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促企業併購風險項目救房地產 反應不如預期

為化解房地產開發商財務危機,中國金融監管部門鼓勵體質優良的國企、民企併購風險企業優質項目。然而截至目前市場反應冷淡。示意圖。 (圖/GettyImages)
【新唐人亞太台 2022 年 03 月 16 日訊】為化解房地產開發商財務危機,中國金融監管部門鼓勵體質優良的國企、民企併購風險企業的優質項目,藉此化解市場風險。然而截至目前,實際收、併購案例寥寥可數、市場反應冷淡。
中國人民銀行(央行)和銀保監會2021年12月底聯合發布「關於做好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專案併購金融服務的通知」,鼓勵大型民營企業、央企和國企併購風險和經營困難的房地產開發商手裡的優質項目。這項舉措被解讀為「以市場化方式處理風險的有力措施」。
路透社報導,今年來,雖然銀行業「開綠燈」,加速對於企業收、併購風險地產開發商優質項目的放款速度。然而實際收、併購的案例寥寥可數,市場並不熱烈。
報導引述業界人士指出,收、併購的交易複雜,企業仍持觀望態度,若無政策給予整體推進,會造成實行腳步緩慢。
除了市場觀望,部分「用於風險處置項目的收、併購」貸款或籌募資金,反成優質房企進行項目建設融資的新管道,如此一來難以達到化解產業風險的目標。
報導引述中國房地產分析機構中指研究院最新報告,分析近期3筆「併購債募集資金」的使用情況,顯示這3筆資金與「用於重點房地產企業風險處置專案的兼併收購」有一定距離。其中2筆資金用於併購的比重分別為30%和46%,第3筆的交易對象是地方國企的城市更新項目,與風險房企與項目毫無關係。
報告指出,藉由這幾筆資金運用顯示,不但沒有為風險企業專案紓困,反而成為房企為專案建設融資的新管道。
長期投入不良資產收購處置的植德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張文良在報導中稱,「優質的項目本身具備自我救贖的能力,不需要外界介入自己就能活下去,這類併購對於化解行業風險意義有限」。
他進一步指出,對於較差、有風險的房地產項目,由於市場整體仍處於下行週期,預期不明朗,有能力的房企收、併購的意願和動力更低。「除非有政策進行整體推進,否則不會出現大規模的併購」。
報導提及,房地產開發商手下的各個專案之間彼此獨立,缺乏整合,使整體市場面臨,「優質項目沒必要,差的項目沒人要」的尷尬局面。
(新聞來源:中央社)
相關新聞
-
中共海警圍攻襲擊菲律賓船隻 美日台同聲譴責
2024-06-20 19:40:26中共對菲律賓船隻的襲擊引起周邊國家關注。中華民國外交部表示,台灣反對任何以武力片面改變現狀的企圖,以及在南海的灰區行動與軍事脅迫。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也與菲律賓外長通話,譴責中共破壞區域和平穩定,並重申美國根據《共同防禦條約》對菲律賓的堅定承諾。此外,日本自衛隊統合幕僚長吉田圭秀,也與菲律賓參謀總長進行視訊通話,雙方都對事態發展表示擔憂。吉田圭秀強調,日本自衛隊始終站在菲律賓這邊,並將深化與菲律賓及理念相近國家的合作。
-
也怕「被失蹤」?中共戰狼外宣頻遭駁 笑翻全場
2024-08-12 20:35:26中共前外交官(10日)在半島電視台主持的論壇上,美化中共侵略台灣的意圖、迫害國內百姓的手段,頻頻遭主持人反問駁斥,中共外宣淪為笑柄,全場頻頻大笑。影片在網路熱傳。
-
中共戰狼也怕「被失蹤」?高志凱尷尬回應
2024-08-12 13:07:59中共前外交官高志凱在半島電視台主持的論壇上,美化中共侵台意圖與迫害國內百姓的手段,遭主持人反問打臉,另外,主持人問高志凱是否也會害怕在中國因為說錯話被失蹤,高志凱只說,希望大家會來救他。
-
中研院調查:不到一成台灣民眾 認為中共講信用
2023-11-21 12:54:29台灣民眾越來越不相信中共政權。近日,中研院公布的民調顯示,只有不到一成的台灣民眾認為中共講信用。
-
法國紀錄片揭:中共對法國全方位竊密、間諜
2025-01-14 20:14:41中共不只滲透台灣,也滲透西方國家。日前,法國一家電視台,播出一部長達73分鐘的調查紀錄片,揭露中共對法國全方位的滲透、竊密行動,並指出,這是中共對法國的,秘密戰爭。法國國安單位則證實,意識到中共行動嚴峻,並已採取反間諜措施。
-
強調台灣與中共互不隸屬!歐洲議會兩報告挺台
2024-02-29 12:45:41焦點話題帶您關心,歐洲議會大會28號通過兩項對歐盟外交及安全政策的年度評估報告,內容強調台灣與中共互不隸屬,只有台灣民選政府可在國際舞台代表台灣人民,並譴責中共試圖以武力,片面改變台海和平及穩定的現狀。
-
中國罷工抗議翻倍 大量中共國企組民兵為維穩?
