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不控制併發症比你想像多 糖尿病4種診斷方式1次看
文:陳如頤(NOW健康)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台灣18歲以上國人糖尿病普及率高達11.1%,其中第2型糖尿病占比達9成以上,而肥胖、具有家族史以及有妊娠糖尿病者都是好發族群。
糖尿病分為第1型與第2型,第1型糖尿病屬於少見的自體免疫疾病,人體製造胰島素的細胞因自體免疫而遭到破壞,造成胰島素缺乏;第2型糖尿病指的是人體因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細胞對胰島素產生阻抗,使體內血糖過高所產生的疾病。
台北慈濟醫院新陳代謝暨內分泌科邱詮泰醫師指出,糖尿病初期症狀通常並不明顯,但仍有跡可循,當體內血糖過高時,最常見的症狀便是吃多、喝多、排尿多卻體重減輕。好在現在由於健康檢查的普及,糖尿病得以更早被發現及控制。
但若是輕忽症狀,血糖沒有得到妥善控制,則容易產生視網膜病變、腎病變及神經病變等併發症,10年內發生心肌梗塞的機率也將近20%,而中風的機率也會比一般人高出近3倍。
目前針對糖尿病的診斷以抽血檢驗為主,主要有4種診斷標準,前3種為8小時空腹血糖、糖化血色素、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只要單項測驗2次超標或3者中有2項超標就會被診斷為糖尿病。第4種診斷標準指的是具典型糖尿病症狀,配合隨機血糖數值200mg/dL以上,只要符合1次即診斷為糖尿病。
在非第1型糖尿病之病患,治療方式以口服藥物為主,當血糖仍然控制不佳時,醫師通常會視情況更積極以胰島素或腸泌素治療。而且也有少數病患不必透過藥物治療即可達標,例如:檢驗數值僅稍微超過診斷標準的病人,只要遵從營養師、衛教師及醫師的飲食、運動衛教,就有機會讓血糖達標,甚至回到將近正常的範圍,這種情況下只需要按時自我監測血糖並定期回診即可。
預防勝於治療,若想減低未來成為糖尿病患的風險,邱詮泰醫師建議,飲食上盡量避免精緻澱粉,增加全穀食物及膳食纖維攝取,並維持每週共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另身體質量指數(BMI)已達過重或肥胖標準的民眾,可以適當減輕5%~7%的體重並維持,用健康的生活方式來預防糖尿病的發生。
相關新聞
-
糖尿病患者你吃對了嗎? |談古論今話中醫(288)
2016-01-21 19:37:19一般糖尿病的病患常等到有症狀,或症狀嚴重了再來治療, 通常那個併發症有時候是來不及了, 這一集我們邀請到台北市中醫師公會的理事長曹永昌醫師, 分享一些臨床的寶貴經驗,諸如:中醫的辯證、飲食或藥膳來幫助糖尿病的患者, 並提供我們一般人有這樣類似症狀的時候,可以吃哪些以降低一點血糖, 以及哪一些飲食需要注意的
-
認識『糖尿病』 正確治療及預防觀念你一定要知 | 談古論今話中醫(455)
2019-09-02 11:07:49據國民健康署統計,目前台灣大約有 200 多萬名糖尿病患者,相當於每 10 位成人就有 1 人患有糖尿病,並且每年以 25,000 名左右的速度持續增加中,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更是我們不容小覷的健康威脅 造成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糖尿病?中醫治療有何優勢呢?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陳博聖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這個話題。
-
認識『糖尿病』 正確治療及預防觀念你一定要知 | 談古論今話中醫(455)預告
2019-09-02 11:27:00據國民健康署統計,目前台灣大約有 200 多萬名糖尿病患者,相當於每 10 位成人就有 1 人患有糖尿病,並且每年以 25,000 名左右的速度持續增加中,糖尿病引起的併發症更是我們不容小覷的健康威脅 造成糖尿病的原因有哪些?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有糖尿病?中醫治療有何優勢呢?這一集很高興邀請到陳博聖中醫師來到現場談談這個話題。
-
糖尿病在華裔社區的攀升以及如何防治 健康1+1(第2季39)
2016-01-25 16:05:46目前糖尿病在美國華人社區裡面,危險性已經節節攀升。我們邀請紐約亞裔糖尿中心主任、劉季高醫學博士來和我們談一談糖尿病在紐約華裔社區的攀升趨勢以及美國衛生保健組織統計的最新數據以及如何應對的問題。
-
糖尿病別怕 8種食物控制血糖真輕鬆
2018-04-02 10:31:24糖尿病是身體無法控制血液中糖分濃度的失調現象。儘管目前眾多食物含有誘發糖尿病的高含量糖分,但仍有8種令人驚奇的健康食物,確實可預防糖尿病發生。這些食物不只能控制血糖,且富含營養物質和礦物質,縱使正常人食用亦受益匪淺。
-
中醫教你遠離糖尿病 醫聖張仲景特輯(11)│談古論今話中醫
2015-10-16 22:29:59糖尿病在台灣已經高居十大死因的第4位,有人說糖尿病不可怕,可怕的是接踵而來的併發症,因為是慢性的,所以不易察覺,為什麼糖尿病會引發這麼多種併發症呢?到底還有哪些併發症!!有哪些要更注意的!!( ̄口 ̄)
-
喝秋葵水能幫助糖尿病患降血糖嗎?食藥署告訴你真相
2022-04-12 14:13:27日本將秋葵視為「綠色人蔘」、大自然的最佳補品之一,更有醫師出版《秋葵水奇效養生法》一書,推薦秋葵水為天然飲食療法,可以降低血糖、糖化血色素,甚至可以改善高血壓、動脈硬化、血脂異常,但果真如此神奇嗎?
