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招面對憂鬱病患 避免親友同陷低潮風暴
文:馬姍妤(健康傳媒)
1名38歲的婦女患有憂鬱症,在診間情緒失控,並有焦慮、失眠、坐立不安、想法負面、自殺意念、猶豫不決的狀況,陪同的先生十分無奈,不知如何是好;另1名20歲女大學生主訴憂鬱、焦慮、哭泣、失眠、翹課、想法負面悲觀、甚至出現割腕行為,陪伴的男友不知該如何回應女友的行為,只好帶她就診求助。
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醫師施佳佐觀察,發現憂鬱症首次就診個案之中,約半數會有親友陪同,而他們大多不知該如何應對患者的情緒變化及行為,且生活重心會擺在個案身上而忽略自己或旁人需求,情緒與氣氛也會隨病人起伏,因此當1人陷入憂鬱,周邊親友的生活也會一起陷入混亂。面對家人陷憂鬱,導致全家不知所措的狀況,施佳佐提出6招相處方向:
(一)正確認知憂鬱症
了解憂鬱症是疾病,收集並學習相關知識及資訊,避免陷入無效溝通或不必要的爭執,切勿認為憂鬱症患者在裝病或只要不亂想就會自己好起來,同時理解患者發病時會沒辦法控制情緒,唯有正確認知,方能有合理期待及適情適宜的應對策略。
(二)自己心理要健康
親友需維持自己心理健康,適度舒壓、喘息、整理情緒,讓自己不那麼容易受負面情緒影響,才面對憂鬱親友同時又能給予關懷、陪伴及同理心支持。
(三)優先保護自己及弱小孩童
由於憂鬱症患者發病時沒辦法控制情緒及行為,家屬應先保護自己及弱小孩童安全,並同時協助病人就醫。
(四)留意傷人或自傷並協助醫療
若患者陷入情緒暴躁易怒、行為反常,甚至有自傷或傷人的言語或企圖,親友需警覺並留意周邊安危,儘速協助就醫,親友也可自行先至身心科門診請教醫師,共同討論如何幫助個案。
(五)憂鬱症可治療,保持信心
在治療過程中難免有無力及挫折感,當病情好轉時這些情形會逐步改善,親友要保持信心,鼓勵患者持續治療,照醫囑規律使用藥物,約4到6個星期,甚至8個星期才能看到效果,所以雙方皆需保持耐心。
(六)對外尋求支援,親友間相互扶持
家人或親友間可以彼此加油打氣,同時避免將全部焦點停留在憂鬱症患者身上,導致其他成員的需求被忽略,可透過家庭親友聚會的形式,讓每個人重新被關照、釐清疑慮,得到充電的效果;另外有撐不下去的感覺時,應適時尋求外界協助支援。
施佳佐呼籲,家中有人罹患憂鬱症時,正確應對才能阻止全家一起陷入憂鬱風暴,除了鼓勵患者持續就醫及服藥,若有自傷行為也可請119協助或尋求社區訪視醫療資源,親友學會自保,才可真正幫助到罹病親人。
相關新聞
-
直升機父母出現這些症狀 恐憂鬱上身!
