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東小農開發農遊新玩法 讓民眾體驗農業特色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23 年 12 月 05 日訊】到台東旅遊,伴手禮除了米和釋迦之外,其實還有許多特色農特產,台東縣農會為輔導在地小農推廣,持續推動花東農遊體驗,希望遊客能走進農場,體驗各種食農教育、DIY活動,帶動農民經濟產值。

    池上鄉果農詳細的講解如何採摘火龍果,一邊介紹栽種知識,或是教民眾如何自己DIY做果醬,都讓民眾覺得好有趣。

    民眾:「第一次,還好有老闆的詳細的分享講解,哇我也是費了我自己的九牛二虎之力把它採下來,很開心。」

    民眾:「好農家樂,真的感覺接近大自然了,好開心好大一顆。」

    台東縣農會自2016年起,已輔導50多個小農,設計100多項農遊趣體驗行程,從果樹到茶葉運用或是做手工皂等,分別有不同玩法。

    鹿野鄉茶農 郭敬瑋 :「將茶葉或茶包放進去,大概2~3分鐘,等顏色香氣出來,然後之後加糖,加入糖之後呢,牛奶再加進去。」

    民眾:「因為以前都直接外面買,因為沒有從生的炒到熟的過,而且它又加紅烏龍,它有一個香氣在。」民眾:「很香,可是過程很辛苦。」

    從採摘火龍果,到煮奶茶或是紅烏龍炒花生,不僅寓教於樂,也讓小農直接與民眾互動。

    池上鄉小農 沈濟裕:「消費者來到這個園區裡面,看到這個果園整理得很乾淨,然後果實上吃起來的口感,就非常跟它們到市場上買的不同,所以就會變成穩定的客戶,增加了很多宅配的量。」

    從產地到餐桌、從生產端到直接面對民眾解說農作流程,農遊的體驗課程設計,拉近小農與民眾的距離,也讓農業生產更貼近民眾生活與教育功能。

    新唐人亞太電視 李涓榕 李金菊 台灣台東採訪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