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最慘!蜂蜜產量不到1成 蜂農喊苦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9 年 05 月 21 日訊】歡迎回來。受到暖冬及少雨的影響,今年龍眼、荔枝果樹開花異常,連帶重創蜂蜜生產,因蜜蜂「無蜜可採」,產量估計居然只有去年的一成創「70年來最慘」,很多蜂農的龍眼蜜、荔枝蜜幾乎是零收成,不但養蜂協會無奈停辦年度蜂蜜評鑑競賽,擔心蜜蜂餓死,農委會甚至補助蜂農購買砂糖,暫時調糖水養蜂。

    蜂巢裡蜜蜂爬滿滿,但原本應該也要滿滿的蜂蜜,卻少得可憐。產量少到什麼程度?居然連全台最大的年度蜂蜜評鑑活動都無奈停辦。

    蜂農 陳明旭:「我養蜜蜂3、40年了,第一次遇到沒比賽,因為收成不好。」

    原來,今年蜂蜜收成不到去年一成,70年來最慘,農委會統計,蜂蜜年產量銳減,原以為2017年的六千多噸已經是最低點,沒想到2019年卻估計只有一千噸,將再創新低。

    原來今年暖冬,不但荔枝、龍眼收成慘兮兮,也因此導致蜜蜂無花可採蜜,再加上蟲害衝擊,蜂蜜價格更是漲到歷年最高。

    養蜂專家 廖信恆:「(漲價)超過差不多有兩成到三成,氣候、暖冬、極端影響,而且還有一些果樹有一種荔枝椿象,所以當有開花開到一兩成的話,突然被荔枝椿象吃掉了,今年我們業界大家都說,唉,怎麼70年來第一次碰到這種情形。」

    (聲音來源)農委會農糧署主秘 陳?榮:「我們會專案補助蜂農,餵養蜜蜂需要的砂糖,補助三分之一。」

    農委會破例,同意蜂農暫時用砂糖取代花蜜餵食,以免蜜蜂先餓死。

    但並不是長久之計,目前蜂蜜已經開始漲價,一罐600克蜂蜜為例,平均漲100~200元,但如果持續缺蜜,恐怕還會再飆漲,看天吃飯的蜂農,只能祈禱明年有轉機,否則全台恐怕很難找到本土蜜可吃。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