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好困擾?接受靜脈曲張治療 找回你的健康美腿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綱隆說明,當靜脈彈性疲乏,血流則容易滯留在雙腿,淺部靜脈血管因承受過大的壓力而逐漸膨脹變形。(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文:連珮妤(NOW健康)
70歲老伯伯年輕從事餐飲業工作,時常1天久站10至12個小時,隨著時間腳上漸漸爬滿蚯蚓狀的巨大靜脈,前幾年開始足踝的部分開始出現潰瘍,無論至整形外科或皮膚科換藥都不見改善,狀況持續2至3年,經由轉診至血管外科治療,接受靜脈曲張的微創手術,將擴大的大隱靜脈做處理,有效降低下肢的靜脈壓力,惱人的靜脈潰瘍也在幾個月內癒合了。究竟什麼是靜脈曲張?哪些人需要注意?又該如何預防呢?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臟血管外科主治醫師陳綱隆將帶你一起了解!
什麼是靜脈曲張? 醫師為你詳細說明
陳綱隆醫師表示,正常情況下,血液藉由心臟收縮加壓,推送至動脈再到全身組織,然後由靜脈回流至心臟。回流的過程是逆著地心引力方向傳送,故下肢靜脈需藉由靜脈瓣膜來防止血液逆流,並靠著腳的肌肉擠壓深部靜脈來將血液送回心臟。
然而,若長時間維持同一姿勢很少改變,缺乏肌力運動,無法藉由腿部肌肉來擠壓深部靜脈,造成血液無法順利回流至心臟,日積月累之下,導致下肢靜脈壓力過高,靜脈血管容易變形,甚至導致靜脈瓣膜鬆垮,最後造成靜脈逆流進而造成靜脈曲張。
肥胖、長時間久站要注意! 靜脈曲張好發族群有這些
陳綱隆醫師說明,當靜脈彈性疲乏,血流則容易滯留在雙腿,淺部靜脈血管因承受過大的壓力而逐漸膨脹變形。有些人呈現表淺微血管(蜘蛛網狀血管)增生,有些人則浮現有如蚯蚓般的扭曲血管。
這些血管不僅在美觀上礙眼,也會造成雙腳在久站久坐下產生酸痛腫脹及夜間抽筋的感覺,嚴重時還會影響皮膚功能,產生發炎、雙腿皮膚開始色素沉積,甚至出現無法治癒的潰瘍。這些靜脈曲張的發生,有些是因年長或家族遺傳因素所導致,但深部靜脈病變、懷孕、肥胖、長時間久站的人,也會造成靜脈壓力上升,成為好發的族群。
依照下肢靜脈疾病的嚴重度,我們會根據疾病的症狀表現、病因、疾病部位及生理病變來做慢性靜脈血管疾病的CEAP分級(Clinical-Etiology-Anatomy-Pathophysiology) :
▸C0:無明顯症狀或觸摸得到的靜脈血管病灶。
▸C1:皮膚微血管擴張或呈現蜘蛛網狀靜脈的症狀。
▸C2:靜脈曲張。
▸C3:下肢水腫(因靜脈血管疾病所導致的下肢水腫通常不會延伸到腳部及腳趾)。
▸C4a:下肢皮膚的色素沈積或濕疹。
▸C4b:下肢的皮下組織發生慢性發炎及纖維化。
▸C5:較易癒合的下肢潰瘍,可能合併皮膚色素沈積的症狀。
▸C6:難以癒合的下肢潰瘍。
預防靜脈曲張有撇步! 適當運動有助於緩解症狀
陳綱隆醫師指出,靜脈曲張的預防方法除了避免久站之外,可以藉由運動來改善症狀,適時的健走可以藉由肌肉的擠壓來改善靜脈回流,也可以藉由抬高雙腳使雙腳高度高於心臟來幫助靜脈回流。
想要預防靜脈曲張,平時應避免久坐久站,多讓腳部抬高約15至30度休息,由腳踝至大腿從下向上按摩,以及穿著醫療彈性襪(有壓力遞減的襪子,壓力在腳踝部分最高,小腿、大腿的壓力就開始遞減),使血液不要滯留在腳部。
核稿編輯:陳郁茹(NOW健康)
相關新聞
-
鼻息肉可以不要動手術嗎?|鼻瘜肉|談古論今話中醫(342)預告
2025-03-14 09:58:46鼻息肉又稱鼻茸、鼻痔,就像鹿茸與痔瘡一樣,它是局部增生的組織,它的成因通常是因為長期慢性的發炎所造成,局部的發炎物質會讓血管的通透度增加,使得鼻黏膜水腫,進而形成鼻息肉。因為是長期慢性的發炎,所以常常見於過敏性的患者,另外如果長期接觸溫差或空氣品質不好的環境,也有可能導致鼻息肉。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皇脈中醫診所院長連永祥中醫師來談談鼻息肉對身體有甚麼影響、中醫如何治療?
