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運動、營養與健康
如果對稍有常識的人問問:人身五臟中,哪一器官最重要?大概有人立刻回應「心臟最重要。」雖然如此,它也不能免於老化的宿命。其老化,大約可從兩方面來談。一是心肌、一是血管。
心臟的老化
成人心肌厚度平均8mm,然而隨著日久年深,變得肥厚起來。肥厚性心肌症就是心肌變厚;但長期過度的運動,由於心肌被過度的鍛鍊,也會肥厚。
「運動員型心臟」就是在各種競賽訓練中,培養了體力、強化了全身的肌肉,心肌卻變得肥厚。乍看之下,令人覺得健康有力;但就醫學而言,是一種老化現象。
日本國立循環病研究中心──小林順二郎副院長指出:其門診看到最肥厚的心臟,厚度達25mm,竟達一般心臟的三倍厚。我們可以推想:每次驅動比健康的心臟還要肥厚的心肌,需要付出更大的壓力,簡而言之,那就是高血壓。心臟肥厚,不僅要擔負心臟本身的壓力而使心肌更加肥厚,血壓同時也升高,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心臟老化的另一個因素,是眾所周知的「血管硬化」。血管內部長出膽固醇的塊狀物(plaque),對血流成為阻礙;一旦脫離而隨血流到處流闖,塞住了血管,就可能心肌梗塞或腦血管栓塞。
心臟表面的冠狀動脈硬化,在動手術時,肉眼就看出其硬化程度。年輕人柔軟的血管,每次隨著心臟的拍動,血管也隨之擴大。但隨年紀增大,血管硬化,冠狀動脈不會隨著血壓的加大而擴大,一看便知其硬化程度。
不要有過度的運動
心臟本就有防止血液逆流的瓣膜,一旦產生機能不全,就是心臟瓣膜症,所謂猝死的原因,很多包括這些瓣膜病變,特別是大動脈瓣膜狹窄。
心臟老化就是「心肌肥厚」和「動脈硬化」。要保持心臟的年輕有力,必須排除這兩項致命的要因。
預防心肌的肥厚,要注意「不要過度運動」,會傷害心臟。如果是增加心肺機能的「適度運動」,值得獎勵!如是屬於鍛鍊肺臟以及全身肌肉,從而提升血管的幫浦機能運動,能提升肺活量,也可降低血壓。
像運動員般的極度運動,會對心臟造成極大負擔,故而不建議那樣的運動方式。有氧運動:如輕度慢跑,特別是雙腳的肌腱強化,連帶地有減輕心臟負荷的作用。騎腳踏車、游泳等相當理想,爬可當天來回的郊山,乃至於散步。總而言之,應視自己的兩條腿為第二心臟,不僅要給予重視與愛護,能動就動,但如仰臥舉重或伏地挺身等,對心臟瞬間產生較大負荷,應避免為宜。
那麼什麼運動較為適宜?小林副院長指出:我喜歡打高爾夫球,為保持健康與生活情趣,打高爾夫球不僅要跟著球走路,還要動腦筋計算數字,對心肺與腦部機能都一舉兩得,兼而顧之。事實上職業高爾夫球選手,健康長壽者比比皆是。日常的運動,應視自己的興趣而為,在保持心肺機能原則要求下,自然而然可發現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
預防動脈硬化
一般說來,血壓越低,心臟負擔越少。也許有人擔心血壓低,頭會暈;但如果收縮壓在80~90mmHg,大可不必擔憂,有高血壓的人,更須定時服用降壓藥,維持較低血壓,也要定時量血壓。
降壓劑的作用,僅在擴大末梢血管而降壓,不能縮小血管內的塊狀物,也不會改善動脈硬化。在吃降壓藥同時,又能夠有預防動脈硬化的運動,雙管齊下,才能奏效。
營養、鹽與酒
飲食最為重要。肥胖成為心臟的負擔,眾所周知,所以不發胖飲食益顯重要。不過為了減肥而極端地減少脂肪攝取量,也是危險,不足為取。心臟之所以能繼續不斷地運動,其動力來源於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的化合物,主要由脂肪酸所生成。平常被視為肥胖或代謝症候群的元凶——中性脂肪,本來就是人體必需物質。是因為太多了才成為問題。關於脂肪蛋白,只要不要攝取過度就行了。
同樣不能攝取過多的,還包括鹽分。關於飲酒與血管硬化的關聯,卻有諸般說法。最有名的莫過於紅葡萄酒所含的多酚(polyphenol),對於動脈硬化的預防有效。如果只是這種成分,茶的含量也未遑多讓。即使是葡萄酒,喝多了也不好。酒精有解消壓力的作用,但對動脈硬化有不良作用。如果以酒作為舒放壓力的排泄口,就很危險;酒所含熱量、乃至隨飲酒吃下去的過多食物,都需注意。
最後談到心臟的說法。人類終其一生,心臟的跳動有一定次數;如何將此次數節省點用,關係到常人壽命的長短。如前所說,過度運動會使心肌厚度變厚,那麼心臟的老化也會加快。總之「過度的運動」並非有益,還需適可而止!
──轉引自「台灣大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