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售橄欖油標示亂 食藥署規範分5級

Play
Current Time 0:00
/
Duration Time 0:00
Remaining Time -0:00
Stream TypeLIVE
Loaded: 0%
Progress: 0%
0:00
Fullscreen
00:00
Mute
Playback Rate
    1
    Subtitles
    • subtitles off
    Captions
    • captions off
    Chapters
    • Chapters

    【新唐人亞太台 2016 年 12 月 05 日訊】橄欖油是不少民眾首選的食用油,不過國際上對橄欖油有做分級,但台灣卻沒有,導致市售橄欖油的標示一團亂,民眾根本無法分辨好壞,現在食藥署將擬照聯合國的標準分成5級,只有初榨橄欖油可以標示「天然」、「第一道壓榨」,若標示不實將可開罰400萬元。

    食品專家 費奇:「因為現在我們的標準,是叫做零標準,原因為何呢?是因為台灣沒有那麼大的,空間跟分布的橄欖油園,我覺得這是一個最大問題,那當然,食藥署做這樣的認定標準,也是避免現在很多來自其他歐盟來的國家,他們用他自己的標準,作為唯一標準。」

    聲音來源:食藥署食品組副組長 許朝凱:「我們基於標示的透明度,所以希望進口橄欖油照這樣分級方式,去標示出來,最快明年會進行預告,預計在(民國)108年會實施。」

    2019年新制實施後,只有初榨橄欖油能標示天然或第一道壓榨,其餘等級的橄欖油都有經過脫酸、脫臭精煉加工,如果標示不實,將可開罰4萬到400萬元。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