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17日起加鋼印 藥師不買單:懲罰第一線人員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0 年 09 月 11 日訊】為了強化口罩辨識度,食藥署預告,將規範平面式醫用口罩標示,一般及外科手術口罩,得有鋼印標示MD和Made In Taiwan,新制9月17日上路,未標示最高開罰200萬。但藥師質疑,鋼印容易偽造,應該溯源管理,新規只是懲罰第一線人員和合法廠商,也把民眾搞得霧煞煞。

    藥局堆滿盒裝口罩,標記台灣製造,還有MIT鋼印,但這還不夠,食藥署預告9月17日起還要加上MD醫藥用縮寫,否則就算標示不清,最高可處200萬罰鍰。

    藥師 沈采穎:「市面上的偽鈔政府不斷改版,可是偽鈔也不斷技術翻新,何況這個是一個小小的鋼印技術,我覺得這個是一個,非常不切實際的一個做法,甚至造成我們第一線困擾,對正規的口罩製造廠,守法的製造廠是一個懲罰。」

    藥師怒批,每天幫廠商銷庫存替民眾解惑,直呼不務正業,快變「口罩師」,呼籲政府溯源管理。

    但食藥署解釋,市面的合法口罩,可銷售到12月17日,之後得回收到衛生局,取得驗章證明沒問題後,就可繼續販售。

    食藥署醫粧組簡任技正 林欣慧:「世界各國目前沒有要求就是,醫用的產品要加上MD這個字樣,至少在短期內被偽造機會不大,而且不瞞各位說,我們現在在邊境已經加強抽查檢驗。」

    而為了加速政策,製作難度較高的立體口罩、N95、外銷用的不在此限,食藥署已和口罩國家隊取得共識,新式平面口罩採逐片鋼印,在邊緣1.5公分內,字體高度不小於0.4公分,統一標準,也方便民眾辨識。

    新唐人亞太電視 綜合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