-
鼻息肉是大腦的隱形殺手 中醫如何根治?|談古論今話中醫(342)
2025-03-14 10:19:00鼻息肉又稱鼻茸、鼻痔,就像鹿茸與痔瘡一樣,它是局部增生的組織,它的成因通常是因為長期慢性的發炎所造成,局部的發炎物質會讓血管的通透度增加,使得鼻黏膜水腫,進而形成鼻息肉。因為是長期慢性的發炎,所以常常見於過敏性的患者,另外如果長期接觸溫差或空氣品質不好的環境,也有可能導致鼻息肉。
-
鼻息肉是大腦的隱形殺手 中醫如何根治?|談古論今話中醫(342)電視版
2025-03-14 10:20:30鼻息肉又稱鼻茸、鼻痔,就像鹿茸與痔瘡一樣,它是局部增生的組織,它的成因通常是因為長期慢性的發炎所造成,局部的發炎物質會讓血管的通透度增加,使得鼻黏膜水腫,進而形成鼻息肉。因為是長期慢性的發炎,所以常常見於過敏性的患者,另外如果長期接觸溫差或空氣品質不好的環境,也有可能導致鼻息肉。
-
捏麵人大師雙腳莫名灼熱 靜脈曲張惹禍!
2018-06-06 21:54:23歡迎回來。久站的民眾要注意了,很可能會導致靜脈曲張。台灣國寶級捏麵人施教鏞,常常站著捏麵,因為太過專注,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不動,三年前腳會莫名的發燙發癢,就醫才知道得了靜脈曲張,治療後已經恢復健康。
-
看醫生不用怕 泰迪熊診所模擬布偶看病
2023-03-25 14:38:35大部分的小朋友都害怕看醫生,比利時一群醫學系的學生舉辦泰迪熊診所活動,讓學齡前兒童帶家中的絨毛娃娃給醫生看病,並藉此熟悉診療過程,進而克服看醫生的恐懼。
-
長期久坐久站腿爆青筋 恐為靜脈曲張所致
2018-10-09 16:06:4260歲的張女士經營餐廳多年,工作時常久站,起初小腿皮膚有出現淺藍色蜘蛛網狀,多年後小腿血管變成蚯蚓狀突起,感覺又脹又癢,使張女士不敢穿短褲,深怕引來異樣眼光。後來到台北慈濟醫院求診,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宋鎮宇診斷為第4期靜脈曲張,最終透過血管雷射手術燒灼病變血管,術後維持穿彈性襪的習慣,才解決她多年來的困擾。
-
清醒裝著葉克膜54天抗病魔 花蓮男康復返家過年
2023-01-19 11:45:49花蓮45歲蘇姓男子去年11月因重度主動脈瓣膜逆流和重度三尖瓣逆流導致心臟衰竭,送往門諾醫院進行主動脈瓣膜置換手術,一度裝上葉克膜54天,期間都是清醒的,卻無法說話、翻身,昨天終於出院返家過年團圓。
-
老花眼和白內障的中醫治療 |談古論今話中醫(318)
2025-03-05 15:24:29老花眼和白內障都是老年人常見的退化性疾病。現在人保養的非常好,許多老年人也看不出來實際年紀,但只要一戴上老花眼鏡,就洩漏了他的實際年齡。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曹永昌中醫師來探討這個與老人有關的眼睛問題。
-
支氣管鏡導航定位 切除早期肺癌更得力
2017-07-20 22:24:01來看到醫療新知。以往治療 多發性小型肺部腫瘤,大多得切除整片肺葉,會嚴重損害肺功能,讓病患的生活品質大打折扣。現在,有醫療團隊透過 術前支氣管鏡定位,只需切除病灶部位,仍保有大部分的肺功能,有病患因此受益,也特別回醫院感謝醫療團隊。
-
93公斤女甩肉15公斤 運動不挨餓
2016-10-25 22:08:45新北市雙和醫院舉辦員工減重比賽,拿下第1名的陳小姐,才26歲,原本近百公斤的她,3個月內減下15公斤,榮登第1名,她說不挨餓,而且每天多喝水,還搭配1週3次的運動,才有這個成效。
-
五十肩的形成病因 ? 如何透過中醫治療 讓你不再舉手維艱 |談古論今話中醫(298)
2025-02-21 10:27:01五十肩早期表現,僅以疼痛為主,或僅有輕微隱痛或肩關節不適和束縛感;繼則疼痛逐漸加重,夜間尤甚,常影響睡眠,肩關節活動也逐漸完全受限;最後形成“凍結狀態”。 本病在中醫學屬“痹證”範圍,又稱為五十肩、漏肩風、肩凝癥、凍結肩等。 本集我們請到陳朝龍中醫師, 他在復健傷科方面也是權威 ,來談談有關肩關節保健的問題.
