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發!耳鳴醫學新診斷 先治療偏頭痛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8 年 07 月 19 日訊】歡迎回來。醫療新知您一定要知道,很多人都有耳鳴的經驗,但是如果24小時一直嗡不停,真的會讓人受不了!耳鳴醫學最新的診斷發現,偏頭痛是耳鳴及內耳傷害的主要原因。

    耳朵嗡嗡嗡忽然聽不到聲音,台中29歲顏小姐有偏頭痛病史,又時常耳鳴、聽力時好時壞,經醫師診斷很可能是「耳蝸性偏頭痛」惹的禍。

    患者 顏小姐:「當時忽然間耳朵聽不到的時候,我會一直以為說可能變成永久性的傷害,永遠以後都聽不到,可是過了某幾天之後,忽然耳朵聽力又好了。」

    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賴仁淙:「耳蝸性偏頭痛本身會下來攻擊聽力,讓聽力受損傷,所以一個不穩定的聽力損失再加上一個壞掉的一個開關,他的耳鳴是不容易好,所以臨床上一直來求診不會好的病人,其實滿大一部分跟這個過敏的大腦,或者耳蝸性偏頭痛可能相關。」

    研究發現,偏頭痛患者發生耳鳴風險超過3.3倍、突發性耳聾1.22倍,所以偏頭痛造成耳鳴及內耳傷害成為主要原因,「耳蝸性偏頭痛」是台灣首次在全球提出治療耳鳴的新概念。

    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主任 黃俊豪:「只有耳蝸的症狀他沒有眩暈,這一群的病人我們特指疑叫做耳蝸性偏頭痛,有別於以前人發表的前庭性偏頭痛,所以這個是學界第一次有人提出來,我們用台灣特有的健保資料庫,我們把它證實這個疾病的存在。」

    醫師表示,醫學證實偏頭痛會引起耳鳴,因此「耳蝸性偏頭痛」的患者只要治療偏頭痛,就可能有效解決耳鳴的痛苦。

    新唐人亞太電視 王媛 楊淑棉 台灣台中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