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瓜變貴了! 天公不作美雲林減產七成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7 年 05 月 07 日訊】雲林斗六、斗南的絲瓜專業產區,今年結果的比率下降,除了因為花期遇到下雨,再加上幫助絲瓜授粉的蜜蜂,因為氣候因素幾乎不見了,只能靠人工授粉,一些好不容易結果的絲瓜,又因缺水導致生長狀況欠佳,讓今年產量只有去年同期的三分之一,價格也貴了兩倍。

    絲瓜切塊,倒入滾水中煮,加上紅?末調味,跟預煮好的米豆簽拌勻,清爽甘甜的絲瓜料理,民眾一口接一口,暑氣全消。斗南鎮公所舉辦絲瓜節,免費吃到飽的絲瓜料理,讓民眾搶著嚐鮮。

    民眾 詹先生:「就很好吃啦,吃了想再多吃幾碗。」

    民眾 林先生:「這比較清爽,絲瓜比較冷,這麼熱吃一點還不錯。」

    斗南鎮公所特助 張曉菁:「我們希望能夠推動我們在地的農產品,因為我們斗南的絲瓜很有名,而且栽種面積有110公頃左右。」

    最近雲林斗六、斗南的絲瓜專業產區進入採收期,但是結果期碰上下雨,讓整體結瓜率下降,再加上蜜蜂授粉減少的影響,今年產量只有往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斗六市三光里里長 劉原延:「天氣變化的關係,這陣子蜜蜂的量少,絲瓜的產量就會變少,除非你用人工授粉,像剛剛那樣用人工授粉,產量才會增加。」

    因為量少價揚,絲瓜每公斤漲到近50元,比去年同期漲了兩倍。不過雖然價格好,但是產量少,再加上人工授粉增加人力成本,瓜農得到的利潤,仍是少之又少。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祐銘 陳逸文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