2019-10-30 17:12:28有1名51歲男性高階主管,近1年來總是憂鬱、提不起勁、胃口差、注意力不集中、失眠、焦慮等情形愈趨嚴重,工作常出錯,在妻子陪同下前來就診。問診得知其21歲兒子不適應對外的世界,只喜歡上網宅在家,生活作息混亂,目前大學休學中。
-
發燒一定感冒引起?壓力過大也可能導致心因性發燒
2019-12-30 19:07:32只要聽到發燒,大部分人都會聯想到感冒,當免疫細胞對抗來微生物時,身體大多會拉高體溫,然而發燒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日本國際醫療福祉大學醫院心遼內科部長岡孝和提醒,心理壓力也會引起發燒,不但退燒藥效果不顯著,也可能伴隨著倦怠、頭痛、腹痛,想要緩解環境改善是關鍵。
-
別讓憂鬱症來敲門 中醫陪您走出憂鬱 找回快樂的心 | 談古論今話中醫(439)
2019-09-02 11:04:26根據調查87%自殺死亡個案生前患有憂鬱症,15%的憂鬱症患者死於自殺,為何自殺與憂鬱症密切相關呢? 憂鬱症患者無時不被負面情緒圍繞,生活缺乏樂趣,並且容易感到疲勞,一旦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甚至造成注意力和記憶力降低,最後導致失智。 世界衛生組織大膽預測,2030年時,憂鬱症將是全球造成最多失能和死亡人口的單一疾病。迄今西醫對憂鬱症仍無根治的方法,那中醫呢? 這一集邀請到鼎昌中醫診所院長曹永昌博士來探討中醫如何治療憂鬱症。
-
教你簡單幾招,舒緩心理壓力、遠離憂鬱症 |談古論今話中醫(156)
2015-12-30 14:02:33憂鬱症的成因非常多,治療的方式也要多管齊下,胡醫師表示憂鬱症是心病,心病還要心藥醫,除了針灸、藥物、食療等等,還包括保持運動的狀態,也提供了臨床上的經驗給觀眾朋友。
-
陳水扁罹重度憂鬱 北榮建議轉院治療
2012-10-05 21:03:04新聞頭條,首先來關心,前總統陳水扁的健康狀況。住進台北榮總戒護就醫第15天,上午榮總及北監聯合召開記者會,說明陳水扁病情。榮總醫師表示,經診斷後確認 陳水扁沒有中風或失智的情況,但是患有重度憂鬱症,考量到醫病關係,建議陳水扁轉院並接受精神專科治療。北監表示,會同榮總討論後,再進一步評估是否做出轉院決定。
-
中共官員頻頻「意外死」 自殺或他殺?
2015-12-07 20:29:43近年來,「官員自殺潮」已成為中國大陸獨有的怪象之一。雖然官方將官員自殺的原因多歸結為「工作壓力大」或「患有憂鬱症」,但到底是自殺還是他殺?中國民眾,對中共官方說法,產生各種質疑。
-
女性切除子宮恐添心理障礙 研究:憂鬱和焦慮風險增
2019-09-16 16:09:44有些婦女因為子宮內長了肌瘤或是腺瘤,或可能是其他子宮的疾病,不得不切除子宮,雖然表面上看不出切除子宮的婦女有什麼不一樣,但是,最近有個研究表示,子宮切除之後,婦女的憂鬱和焦慮的風險可能會提升。
-
別讓憂鬱症來敲門 中醫陪您走出憂鬱 找回快樂的心 | 談古論今話中醫(439)預告
2019-09-02 11:23:32根據調查87%自殺死亡個案生前患有憂鬱症,15%的憂鬱症患者死於自殺,為何自殺與憂鬱症密切相關呢? 憂鬱症患者無時不被負面情緒圍繞,生活缺乏樂趣,並且容易感到疲勞,一旦發生在老年人身上,甚至造成注意力和記憶力降低,最後導致失智。 世界衛生組織大膽預測,2030年時,憂鬱症將是全球造成最多失能和死亡人口的單一疾病。迄今西醫對憂鬱症仍無根治的方法,那中醫呢? 這一集邀請到鼎昌中醫診所院長曹永昌博士來探討中醫如何治療憂鬱症。
-
「繭居族」足不出戶 從小拒學恐帶來隱憂
2018-04-12 16:31:18成大醫院精神部醫師李嵐婷指出,志杰有「社會退縮(social withdrawal)」的狀況,是所謂的「繭居族」(日語:引きこもり;英語:Hikikomori),與外界全然隔絕。他們幾乎整天窩在家裡,與社會疏離,出門也只是去便利商店或超市,更嚴重者,連家門都不出,甚至有連房門都不出的,與家人溝通只透過傳遞紙條。
-
正確對待憂鬱症 健康1+1(第2季13)
2015-08-20 14:45:36在美國大約9.5%的成年人患有憂鬱症。可見憂鬱症在現代生活中非常常見。臺灣精神科專科周明輝醫師為我們詳細介紹如何診斷及正確對待憂鬱症。
