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包裝食品可阻隔細菌?毒物權威:這細菌根本不怕
文:連慧婷(NOW健康)
真空包裝是加工食品常見的包裝方式,最近網路也掀起一股居家密封保鮮風潮,強調操作簡單,封口功能超強,不用30秒,就可完成真空抽氣,適用於肉類、魚類、餅乾、蔬果等所有食品。不過,真空處理,就真的可以讓食物安全、無菌嗎?
真空包裝能避免細菌入侵? 毒物權威:這細菌根本不怕
食藥署表示,真空可以延長包裝內食品的保存時間,原理為大多數微生物,像是黴菌和酵母菌等的菌類生存是需要氧氣的,因此,將包裝中的空氣抽離,部分微生物將失去適合生存的環境,生長和繁殖速度就會急劇下降,甚至會停止繁殖,如此一來,便可以延緩食品氧化,延長保存時間。
毒物權威教授顏宗海指出,部分細菌就是喜歡在「沒有氧氣」環境中生長,有些微生物在無氧或部分厭氧的環境會生長更為活躍,如肉毒桿菌、產氣莢膜桿菌、大腸桿菌等厭氧菌與兼性厭氧菌。
以常見的肉毒桿菌食物中毒為例,肉毒桿菌能在有氧環境中產生芽孢,呈現休眠蟄伏的狀態,而在沒有氧氣及低酸性(pH>4.5)的環境中繁殖生長,則可能產生致命的毒素。
顏宗海表示,食材在真空環境不一定完全安全,真空包裝對於厭氧細菌效果有限,萬一食材被肉毒桿菌汙染,吃下那些食物可能導致呼吸衰竭,甚至出現致死風險。因此,民眾可別以為有了真空包裝,就能無限延長食物賞味期,還是應該在正常保存期間內食用完畢為佳。
真空機並非萬能 食物趁新鮮食用才能確保安全
顏宗海建議,食物應依照標示放置冷藏、冷凍保存,並在保存期限內食用完畢。再者,民眾於烹調時,仍須徹底加熱、煮熟。
此外,食藥署也提醒,使用真空機輔助保存食物前,一定要謹記效果有限,建議趁新鮮時儘快食用,或是結合其他方式輔助減緩微生物生長,才能確保食品安全,並記得於食用前充分加熱,才能確保食用安全。
相關新聞
-
食物吃不完放電鍋保溫隔天再吃?毒物科醫師打破迷思
2022-11-08 18:27:47電鍋是許多家庭不可或缺的電器,許多人習慣以電鍋保溫已經煮好的食物,以為一直插著電源,保持熱度,食物就不會壞掉,專家指出,許多細菌耐高溫,只要在60℃以內即可快速生長,而電鍋保溫難以維持在60℃,如果久存後食用,恐容易食物中毒。
-
肉毒桿菌致南投四死?專家疑非典型
2011-07-22 21:07:12南投食物中毒導致四死 事件 ,初步鑑定傾向肉毒桿菌感染,不過專家說,從發病時間、致死率,還有死者的肌肉狀態,都不太像肉毒桿菌中毒,認為可能是非典型菌株,肉毒桿菌,可能只是奪命的幫兇。
-
腸粉、河粉、米線等9種食物 保存不當恐出現米酵菌酸
2024-03-30 12:46:05米酵菌酸中毒,導致人心惶惶,食藥署提醒,米酵菌酸常出現在腸粉、河粉、米線,還有濕米粉、濕冬粉等9種食物,提醒民眾食物危險的溫度,是7到60度,食物最好保存在7度以下,護理師譚敦慈更提醒,處理食物,最好先洗水果、再洗青菜,最後才是肉類。
-
寶林茶室疑食物中毒案 食藥署:重大食安事件
2024-03-27 19:04:44台北市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發生疑似食物中毒的案件,已經造成2人死亡,目前案情有擴大跡象,食藥署今天(27日)已經將此案定調為重大食安事件,稽查的檢驗結果最快2週內出爐。
-
超商沙拉驗出李斯特菌!高危族群要小心 注意感染症狀
