不能,用她總統政治資本,用她總統的高度及能量,來從事司法改革運動,因為司法改革困難的地方,來自於,第一個,它常常是五院之間意見不一致,尤其是法 務部、司法院和考試院」

    台灣之前通過法官法、法官評鑑制度,但沒能挽回民眾的司法信心,司改會主張應該有常設委員會處理,分批處理議題;520前,其他民間團體,也準備進行資料蒐集、籌備司法教育。

    大抓周計畫代言人 苗博雅:「對民眾的法治教育,司法界跟民眾的溝通能力,這方面都必須要同步提升,才能讓我們民意的跟法院判決之間有真正的對話,而不是對罵。」

    從李登輝時代就推動的司法改革,歷經兩任台大法律系總統,仍沒能完成,台灣第三位台大法律系的總統,能否回應法界和民間的期待,備受關注。

    新唐人亞太電視 陳真 整理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