-
糖尿病患突破227萬人 營養師:小心喝錯飲料
2019-04-23 21:23:17歡迎回來。台灣糖尿病患已經突破227萬人,18歲以上的盛行率更高達11.8%,除了許多病友常因為鹽分、油脂攝取過多影響病情穩定。醫學研究也發現,影響糖尿病患血糖,關鍵一餐就是早餐。很多人會控制吃什麼,卻往往忽略喝什麼飲料更是重要!營養師甚至警告,如果喝錯飲料,更可能少活12年。
-
糖尿病血糖控制~飲食、運動、藥物三管齊下才有效 |談古論今話中醫(74)
2016-01-14 13:41:08消渴症並不等同於糖尿病,意思是說消渴症的範圍比較廣,糖尿病只是消渴症的一部分,所以把消渴症列為糖尿病,這並不是一個很正確的觀念。 到宋朝之後把消渴病分成上中下消,結果使它的範圍變得非常地廣大而且非常地複雜,所以經過這麼多年發展之後消渴症已經變得不等同於糖尿病了. 現在中醫師再經過把它整理,定出一個比較確切的名字了,叫做糖尿病性的消渴症。
-
控制血糖要平穩 過低過高都不行
2011-03-09 20:33:55據統計台灣幾乎每10人中,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血糖如果控制不好,長久下來甚至可能會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或者要洗腎,醫師表示,糖尿病患除了規則服藥外,還要定期量血糖,才能控制好病情。
-
飯後血糖不控制 當心失智症提早報到
2017-12-14 17:45:29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追蹤調查即顯示,台灣未用藥物控制的糖尿病患,失智症風險是常人的2.4倍,已用藥患者的失智症風險,則是常人的1.6倍。而根據今年發表在美國糖尿病醫學會《糖尿病照護期刊》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對於大腦認知功能下降或失智症,飯後高血糖尖峰的影響可能更大。
-
不只幫助睡眠 研究:洋甘菊茶有益血糖控制
2018-05-14 19:29:19三高疾病之中,最多併發症的就是糖尿病,因此,如果可以在血糖偏高的時候,透過飲食來控制血糖,就可以免於進入糖尿病的階段。日前有專家發現,喝洋甘菊茶可以預防或控制糖尿病。
-
這21種食物幫你控制糖尿病(下)
2017-10-05 10:41:42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血糖並非易事。除了低熱量飲食外,目前的研究顯示,還有許多食物對降血糖、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預防各類併發症有幫助。
-
控制血糖要平穩 過低過高都不行
2011-03-14 20:45:20接下來關心醫療消息,據統計台灣幾乎每10人中,就有一人罹患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血糖如果控制不好,長久下來甚至可能會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或者要洗腎,醫師表示,糖尿病患除了規則服藥外,還要定期量血糖,才能控制好病情。
-
這21種食物幫你控制糖尿病(上)
2017-10-05 10:46:58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控制血糖並非易事。除了低熱量飲食外,目前的研究顯示,還有許多食物對降血糖、改善胰島素敏感性、預防各類併發症有幫助。
-
糖化血色素濃度可測糖尿病 也告訴你老化風險
2019-01-19 18:56:44你的身體開始老了嗎?國家衛生研究院一項研究發現,糖化血色素濃度高低與衰老速度有關,若中老年人的濃度高於7.0%以上,身體功能障礙的風險每年將增加1.21倍。即使濃度偏低,但血液中含有特殊發炎物質,每年衰老風險增加1.25倍。
-
甲狀腺結節多屬良性 非侵入性判讀準確率高
2018-11-29 14:29:17許多人頸部都有這類小結節,經驗豐富的醫師、護理師甚至光以肉眼就可發現甲狀腺突出、異常,彰化基督教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王舒儀指出,甲狀腺結節盛行率相當高,如有異常,應該定期回診。
-
破除糖尿病迷思 互動衛教全方位照顧
2014-12-26 20:37:36健康消息來看到,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糖尿病盛行率為約為7.1%,其實,糖尿病的照護不光只有服藥,與飲食、運動、生活型態都有關,台中一家醫院,採用互動方式進行衛教,破除糖尿病患常見迷思。
-
不讓糖尿病悄悄來報到!這些預防招式平時就該做徹底
2023-06-09 19:10:24大家都聽過糖尿病一詞,雖不少名人,例如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在媒體上也曾解說自己罹患糖尿病可能會出現的症狀,但多數人對糖尿病的了解仍然不足。醫師分析,較為常見的第2型糖尿病,容易有吃多、喝多、尿多且體重減輕的症狀,就要盡快就醫檢查。更重要的是:「會悄悄到來的不只是幸福,也可能是糖尿病。」
-
「糖」與「醣」怎麼分?影響血糖起伏變化最大的是它
2020-11-11 18:53:03人類維持生命需要保持細胞正常運作,必須仰賴葡萄糖給予能量,血液會將葡萄糖送到全身,如果用化學結構看,葡萄糖屬於單醣,結構簡單使用方便;平時常吃的「糖」屬於雙醣結構,有2個「醣」組合而成;白粉飯或蕃薯等澱粉,則是多醣食物,可能有3個或以上「單醣」組成。通常結構越複雜,分解成葡萄糖的時間會比較長,所以血糖不會快速飆升,較有利於身體血糖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