-
你是胃食道逆流的體質嗎?中醫教你治療和保健 |談古論今話中醫(294)
2025-02-20 10:31:46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工作時間越來越長,越來越多人在飯後有胸口灼熱感、吐酸水等,出現胃食道逆流的困擾,本集邀請郭威均醫師來跟我們分享,您一定不能錯過喔!
-
從臉上青春痘、身體痘痘看身體疾病 做好體內調理 |談古論今話中醫(297)
2025-02-21 10:52:39青春痘常是帥哥美女們常揮之不去的夢魘,除了自我臉部保養清潔之外,尋求中醫的治療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今天我們很高興邀請到傅世靜中醫師來談談有關青春痘的問題 這一集談到 1.青春痘按照體質分類有哪些類型,如何辨證論治來治療 2.從身體上長痘痘的部位可以知道身體哪個部位可能出狀況 3.青春痘的穴位保健 4.保健茶飲 5.青春痘患者生活飲食宜忌
-
心臟病發病前有徵兆嗎? 如何自我保健及治療?|談古論今話中醫(295)
2025-02-20 13:55:54這一集我們請到沙政平中醫師給我們提出許多治療心臟病寶貴的經驗 1.心肌梗塞患者,在發作的前一個月內有跡可循的前兆 2.心臟病的辨證論治, 藥物治療 3.針灸治療 4.平常穴道自我按摩保健 5.飲食注意 6.保健茶飲 7.生活上的注意事項
-
鼻炎、鼻竇炎(鼻淵)之中醫療法|談古論今話中醫(326)
2025-03-07 14:21:47秋冬季節不只病毒活躍,也是過敏性鼻炎好發的季節,經常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子癢,有時還流黃鼻涕,這些現象到底是過敏性鼻炎,還是鼻竇炎(中醫稱之為鼻淵)?如何擺脫? 這一集邀請到上海同德堂胡乃文中醫師來探討這個話題。
-
不管有沒有罹患糖尿病,都要常按摩這些穴位! |談古論今話中醫(69)
2015-12-30 19:50:35糖尿病在很早以前古書的記載裡面就有了,黃帝內經的素問篇裡面就已經提到了,古人認為說這個口很甘的原因就是五氣,是指我們吃的東西,所發生的營養的物質產生出來的,通常就是吃太好了,這一類的人通常有一些肥胖的問題,有所謂的內熱,在中醫的典籍認為是屬於消渴症的範疇。
-
減重+調理 雙管齊下才能瘦得健康又美麗 |談古論今話中醫(49)
2016-01-14 15:00:54現代的人都非常注重養生但是過度的肥胖對我們身體是有很不好的影響,那麼如何才能讓我們的身體維持體態好看、又健康,就成為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了,那中醫怎麼樣可以針對有肥胖症狀的人來減肥呢?
-
退化性關節炎吃甚麼好? |談古論今話中醫(291)
2025-02-19 10:56:44這一集介紹退化性關節炎, 我們請陳旺全醫師介紹以下主題 1. 膝關節退化的原因 2. 置換人工關節可一勞永逸嗎? 3. 關節水腫可否抽水 4. 預防關節退化的藥膳 5. 做哪一種運動最好
-
中醫怎麼治痛風最為好 │談古論今話中醫(290)
2025-02-19 10:53:03如果你是痛風的患者的話,平常要特別注意什麼呢?
-
失眠睡不著不用安眠藥 中醫助您好入眠!|談古論今話中醫(343)
2025-03-14 10:14:21根據「2013國人睡眠大調查」數據顯示,全台慢性失眠症盛行率為19.3%,也就是說平均每五位民眾,就有一人有失眠的困擾,這包含入睡困難、睡眠中斷、睡眠品質不佳及早醒或睡不飽等失眠症狀。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皇脈中醫診所院長連永祥中醫師來探討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