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醫師、心存善念 新療法救了肺腺癌末期患者

【新唐人亞太台 2021 年 12 月 16 日訊】肺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中的第一名,因初期症狀不明顯,導致就醫時有將近65%的患者,已經被判定是3B到第4期情況,台中中國醫附設醫院,日前有一個重度菸癮的個案,2019年確診為肺腺癌第4期末期合併腦轉移,經過化療合併免疫治療,回復到1B期,現在這位先生身體內,已經沒有癌細胞。一起看看他的故事。

激動拉著醫師的手,黃先生哽咽的說,今天幸虧有醫師的細心的照顧,他才能健康的站在這裡,黃先生菸史20年,戒菸也20年了,2019年確診為肺腺癌第4B期合併腦轉移,經化學治療合併免疫治療,現在他身體內沒有癌細胞了。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涂智彥:「如果有基因突變的病人,那平均有效使用標靶藥物有效度是60-70%,所以我們來看一下免疫加化療的這個族群的病人,應該說單看免疫表現高表現的病人,如果你是單純使用免疫治療來講,大概就40%有效,所以標靶可以使用的病人還是建議使用標靶。」

患者 黃先生:「因為當你發了大願,你身體裡面會產生很快樂的自由基出來,因為你想去幫助別人了,那可是你這個時候你就不會有一些負能量,其實是這樣子,再來就是對身外物真的不看重了。」

黃先生在治療過程中,把身體交給醫師,心存善念成立急難救助基金會幫助其他病人,涂主任對黃先用化療合併免疫治療9個月後,經過正子攝影檢查後,僅剩左肺有肺癌病兆,再把病兆用胸腔鏡手術切除,切下的肺癌分期為1B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主任 涂智彥:「因為肺部裡面沒有神經,長一個腫瘤他不會來求診,他一定會遠端轉移或者是腫瘤變大,造成咳嗽或咳血他才會來,所以才會說,在目前來講低劑量的電腦斷層對於早期的肺癌篩檢是重要的。」

涂智彥表示,無致癌基因突變的非小細胞肺癌患者,過去只能選擇化療,現在有免疫檢查點PD-L1抑制劑,不僅可以增加治療的有效度,而且4年存活率大約是化療的2倍,是兼顧療效與患者生活品質的治療新選擇。

新唐人亞太電視 王媛 趙揚 台灣台中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

今日整點新聞

九評共產黨引發三退大潮

目前退出中共黨、團、隊總人數

隨處可看新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