2023-05-15 14:38:16嘉義縣衛生局近日通報2家全家超商「桂花油醋雞肉沙拉」檢驗出李斯特菌,消基會呼籲,衛生機關優先查源頭製造廠商以及下游鋪貨店家。另應全面對超商(市)、飯店、餐廳的生食區,以及提供生食食材等速食餐廳,儘速成立檢驗專案、執行稽查,以確保消費者健康與食用安全。
-
寶林茶室疑食物中毒案 食藥署:檢驗2週出爐
2024-03-27 12:51:09先來關心,台北市信義區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發生疑似食物中毒的案件,已經造成2人死亡,目前案情有擴大跡象,截至今天上午,已至少10位民眾出現不適,目前還有2人在加護病房治療,相關單位昨天也前往餐廳稽查,檢驗結果最快2週內出爐。台北市府也已經對台北的寶林分店全部勒令停業。檢調也質疑案情並不單純,凌晨將寶林茶室列他字案調查。
-
自美進口玉米驗出毒素超標 食用恐致噁心、腹痛
2023-05-24 20:52:42在台灣,有一批美國進口玉米遭台灣食藥署攔下,驗出嘔吐毒素超標近4成;有醫師提醒,吃下肚,恐怕會出現食物中毒或腸胃不適等症狀。
-
美沙門氏菌群聚來源是麵粉 這些人不慎感染嚴重恐致死
2023-04-11 16:03:40最近幾個月,美國11個州陸續接獲12例沙門氏菌感染群聚通報事件,基因定序報告顯示,病菌竟有相關性,進一步調查發現,大多數患者於發病前曾食用麵粉製品,衛生單位已鎖定特定品牌的麵粉,釐清感染源。我國毒物權威教授顏宗海表示,以往沙門氏菌食物中毒事件以肉、蛋、豆類製品汙染為主,因麵粉汙染造成感染群聚則相當少見。
-
馬鈴薯發芽、變綠別吃!食藥署曝嚴重後果恐致心衰竭
2024-01-29 21:19:33馬鈴薯是台灣人餐桌上常見的食材之一,不管是拿來做成咖哩飯、炸薯條,還是濃湯都相當美味,其中內含多種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鉀、維生素C、維生素B2、維生素E等,而且熱量比起白米飯還少1倍,在料理前,除了應注意馬鈴薯發芽不能吃外,如果誤食變綠的馬鈴薯,也可能引發食物中毒,嚴重恐致心衰竭。究竟原因為何呢?食藥署於《藥博士 正藥說》臉書專頁為你1次說明!
-
沙門氏桿菌是高風險微生物 一旦食物中毒恐腹瀉、高燒
2024-03-19 19:50:32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 spp.)引起的食品中毒時有所聞,食藥署擷取近6年(2017年至2022年)來自美國、加拿大、英國、愛爾蘭、紐澳、日本等國家及區域的食品安全警訊,發現與微生物相關的警訊約有6成,其中高風險病原微生物的沙門氏桿菌排名高居第2,民眾不可不慎。
-
食物中毒主因跟它有關 食藥署示警常見症狀與預防重點
2024-05-03 21:23:05近年來,食物中毒事件頻傳,食藥署統計,台灣中毒案例主要集中在夏季,汙染源以細菌中毒為主,2022年由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造成的食物中毒案件數與患者人數均位居細菌性食物中毒第1位。專家表示,一旦食物中毒,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急性腸胃炎症狀,務必儘速就醫。
-
河豚中毒死亡率達6成 食藥署:最快10分鐘內全身發麻