-
痛失伴侶恐陷入憂鬱 寵物或可改變負面情緒
2019-10-02 17:04:17失去親人是人一生中重大壓力來源之一,但最近有1項新的研究認為,飼養毛茸茸的寵物或許可以幫助減輕痛苦,研究刊登在《老年學家期刊》(The Gerontologist)。
-
威廉斯逝世一周年 影迷懷念
2015-08-11 21:04:24今天(11日)是喜劇泰斗羅賓·威廉斯逝世滿一周年,去年的今天,他在家自殺的消息令人震驚、也讓全球影迷萬般不捨。創造力十足,常在電影中讓人開懷大笑的羅賓·威廉斯,在2014年8月 11日被發現在家中自殺身亡,享壽63歲,威廉斯生前多年來受到憂鬱症所苦,他所留下的影視作品讓影迷們無限的懷念。
-
「被憂鬱吞噬」韓星輕生 專家擔心掀模仿潮
2017-12-26 16:21:58韓國SHINee團員鍾鉉的自殺事件,引起粉絲震驚悲痛,全國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警告,根據過去國外自殺研究,此事件可能會引發一波模仿效應,提醒原本處於憂鬱負向情緒邊緣的人,應該主動求救。
-
難治型憂鬱症吃藥也難解?非侵入性治療或減輕症狀
2021-01-28 13:58:59有位罹患憂鬱症的年輕女性,雖曾嘗試過多種抗憂鬱劑的治療,但仍無法改善負面想法和自殺意念,甚至嚴重到無法到學校上課。經臨床醫師建議後,病人在接受10次的「重複性透顱磁刺激術」治療,明顯減少負面想法,且自殺意念也消除,更沒有出現任何副作用。病人在治療後也順利恢復過往的學校生活。
-
心理問題不敢開口 研究:逾半數未尋求協助
2018-09-19 14:56:26常見的健康檢查只針對身體症狀進行檢測,像是量身高、體重、血壓、血糖、脈搏、抽血、照X光等,但根據一篇發表於《預防醫學報告期刊》的研究指出,若能將心理健康作為健康檢查的一部分,有助於及早發現有精神問題卻未接受心理師協助的人。
-
防疫期間少出門 每30分鐘起身走走可遠離憂鬱
2020-04-01 14:50:48兒童清明連假即將展開,但在防疫時期,不出門旅遊似乎是較好的選擇,相對孩子玩電動或上網的時間可能增加,可是最好每隔30分鐘一定要站起來活動活動!根據2020年2月發表於《柳葉刀精神病學》(The Lancet Psychiatry)期刊的研究指出,青少年久坐時間增加,也會提高罹患憂鬱風險。
-
靠吃糖改善憂鬱恐成癮 這些天然食物可緩解情緒低迷
2019-12-23 18:59:12邁入2019年的尾聲,加上近期天氣寒冷,和朋友相約吃火鍋、公司尾牙等大小聚餐不斷?千萬別仗勢年輕而「百無禁忌」的吃!過量加工食品或高糖、高脂肪除了會增加肥胖、心臟病及糖尿病的風險,也和憂鬱情緒有關聯!根據1份2019年10月發表於線上《PLOS ONE》的研究指出,減少攝取加工食品,增加水果、蔬菜、魚和橄欖油的攝取量可以改善年輕人的憂鬱症狀。
-
寂寞恐加重病情 研究:心臟病患者孤單住院死亡率高
2019-11-08 18:22:10孤獨且缺乏社交的人生,除了對心理健康不利之外,也會連帶影響身體健康及導致死亡。新的研究發現,對於心臟病患者來說,1個人孤單的住院,死亡機率會比仍保持社交的人更高,研究刊登在《心臟雜誌》(Heart)。
-
選舉後症候群 憂鬱與焦慮需要時間調適
2020-01-13 21:36:00經歷4年1次的總統大選,選前很多人都會為了實現自己理念,投入相關活動,觀看大量討論資訊,然而結果不可能全部人滿意,接受需要一段時間,可能出現憂慮、焦慮等情緒,假使壓力太大,也有引發生理不適機會,精神科醫師建議,如果發現情緒難以控制,最好讓自己轉移注意力,必要時最好就醫。
-
憂鬱人口比想像中更多 您也是其中之一嗎?
2019-10-23 18:36:42你快樂嗎?其實,憂鬱的人口比想像中更多,台灣憂鬱症盛行率約占總人口的8.9%,有200萬人符合憂鬱症狀,絕大部分憂鬱患者擔心自己被貼上標籤,或有藥物副作用而逃避就醫。專家建議,如果發現自己有憂鬱傾向,可透過非藥物方式調整情緒,有機會跳出憂鬱漩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