2024-02-21 21:12:09近幾個月來,數十家中共國企內部,重新撿起毛澤東時代的遺產,成立了所謂「人民武裝部」(PAFD)。外媒統計,至少16家國企成立民兵單位。學者分析,是因為中國經濟下滑,中共需要加大力度在國內維穩。
-
又介選!路透:中共施壓五月天發表親中共言論
2023-12-28 21:15:49新聞首先帶您關心,外媒《路透社》今天(28日)報導,中共廣電總局,要求台灣樂團五月天提供「政治服務」,公開支持「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並加入中共的「對台媒體宣傳」,但五月天沒有同意。不過,中共當局威脅,如果不合作,就必須付出代價,12月初就對五月天做出所謂假唱指控,遭到官方調查、罰款。
-
中共經貿脅迫失效 顏慧欣:促多國降低對中依賴
2023-11-16 17:30:41好,APEC峰會,美國、日本、台灣等領袖代表會談,除了聚焦國際合作,一大焦點就在應對「經濟脅迫」議題,中經院學者顏慧欣表示,中共經常以進出口貿易,灰色手段實行背後政治目的,但她分析,到目前為止中共手段沒有太大效果,也促使多國降低對中依賴度。
-
宏國出口120公斤蝦至中國 僅台灣10萬分之1
2024-05-25 19:30:37台灣前友邦宏都拉斯與中共的自由貿易協定第五輪談判已經落幕,但卻毫無進展,預計7月進行第六輪談判,雙方FTA遙遙無期。宏國官方24日證實,即將出口120公斤的蝦子到中國,只相當於台灣2023年進口量的10萬分之1,而這對於陷入困境的宏國蝦農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
-
中共挑釁不斷 總統小馬可仕:菲律賓將反擊
2024-03-04 20:16:12歡迎回來。中共不斷對外挑釁擴張,不只在台海,在南海也持續升高與菲律賓的爭端。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在澳洲出席智庫論壇表示,如果中共質疑或忽視菲律賓的主權和管轄權,菲律賓將會反擊。
-
葉倫初抵廣州 中國網民叫好 此行欲阻中共傾銷
2024-04-05 07:21:284月4號,美國財政部長葉倫,抵達廣州。這次訪華,她計劃跟中方談到打擊非法金融,阻止中共新能源產品,傾銷全球。
-
中籍快艇越海巡防線 海巡究責10人、還原過程
2024-06-12 07:35:02早安新唐人先帶您關注,前共軍艇長駕駛快艇直闖淡水河,這次事件被認為是海巡人員勤務疏失,第一時間誤判,海巡署宣布,包括,北部分署長到安檢所雷操手等10人,分別處以申誡或記過。
-
法語者也受害!法媒:中共用AI假影片認知作戰
2024-01-29 20:33:43中共的認知戰不只針對台灣,去年底澳洲智庫報告披露,幾十個頻道在YouTube網絡散播親共反美立場;法國世界報也調查發現,去年以來,在YouTube上出現法語假頻道,利用AI製作假影片,宣揚親中共反美內容。
-
中共要拜登發文反台獨 遭到白宮拒絕
2023-12-21 13:14:01美國總統拜登上個月與中共黨魁會談,根據美國NBC新聞網報導,美國官員透露,中共事前曾要求拜登在會後公開發表不支持台獨的聲明,不過,白宮拒絕了中共要求。
-
澳前總理陸克文:台海堪比二戰 西方需加強威懾
2024-06-07 19:56:53澳洲駐美大使、前總理陸克文,6日演講時警告,台海爆發戰爭,對全球帶來的影響將等同二次大戰,世界將徹底改變。陸克文投書指出,中共對台灣的脅迫、灰色地帶行動,從政治軍事等五大面向,意圖削弱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韌性;盟友必須強化嚇阻中共
-
歐中關係逆轉?馬克宏提解決中共結構性問題
2024-05-06 20:45:36歡迎回來。今天,中共黨魁訪問法國,與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和法國總統馬克宏,舉行三方會談。法國總統馬克宏表示,歐洲和中國正處於歷史交會點,需要解決結構性問題,包括為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范德賴恩也談到中共市場准入不公以及過度依賴等問題,她並重申,歐盟決心停止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
-
中國房地產又受挫!碧桂園美元債券首度違約
2023-10-25 19:50:32繼續來看到中國的房地產危機。中國開發商碧桂園,美元債券今天首度違約。碧桂園在錯過9月17號的最後期限後,也未能在30天的寬限期結束前,支付1540萬美元的美元債券利息。這是碧桂園首次公開債違約,彭博社指出,這可能進一步打擊本來就已經脆弱的中國房地產信心。
-
中國房地產慘!傳李嘉誠近半價拋售東莞建案
2024-07-12 19:31:57中國房地產市場陷入困境,如今傳出,香港首富李嘉誠長實集團旗下的和記黃埔,在東莞所開發的海逸豪庭房源,近日推出特價房,折扣幅度最高達50%,被形容是「史無前例大降價」。專家陳雪強分析指出,海逸豪庭降價出售不是偶然,而是以價換量的營銷策略。市場認為,李嘉誠從去年開始,在香港啟動多個建案打折出售,售價下調22%到30%不等,而這次在中國的海逸豪庭建案折扣幅度,超過香港,幅度之大較為罕見。
-
瞄準中共!歐盟達成協議將禁用強迫勞動產品
2024-03-06 12:57:22再來看到,中共強迫勞動的問題再次受到關注。繼美國在2022年禁止進口所有來自中國新疆的產品之後,外媒報導,歐盟週二達成協議,禁止使用強迫勞動製造的產品。此外,歐盟將監控世界各地有關強迫勞動的報告,並扣押和銷毀違反禁令的產品。歐洲議會內部市場委員會主席卡瓦齊尼表示:在新疆,強迫勞動生產的太陽能電池或T-Shirt最終會進入我們的商店,然後進到我們的家中。現在這已經成為過去式。歐盟將利用市場的力量,在全球範圍打擊強迫勞動。不過,這項協議還需要獲得成員國和歐洲議會的最終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