2023-11-29 17:01:09食藥署資料顯示,109年河豚中毒2件4人送醫,加上最近南投1死8住院,近3年多來,造成1死12人住院,而關於南投河豚中毒案,副署長林金富表示,已收到生魚片樣品,預計下週一檢驗報告出爐,將透過DNA檢測,判別是哪種河豚,另檢驗屬於哪種河豚毒素,此外,他也提醒,河豚種類繁多,光靠肉眼不易辨識,民眾請勿捕捉及食用河豚,以降低中毒風險,另建議餐飲業者不要供應河豚,避免消費者誤食。至於是否仿照日本推行處理河豚證照制,食藥署採開放態度,如果需要修法,則需跨部會討論。
-
薛瑞元談寶林案:可能米酵菌酸 不排除人為下毒
2024-03-28 13:06:21再來關心,寶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已經累計造成2人死亡,5人命危。今天(28日)上午衛福部長薛瑞元表示,這起案例推測受到「米酵菌酸」毒素汙染可能性高,也不排除有可能人為下毒。米酵菌酸中毒事件,曾在中國、非洲莫三比克奪走人命。
-
夏天防食物中毒!小心這2菌滋生 食藥署提「5要2不」
2023-07-18 18:17:46每年5月到10月為國內細菌性食品中毒發生高峰期,且因夏季潮濕炎熱,生菜沙拉或生的海鮮容易滋生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提醒民眾應避免生食並徹底加熱,以免食品中毒發生。
-
近3年超過百人腸炎弧菌中毒!日常預防3大原則要牢記
2024-05-20 14:14:02台灣食品中毒案中,腸炎弧菌也相當常見,根據統計,近3年來平均每年發生12起,至少有上百人中毒!食藥署提醒民眾,腸炎弧菌容易發生在海鮮料理,且可透過菜刀、砧板、抹布或容器具等交叉污染,預防腸炎弧菌食品中毒,應遵守「清潔、加熱、冷藏」3大原則。
-
台首現米酵菌酸亡案 醫師追原料為何產生毒素
2024-03-29 12:34:42這起食物中毒案件,2名死者的相驗結果出爐,解剖發現其中1名死者血液中,檢出罕見米酵菌酸,這是台灣首次檢出這項毒素。米酵菌酸毒素強、耐高溫,而且難以從外觀、味道來分辨,吃下肚會讓細胞失去能量,病程發展相當快,嚴重會導致肝、腎及多重器官衰竭,而且沒有解毒劑,醫師也建議要盡速追查來源,為何會產生毒素。
-
開學日擔心孩子從學校帶回病菌 稀釋消毒漂白水有訣竅
2021-02-22 14:28:35今天各級學校開學,很多家長都免不了擔心孩子從學校帶回病菌,為配合居家防疫,家長們免不了使用酒精、漂白水來消毒殺菌,卻擔心可能傷害到小朋友或家裡寵物,如何正確使用這類產品,才能確保居家安全,又不會傷及家裡的小朋友及寵物,這可是1門學問。
-
戴奧辛大閘蟹流入市面 食藥署將重罰不肖業者
2018-10-29 17:52:24為求爭鮮,檢驗結果尚未出爐,黑心商人就先販售含有戴奧辛的中國大閘蟹,目前售出流向仍不明,除了重罰之外,業者將面臨7年以下有期徒刑,食藥署則研擬中國大閘蟹進口台灣,業者必須檢具戴奧辛檢驗報告。
-
日核食解禁座談 專家:吃終身也不危健康
2016-11-22 20:27:33福島核災雖然已經五年過去,但核災食品到底會不會解禁,很多民眾都很關心,行政院食安辦,今天舉辦座談會,邀請專家學者和公民團體共同討論,外界質疑國內訂定的輻射限量標準不夠嚴格,但參與制定標準的專家也現身說法。
-
黃色豆干是染出來的! 料理前1措施可提高食用安全性
2024-11-26 12:24:59紅燒豆干、滷味拼盤、客家小炒等,均可看到豆干,毒物科醫師點出豆干具有外皮染色、防腐劑殘留等2大風險,建議民眾盡量在家中料理豆製品,烹煮前至少泡水30、40分鐘,用滾水烹煮至少10分鐘,以確保食用安全。