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麻創作體驗 讓消失的「台灣麻」重回生活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08 月 04 日訊】製作麻繩的瓊麻,曾被稱為恆春三寶,是當地主要經濟產物,不過,被人造纖維取代後,就漸漸式微,如今,瓊麻在恆春半島幾乎快要絕跡,住在恆春後灣的楊美雲,近年來連續舉辦瓊麻創作體驗課程,希望重新認識環境跟生態。

    大小不一,輕巧可愛的瓊麻拖鞋,是由一絲絲雪白的瓊麻編織而成的,需要花上5小時才能完成的瓊麻鞋,不但具有耐磨、不易發霉等環保功能,也是現在塑膠鞋無法取代的溫度感。

    學員:「很軟,瓊麻踩起來是軟軟的,不是我們想像中的粗糙,或是割腳之類。」

    民眾:「因為我們這一代已經,1990之後的已經沒有看過草鞋了,所以有聽過一些長輩,小時候去種田的時候是穿草鞋,這個對我們比較無法理解,因為我們是活在品牌的一個時代。」

    但是要學習瓊麻編織,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從取得瓊麻、經過煮沸、浸泡、刮除等繁瑣的抽絲程序,就得花上好幾個月,還得從編草鞋開始做練習,用經緯線的方式編織,由一條繩子延伸成面,而軔性強的麻絲,往往也會拉傷學員

    學員:「因為要拉緊,所以手磨到繩子就會破皮。」

    學員:「在過程中,你更了解這種植物,在這個過程中,其實可以體會滿多東西的,主要是對植物纖維的了解。」

    楊美雲有感於曾經是恆春半島重經濟產物的瓊麻,在恆春半島幾乎快絕跡,希望用一個回歸土地、認識植物的概念來做,於是三年前,開始舉辦瓊麻創作課程,希望能夠傳承給下一代。

    環境保護者 楊美雲:「因為塑膠繩取代我們瓊麻繩以後,我們的瓊麻就慢慢的被遺忘了,經過我們使用塑膠的年代,三、四十年來其實造成我們地球的很多污染,所以我們慢慢的想要這個用種的天然材質找回來。」

    民眾:「做一雙自己的草鞋,或是可以穿的環保拖鞋,我們可以減一份地球的傷害。」

    瓊麻創作體驗,不但讓人重新認識家鄉的環境跟生態,也讓消失的台灣麻重新回到生活之中。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金菊 林美華 台灣屏東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